1.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2.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 )
3.公安工作的成败,公安队伍战斗力的强弱,取决于人民警察素质的高低。( )
4.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原则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侧重于领导机关。( )
5.公安机关职责具有责任性,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必须依法履行职责,不履行职责或者滥用职权将受到纪律甚至法律的追究。( )
6.近代警察发端于西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和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必然结果。( )
7.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决定公安机关的任务。( )
8.公安机关权力的单向性,即公安机关权力的行使,是国家意志单向性表示,不以相对人同意与否为先决条件。( )
9.公安机关职责具有有限性,是指公安机关的职责是有范围的,超越范围就是越权。( )
10.社会公德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必须普遍遵守的行为准则,任何社会成员,不论其社会身份如何,都要遵守社会公德。( )
11.公安领导工作,主要有政治领导工作、行政领导工作和业务领导工作。( )
12.警察和警察机关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世长存的。( )
13.党内的是非问题要按照党章的规定去解决,绝不允许把对付犯罪的手段用于解决党内的矛盾问题。( )
14.公安机关是对违法犯罪行为施加影响最普遍、最直接、最及时的力量。( )
15.对公安工作的功过是非,要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检验和评价。( )
16.对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者,我们坚持教育少数,处罚多数,并且要寓教育于处罚的全过程。( )
17.所谓教育,主要是指法制教育,要求被教育者必须懂法、守法,不得以任何借口逃避、拒绝教育。( )
18.任何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
19.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构成要件,是指《治安管理处罚法》所规定的,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体要件与客体要件的总和。( )
20.任何人实施了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都应受到处罚。( )
21.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无条件性,就是要求公安机关必须无条件地置于党中央及各级党委的领导之下,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削弱、抵制、损害或者摆脱党的领导。( )
22.综合治理社会治安工程的建设是长期任务,必须有长期规划,坚持不懈地进行。( )23.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和政治犯罪是打击的重点和关键,是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记“重拳”。( )
24.积极的预防工作.是减少各种治安危害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基本措施。应对广大社会成员进行治安形势和违法犯罪发展趋势的教育,提高其治安防范意识。( )
25.防范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落实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前提条件。( )
26.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警察的职能是由军队、审判机关和行政官吏分别掌管的。( )
27.在地方自治制警政管理体制中,警察受地方政府领导,中央政府只起监督作用。( )
28.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体验最直接,群众的监督具有广泛性、普遍性,其他的监督往往也要依赖群众的监督。( )
29.“在实际上受党委直接领导”,是指从地方公安机关与同级地方党委的关系来说,公安机关必须置于党委的实际领导之下。( )
30.现场勘验需要进行侦查实验时,不得有侮辱人格和有伤风化的行为。( )
31.对于违禁品,无论是否与案件有关,都应扣押。( )
32.检察长有权签发搜查证。( )
33.人民警察是一支纪律部队,其纪律不同于其他组织的纪律,也不是一般的组织纪律,而是具有法律属性的纪律,因此人民警察的纪律具有更明确、更强烈的强制性和约束作用。( )
34.凡警察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的,国家一律不承担赔偿责任。( )
35.出入戒严地区的人员、车辆必须持有本人身份证件和戒严实施机关签发的特别通行证,按指定的时间、路线出入,不得自由行动。( )
36.惩办并不是一律要严惩,而是依法定罪量刑,即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实、情节、危害以及认罪悔改的态度,分清主次,区别对待。( )
37.需要查询或者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时,必须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并发出书面通知。( )
38.公安机关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但又不同于一般行政机关;人民警察是国家公务人员。但又不同于政府其他部门的公务员。因此,对人民警察的素质和职业道德必须有更高和更严的要求。( )
39.当宽则宽。当严则严。有从宽情节的,一定要从宽;有从严情节的,一定要从严,否则就会失去政策的威力。( )
40.地方自治制警政管理体制以法国为代表。( )
一、判断题
1.【答案】B。解析: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故本题说法错误。
2.【答案】B。解析: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故本题说法错误。
3.【答案】A。
4.【答案】B。解析: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原则是高效务实、加强监督、着眼基层。故本题说法错误。
5.【答案】A。
6.【答案】A。解析:近代警察是适应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社会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专门执行警察职能的机构和官吏。近代警察发端于西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和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必然结果。故本题说法正确。
7.【答案】A。
8.【答案】A。
9.【答案】A。
10.【答案】A。解析:社会公德是一定社会中被社会所有成员共同确认并自觉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它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公德是在社会人际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形成的,反映社会人际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的要求,调整人们在社会人际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的行为和道德准则。社会公德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必须普遍遵守的行为准则,任何社会成员,不论其社会身份如何,都要遵守社会公德。故本题说法正确。
11.【答案】A。
12.【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警察和警察机关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世长存的,它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故本题说法正确。
13.【答案】A。
14.【答案】B。解析:人民群众是对违法犯罪行为施加影响最普遍、最直接、最及时的力量。故本题说法错误。
15.【答案】B。解析:对公安工作的功过是非,要依靠人民群众的检验和评价。故本题说法错误。
16.【答案】B。解析:对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者,我们坚持教育多数,处罚少数,并且要寓教育于处罚的全过程。故本题说法错误。
17.【答案】A。
18.【答案】A。
19.【答案】B。解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构成要件,是指《治安管理处罚法》所规定的,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的总和。故本题说法错误。
20.【答案】B。解析:实施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并符合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构成要件的,都应受到处罚。故本题说法错误。
21.【答案】A。
22.【答案】A。
23.【答案】B。解析: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是打击的重点和关键,是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记“重拳”。故本题说法错误。
24.【答案】A。
25.【答案】B。解析:打击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落实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前提条件。故本题说法错误。
26.【答案】A。
27.【答案】A。
28.【答案】A。
29.【答案】A。
30.【答案】A。
31.【答案】A。
32.【答案】A。
33.【答案】A。
34.【答案】A。
35.【答案】A。
36.【答案】A。
37.【答案】A。
38.【答案】A。
39.【答案】A。
40.【答案】B。解析:地方自治制警政管理体制以英国为代表。故本题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