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青海高考政治压轴冲刺卷4
一、选择题: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5·河南省洛阳市统一考试·12) 2014年1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加拿大中央银行签署了在加拿大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2015年年初,河北四方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率先完成北美地区第一笔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人民币跨境结算( )
①有利于我国企业规避汇率风险 ②强化了人民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
③使人民币具有了世界货币职能 ④有利于企业盈利,保障经济健康发展
A.①② B. ②③ C.①③ D.③④
2.(2015·广东省中山市二模·35)《教育规划纲要》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落实教师绩效工资。这有利于( )
①维护广大教师的合法权益 ②使劳动者享有取得报酬的权利
③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④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2015·河南省开封市二模·1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 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这一表述旨在
①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 发挥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调整经济布局, 提升个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促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地位完全平等
A. B. C. D.16)2014年11月12日,长沙市举行推行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了《长沙市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长沙市行政审批项目流程清单》。权力清单的建立,有利于理顺国家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利关系。 国家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利关系的发展趋势是此消彼长,权力向权利回归。人民是权力的最终享有者,政府的权力是相对的、有限的,是要受到人民权利的限制和约束的。这启示我们( )
①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加强对公权力制约和对私权利保障的制度建设
③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必须把权力归还于民
④建立健全对国家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2015·广东省肇庆市二模·28)近年来,广州在全国创新性地建立公众咨询委员会制度,由专家、民众、利益相关方等组成公咨委。从同德围整治,到广州大桥拓宽工程,公咨委在城市的具体公共事务上发出声音,求取民意的公约数。公众咨询委员会制度这种模式A. 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体现 B. 创新了民主监督的形式
C. 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D. 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18)2014年西非地区突发埃博拉疫情,中国政府已经紧急提供了四批共7.5亿人民币的援助,还向疫区派出医务人员近千人次。中国对非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干预受援国内政。这些
①反映了中国是控制和摆脱埃博拉疫情的决定性力量
符合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和基本目标
体现了我国尊重非洲主权国家的独立权
彰显中非是战略互信、相互支持帮助的区域共同体
A. B. C. D.
8.(2015·广东省中山市二模·33) 2014年4月6日,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在总结大会上指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说明( )
A.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D.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9.(2015·江西省上饶市二模·20) 2014 年人们纷纷发问“时间都去哪儿了”。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发现,年龄在20 ~ 59 岁的人普遍感到无法在既定时间内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情,做事的时间不够,就容易产生时间过得快的错觉。这一研究成果印证了( )
①时间的流逝具有客观性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物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④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受主体差异性的影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2015·湖南省长沙市高考模拟·20)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美国人便发现水稻雄性不育,但难以大规模推广。只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突破了长期无法实现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并顺利打通杂交水稻研究的“任督二脉”。在十四年里,我国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四连跳”:从2000年第一期目标的亩产700公斤、2004年第二期的亩产800公斤、2011年第三期亩产926.6公斤,到2014年的亩产1026.70公斤!上述事实说明
①认识和改变水稻生长规律,能造福人类
水稻育种复杂,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认识是发展的,人们对水稻育种原有的真理性认识被*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 B. C. D.
11.(2015·黑龙江省二模·20) 在南京青奥会开幕式上,中国人第一次用艺术的形式、生动形象的表现中国梦,借助于大面积使用的高科技地面摄影灯光,把奥体中心营造成一个绚丽的梦境。这表明( )
①科技能够为创造人为事物的联系提供条件
②科技能够实现观念的存在于现实的存在的分离
③科技能够能动的再现现实的存在
④科技能够把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2.(2015·黑龙江省二模·23)一位社会学家就“为什么我会成功”在一千位成功人士中做过调查,结果没有一个人认为成功是因为自身有才华。他们中绝大多数认为,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于“诚信”。这告诉我们( )
①个人素质高低并不影响人生价值的实现 ②主体自身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③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 ④正确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两题,每题26分,共计52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13.(2015·广东省肇庆市二模·3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广东各地区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情况
传统产业增加值(亿元) 占本地区比重(%)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亿元) 占本地区比重(%) 珠三角 4907.51 23.6 5873.12 28.2 粤 东 820.68 42.3 161.18 8.3 粤 西 534.36 34.1 31.74 2.0 粤 北 455.22 35.5 99.21 7.7
材料二:2014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网民也围绕两会表达了各自的关注,“治理雾霾”“食品安全”“收入增长”“就近入学”“权力清单”“医疗改革”,这些话题成为很多网民热议的焦点。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就材料一所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
(2)假如你是人大代表,为解决材料二中所述的焦点问题,应该如何履职?
14.(2015·江苏省泰州市二模·34)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读书,尊崇书香门第。譬如苏秦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偷光,更有孙康映雪、车胤囊萤、李密挂角等等,不胜枚举。可以说书香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展。而当今社会,读书之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却日渐成为一种奢望。远离了阅读,就远离了与思想的对话,很多好的思想和观念就无法入心、入脑,内化为能量。可以说,一个缺乏阅读精神和书香气息的社会,是功利、浮躁的社会,也是缺乏创新和活力的社会。
“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继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倡导全民阅读”之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书香社会”。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用好氛围为书香社会添活力,让书香为社会存正气,为发展增底蕴,为时代聚精神。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建设书香社会?
(2)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我们怎样做一个书香气息浓厚的人?
政治参考答案及解析
1. 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人民币与汇率。
【解析】人民币跨境结算是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的一种方式,这有利于我国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是人民币在执行世界货币职能,①③正确;②说法错误,人民币是纸币,不能作为一般等价物;④说法错误,企业能否盈利与其经营有关。
2. 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 。
【解析】《教育规划纲要》提出逐步提高教师平均工资水平,落实教师绩效工资。这有利于维护广大教师的合法权益,使劳动者享有取得报酬的权利,从而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①②③④正确。
3. 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非公有制经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非公有制经济旨在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发挥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所有制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地位平等所有制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地位平等非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某地新型社区治理模式,划清了政府“行政权力”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自治权力”的界限,将社区组织的发展权、干部的考核权、财务的管理权等归还于民。这种社区治理模式能够提高基层群众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能够保证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③④正确;①②说法错误,社区是基层群众组织自治,不是政府机关。
5. 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建立健全对国家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解析】人民是权力的最终享有者,政府要受到人民权利的限制和约束的。这启示我们加强对公权力制约和对私权利保障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体系,②④正确;①与设问要求不符;③本身说法错误。
6. 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协商民主公众咨询委员会制度这种模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体现基础性工程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是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主权国家的外交政策中国对非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干预受援国内政。体现了我国尊重非洲主权国家的独立权的决定性埃博拉(Ebola 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旧称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
【解析】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建设,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说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D正确;企业选项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
9. 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意识、主体差异性。
【解析】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了年龄在20 ~ 59 岁的人为何容易产生时间过得快的原因。这一研究成果印证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这一反映受主体差异性的影响,②④正确;①③与该研究的结果无关。
10. 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认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突破了长期无法实现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并顺利打通杂交水稻研究的“任督二脉”。我国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四连跳”事实说明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改变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科技的作用。
【解析】材料中“观念的存在”是观念中关于中国梦的设想,“现实的存在”是奥体中心运用科技手段,用艺术形式营造的生动形象的中国梦的场景,即绚丽的梦境,④可入眩奥体中心营造的梦境,是实践活动的产物,科技为创造人为事物的联系提供了条件,①可入眩②③与材料不符,不是“再现”现实的存在,也不是观念存在与现实存在的“分离”,而是观念的存在“转
变”为现实的存在。
12. 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
【解析】①个人素质高低并不影响人生价值的实现,否定了人的主观条件对人生价值实现的作用。②主观自身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夸大了主体自身条件对实现人生价值的作用。①②是错误选项,排除。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③④符合题意,可入选。
13.(1)
②珠三角地区传统产业增加值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都远远大于粤东、粤西、粤北。
措施:
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③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粤东西北要提升技术产业占比探索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的合作机制
【评分说明】如答“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统筹区域产业发展”可得3分。但不得超过12分。
(2)①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关于上述焦点问题的意见和建议。②行使审议权、提案权、表决权。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关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提案,审议和表决相关议案。③行使质询权。对政府等机关解决上述问题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高新技术产业、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解析】第(1)问的第1小问需要结合表格信息对比分析。第2小问是措施类试题,注意限定的知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针对材料一中所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具体措施,包括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第(2)问设问主体是人大代表,侧重于考查人大代表的义务和权利,要针对解决材料二中所述的焦点问题进行分析。
14. (1)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建设书香社会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创造能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建设书香社会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举措,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③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浓郁的书香社会,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
(2)①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培养阅读兴趣,通过阅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并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坚持持之以恒地阅读,注重知识积累。
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要多读书,读好书。(若考生用联系的观点说明要整体阅读、系统阅读亦可。)
【命题立意】本题结合书香社会的建设旨在考查文化与经济、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意识的能动作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知识的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依据信息调动知识的能力。第一问,要求考生能够从文化的力量、文化对经济政治以及对人的影响回答。第二问则侧重考查了学生对哲学原理的理解和运用,需要从意识的作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以及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角度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