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在意识的本质问题上,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 )
A.否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否定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c.否认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 否认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2.以整风精神深入开展“三讲”教育,是当前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 ( ) 
 A. 讲党性、讲原则、讲政治 B.讲政治、讲学习、讲党风 
 C.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D.讲原则、讲政治、讲党风 
3.理解全部历史的“钥匙”是 ( ) 
 A.社会思想史 B.阶级斗争史 
 c.政党活动史 D.劳动发展史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调节( )的供应量和需求量的平衡,是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 
 平衡的关键。( ) 
 A.货币 B.资本 
 C.商品 D.纸币 
5.哲学上把未经人类改造的自然作为“第一自然”,把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称为“第二自然”。 
 关于二者的正确的哲学判断是 ( )。 
 A.第一自然是物质的,第二自然部分是物质,部分是意识 
 B. 第一自然是脱离人的物质世界,第二自然是人的意识的产物 
 c.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都是物质自然,第二自然是人类实践创造的物质新形态 
 D.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都是物质自然,因为它们都是由原子、分子在三维空间中排列成的 
6.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 
 A.培育市场体系 B.转变政府职能 
 C.价格体系改革 D.国有企业改革 
7.司法工作人员对明知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故意予以减 
 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行为,应判处 ( ) 
 A.徇私舞弊罪 B.司法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罪 
 c.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罪 D.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罪 
8.认识的主体性原则是指 ( ) 
 A.主观性原则 B. 主体决定客体的原则 
 C.主体的能动性原则 D. 客体依赖主体的原则 
9.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 ( ) 
 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以公有制为主体,共同富裕 
Io.非同一系统的任何机关相互行文都使用 ( ) 
 A.上行文 B.平行文 
 C.通知 D.下行文 
11.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 ( ) 
 A.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 
 B.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及运行方式 
 D.社会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体系 
12.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 ( ) 
 A.剩余价值论 B.阶级斗争理论 
 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 D.科学的实践观 
13.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且有( )的社会规范。 
 A.特殊效力 B.普遍约束力 
 C.一定强制力 D.特定效力 
14.下述社会关系中属行政法调整范围的是 ( ) 
 A. 各社会组织内部的管理关系 
 B.行政机关缔结买卖合同而形成的关系 
 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某一行政管理权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D.行政机关与相对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民事关系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马克思和恩格斯解决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列宁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列宁主义阶段 
 C.毛泽东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D.邓小平理论无需向前发展了 
16.在我国,国务院各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 ( ) 
 A.发布命令、指示和规章 B.发布命令 B. 主体决定客体的原则 
 C.主体的能动性原则 D. 客体依赖主体的原则 
9.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 ( ) 
 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以公有制为主体,共同富裕 
Io.非同一系统的任何机关相互行文都使用 ( ) 
 A.上行文 B.平行文 
 C.通知 D.下行文 
11.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 ( ) 
 A.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 
 B.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及运行方式 
 D.社会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体系 
12.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 ( ) 
 A.剩余价值论 B.阶级斗争理论 
 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 D.科学的实践观 
13.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且有( )的社会规范。 
 A.特殊效力 B.普遍约束力 
 C.一定强制力 D.特定效力 
14.下述社会关系中属行政法调整范围的是 ( ) 
 A. 各社会组织内部的管理关系 
 B.行政机关缔结买卖合同而形成的关系 
 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某一行政管理权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D.行政机关与相对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民事关系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马克思和恩格斯解决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列宁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列宁主义阶段 
 C.毛泽东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D.邓小平理论无需向前发展了 
16.在我国,国务院各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 ( ) 
 A.发布命令、指示和规章 B.发布命令、指示和规则 
 c.发布命令、决定和条例 D.发布命令、指示和部门法规 
17.关于死刑的论述,正确的是 ( ) 
 A.死刑判决都应报请人民法院核准 
 B.死缓并非独立刑罚而只是死刑的执行方法 
 C.犯罪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D.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的二年期满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8.甲扬言杀害乙全家,乙报案后公安人员即尾随追赶,在通向乙家的公路上,将携带 
 凶器的甲截获。甲的行为属于 ( )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 
19.国家行政权力的载体是 ( ) 
 A.国家权力机关 B.政府机构 
 C.各级党委 D.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军事机关 
20.下面( )在省建委和市建委之间不存在。 
 A. 领导关系 B.指导关系 
 C.上下级关系 D.协作关系 
21.行政组织与环境协调的机制主要有:行政参与、行政委托、行政职能界定与转变和 ( ) 
 A.行政诉讼 B.行政反馈 
 c.行政分权 D.行政授权 
22.行政监督机关是 ( ) 
 A.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B.国家的各级检察机关 
 C.各级人民检察院内设的反贪局 D.监察部和地方各级监察厅、局 
23.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 ( ) 
 A.上级机关 B.同级机关 
 c.层次级别较高的主管部门或机关 D.主送机关 
24.质量互变规律中的度是 ( ) 
 A.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 B.事物发展过程中质变的关节点 
 c.事物存在的质变的临界点 D.事物保持一定量的限度 
25.北京市政府向国务院各部委制发(主送)的公文属于 ( ) 
 A.呈请性文件 B.平行文件 
 C.上行文件 D.下行文件 
26.以下有关公文的说法错误的有 ( ) 
 A.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 
 B.通用公文,又称行政公文,指各类机关普遍使用的文件,如请示、报告、函等 
 c,通知的作者广泛,不受机关性质与级别层次的限制 
 D. 函为不相隶属机关间相互往来的正式公文,对受文者的行为没有强制性影响 
 
27.“合二而一者,为一分为二所固有” (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调和折衷主义的观点 
28.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 ( ) 
 A. 客观独立性 B.真实绝对性 
 c. 直接现实性 D.客观实在性 
29.我国实施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 ( ) 
 A. 保证劳动者的充分就业 
 B,使劳动者老有所养 
 C.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D.实现共同富裕 
30.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从实质上说是 ( ) 
 A.数量扩张型增长方式 B.适度紧缩型增长方式 
 c.质量效益型增长方式 D,适度膨胀型增长方式 
第一部分 客观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D 2.C 3.D 4.A 5.C 6.D 
7.C 8.C 9. D 10.B 11.C 12.D 
13.B 14.C 15.B 16.A 17.B 18.A 
19.B 20.D 21.C 22.D 23.B 24.A 
25.B 26.D 27.C 28.C 29.C 30.C 
 
第二部分 主观试题 
 四、案例分析题 
 1.监察部和地方各级监察厅、局同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从几年前就开始实行“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而且主要领导互相兼职。对此一些人很是想不通,认为这是党政不分、党的权力过度集中的表现,会影响行政监察的作用。谈谈你的看法。 
 2.今年1997年,北京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的支持下,面向社会招考副司局高级公务员。此项举措引起社会轰动,应考者不绝。而且许多是中央政府机关干部和具有硕士、博土学历的应考者。 
 试问:北京市采取的是何种方式的干部录用制度?有何优点? 
 
五,公文改错题 
 ①我们的整个文艺工作、戏剧工作、音乐工作、美术工作,都有了很大成绩。 
②某市某局关于批复某问题的函。
③我们应该把马列主义的理论来武装自己。
④语句表达正确与否,是衡量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
⑤据了解各地对x x问题反映很强烈,请注意清理这些流言,并及时报告局政策研究室。
⑥1986年9月8日A先生和D先生的法律顾问曾来过出事现场。
⑦对于未按标准交费的同志,要由其所在单位的领导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进行补交。
⑧刚从大城市来到这荒凉的山区工作的确会有些不习惯,但这种不习惯实在只是个时间问题。
⑨这样的活动乐于使广大农民群众接受。
⒑5月3日,我们访问了参加过“五四”爱国运动的当年的爱国老人。
六、综合分析题
怎样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第二部分 主观试题 
四、案例分析题 
1.答案要点: 
 监察部是政府系统内部的专门监察机构,对所有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实施全面性的监督。而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纪律检察委员会是党组织中专门行使监督、检查权的机构。 
两者有明确的分工,监督对象,性质也不同。因此案例中的论点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同时还要结合我国政治、行政现状考虑这个问题。 
 首先,我国当前党政职能尚未完全分开,由于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受中共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领导,固此党政不分在我国现在还很常见。但这种行政体制是过渡型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行政体制向成熟型过渡后,党政职能分工会明确下来。 
 另外,比起行政处分,在我国,党纪处分更有威慑力,加之大多数公务员,特别是领导人员多数是党员,在我国当前腐败、违纪现象大量出现的情况下将政党监督与行政监察结合在一起,可以加大惩戒力度,提高行政监督的威慑力。 
 2.答案要点: 
 北京市是采用考任制方式。考任制,即由用人单位在符合规定条件的基础上,按照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原则产生行政的制度。它的长处在于充分体现公平原则,可以广开才源、拓宽视野,同时有效防止任人惟亲。 
 五、公文改措题 
 ①我们的整个文艺工作,包括戏剧工作、音乐工作,美术工作等,都有了很大提高o 
 ②某市某局关于某问题的复函。 
 ②我们应该用马列主义的理沦武装自己。 
 ④语句表达正确与否,是衡量表达能力好坏的重要标志。 
 ⑤据了解各地对x x问题反映很强烈,请注意清理这些反映,并及时报告局政策研究室。 
⑥1986年9月8日D先生的法律顾问曾来过出事现场。 
 ⑦对于未按标准交费的同志,要由其所在单位的领导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予以补交。 
 ⑧刚从大城市来到这荒凉的山区工作的确会有些不习惯,但这种不习惯是暂时的。 
 ⑨这样的活动使广大农民群众乐于接受。 
 ⑩5月3日,我们访问了当年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老人。 
 六、综合分析题 
 (1)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它们都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以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为主要特征。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沦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恩格斯正是由于解放思想,不迷信以前的理论,严格地从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出发,总结了人类实践经验和科学发展的成果,才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一贯强调、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实践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功能和作用,也在于指导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更好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毛泽东思想也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正是由于敢于解放思想,打破了对城市*论的迷信,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按照中国的实际国情确定自己的战略策略万针,才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 
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4)邓小平理沦继承和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传统,坚决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主张,大胆地破除了在社会主义问题上长期以来束缚人们思想的教条观念,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从当代国际形势的实际和时代特征出发,才正确解决了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理沦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新境界,是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没的指导思想,是反对一切教条主义和“左”、”右”倾错误的锐利武器。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