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三支一扶>导航 > 模拟试题 >江苏

2016江苏三支一扶考试选择题练习及答案

2015-12-24 13:55:00 来源:无忧考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社区矫正不适用犯罪分子
  B.给予外国政府官员财物可能构成犯罪
  C.行贿人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应当减免处罚
  D.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应判处死刑
  答案: B
  解析:
  B项表述是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加的内容,为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给予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以财物的,可能被判刑。
  刑法修正案(八)明确规定,“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此可知A项说法有误。C项“应当”一词表述有误,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里是“可以”,不是“应当”。D项表述过于绝对,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故正确答案为B。

  张某为了要男孩,将妻子刚生下的生重病的女婴扔进小河里淹死。张某应被定为犯有( )。
  A.过失杀人罪
  B.故意杀人罪
  C.遗弃罪
  D.虐待罪
  答案: B
  解析:
  《刑法》上的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本题中,张某明知把婴儿扔进河里必然会导致婴儿死亡,还将该女婴扔入小河淹死,剥夺了该女婴的生命,符合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故正确答案为B。


  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务合同者,应该向劳动者每月支付( )的工资。
  A.1倍
  B.3倍
  C.4倍
  D.2倍
  答案: D
  解析: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第一款,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第十四条第三款则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劳动报酬,是指劳动者因提供劳动而获得的所有报酬的总和。它等于工资和福利之和。根据以上定义,下面哪种组合构成劳动报酬( )
  A.小王超额完成计划任务500件,按单价10元计,公司付给他5000元人民币
  B.小王超额完成任务,公司除发一定数目工资外,给了他两周的带薪假期
  C. 小王把公司发的5000元用来购买股票,获得2000元收益
  D.小王完成任务后又加班工作了4小时,公司付给他400元加班费
  答案: B
  解析: 该定义的关键信息为“工资和福利”。A项中的超额完成的部分属于奖金,并不是工资和福利之一,不符合定义;C项中的收益为股票盈利,既不是工资也不是福利,不符合定义;D项中的为加班费,不符合定义。B项中的有工资同时包括福利(带薪假期),符合定义。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每月的加班时间不得超过( )小时。
  A.10
  B.24
  C.36
  D.48
  答案: C
  解析: 《劳动法》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关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劳动争议的解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事人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是解决争议的必经程序
  B.若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生效的劳动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C.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具有劳动争议的最终裁决权,仲裁裁决一经作出立即生效
  答案: B
  解析:
  《劳动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这条规定,可排除 A、C、D 三项。A 项认为“当事人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是解决争议的必经程序”是错误的,当事人可以有两种选择,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C 项错误,当事人得先依法先申请调解、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再提出诉讼。由于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提出诉讼,所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具有劳动争议的最终裁决权,D 项错误。
  《劳动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B 项正确。

  劳动争议:指在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因劳动权利与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根据以上定义,下列行为属于劳动争议的是:( )
  A.职工甲因工伤未能获得保险赔偿而与工厂争执
  B.甲企业与乙企业之间因借调某一职工而产生矛盾
  C.职工甲因工作调动而与当地的劳动部门发生争执
  D.某厂职工甲与职工乙因工作意见不一而产生矛盾
  答案: A
  解析: 劳动争议的关键要件有:(1)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之间,结合选项来看,在A项中,“职工甲”与“工厂”之间发生争执,即争执的双方符合(1),在B项中,“甲企业与乙企业”都属于劳动力使用者,不符合(1),故排除B项。在C项中,“职工甲”与“当地的劳动部门”之间发生争执,其中“当地的劳动部门”不属于“.职工甲”的使用者,故排除C项。在D项中,“某厂职工甲与职工乙”都属于劳动者,不符合(1),故排除D项,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三支一扶江苏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