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中国公务员多年未加薪的局面告终,根据新出炉的公务员加薪方案,中国“正国级”领导人2015年基本工资调高逾六成,基层办事员基本工资翻倍,今后每年或每两年将能调薪一次。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工资调整的三个实施方案已经下发,是为了配合这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
此前,某官媒说:“上一次公务员涨薪还是2003年的事,想想看,任何一个行业或群体如果十多年不涨薪,这能行吗?如果摊在你头上,你干吗?”
面对此问题,无数群众欢呼:“我干!”你看,你又跑题了。官媒会说你:“这只是一句不讲理的气话。”
公务员10年未涨薪,但中国却出现了一波波考公务员的热潮。公务员居有房、食有肉、出有车的比例远远高于普通老百姓。也没看见哪个公务员孩子上了条件差的学校。连公务员自己婚娶,也更愿意找公务员。按照目前的格局,可想而知的,就算100年不涨薪,也会有大批人愿意干公务员。
由于八项规定,公务员收入有所降低,这是事实,但公务员的待遇水平仍然远远高于普通人。有些基层公务员说,有钱的都是有一定级别的官员,基层公务员待遇一般。问题是,基层公务员也有大批人抢着干。
这波涨薪是意料中事。因为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刚刚加入养老金体系,也要交养老金。早在2013年,搜狐财经的原创评论就说了:“当将他们纳入这个社保体系的时候,他们缴纳社保的钱其实也是由纳税人来支付,而这其实也只能加重纳税人负担,而对他们并没有太大损害。”(《周克成:养老金双轨制可能 是合理的》)不过,人们刚为养老金并轨欢庆公平,紧接着推出公务员加薪,人们的抵触意识相对就要低一些。但是,企业想减轻养老金负担,恐怕就更困难了。因为企业减轻缴费负担会直接影响到新加入的4000万体制阶层的利益。所以,那些为养老金并轨欢呼的人,还是反思一下你们的幼稚吧。
如何才能让公务员加薪不被老百姓反对?很简单,多考虑一下老百姓的加薪吧。这些年来,物价涨幅超过工资涨幅,房价涨幅更是远超过工资涨幅,而公务员受物价上涨影响较微,普通老百姓对公务员加薪当然不容易接受。
我不是主张政府来为老百姓加薪,那样只会加出更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萧条。政府应该让市场自己发挥潜力来为老百姓加薪。
的确,政府推行的一些改革,如削减行政审批,以及行将实现的结束食盐专营,都是利于经济发展的,但仍然有很多公务员干的事情是审批、是管制、是 印钞票,这些是降低市场效率、影响老百姓收入的。比如户籍管制,让多少人为办个手续在工作地和户籍地之间奔波,浪费了多少财物?人们取个住房公积金,又要付出多少精力、金钱?甚至有很多钱是注定永远都取不出的,比如公共建设维修基金。为这些管制部门的公务员加薪,叫人如何情愿?但这些部门的人还以为他们的管制对社会很重要。
有一些政府部门的工作看起来特别重要,比如,他们要时刻收集、注意经济数据,以便宏观调控。但是1960年代担任港英政府财政司的司长郭伯伟爵士说:“起码在财政司而言,我们的处境较为幸运,因为政府极少参与经济活动,故此无须借助这些数字制定政策,这些数字对我们可以说毫无价值可言。我们应更 格外警惕的是,一旦有了这些数字在手,我们便不难倒果为因、萌发干预之念,蓄意制定出一些直接左右经济运作的措施。”
反过来说,在很多国家、地区,搞了宏观调控,经济效果不好,于是政府以为需要更多宏观调控,于是效果更不好,于是……很多所谓的“重要部门”越来越庞大,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循环滚动起来的。
每个管制部门、干预部门的公务员都觉得自己很重要。如果政府减少这些“重要部门”,或者干脆白养着这些人不让他们干事,减少对市场的干预、束缚,经济发展快,企业容易给老百姓加薪,老百姓赚钱容易,那么,政府给公务员加薪,自然就没多少人反对。
1990年代初,据说珠三角流传一句话,父母教育孩子说:以后没出息,就让你去当公务员。不知这句话还有没有可能重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