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师招聘>导航 > 模拟试题 >黑龙江

2015年黑龙江特岗教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5-10-19 09:39:00 来源:无忧考网
一、选择题
  1.世界上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
  A.《学记》
  B.《论语》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答案:A
  2."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 )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春秋》
  答案:D。专家解析:“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春秋》属于五经之一。
  3.教育两大对立学派一一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答案:C
  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B。专家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要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者佳期及时的进行教育。
  5.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
  A.观察力
  B.想像力
  C.思维力
  D.判断力
  答案:C。专家解析:智力包括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等,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
  6.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 )。
  A.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答案:B
  7.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 )。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考试成绩
  答案:B。专家解析: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8."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C。专家解析:“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即军队的首领可以更换,但是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以改变。这里的志向就是指道德意志。它常常表现为一个人克服困难时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9.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答案: B
  10.教师必须做到"严以律己,为人师表",这是因为教师的劳动具有( )。
  A.创造性
  B.示范性
  C.连续性
  D.主体性
  答案:B
  11.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德育的( )。
  A.引导法
  B.榜样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答案:B。专家解析: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榜样法的常用方式。
  12."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 )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
  A.自觉积极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答案:D。专家解析:由朱熹“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而来,强调因材施教,故选D。
  1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 )
  A.主体性
  B.创造性
  C.间接性
  D.示范法
  答案:D
二、填空题
  14.在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问题上的两种片面理论是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
  15."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顺序性、阶段性
  16.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 、___________(教学大纲) 和教材。
  答案:学科课程标准
  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18.课外校外教育的形式主要有________、小组活动和_________。
  答案:群众性活动、个人活动
  三、简答题
  19.教育学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标志着第二阶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哪部著作?
  【答案要点】
  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其中捷克教育家亨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
  2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答案要点】
  (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
  (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
  (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
  (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优化的程度。
  此外,教师还应该具备教育科研能力、学习能力、观察学生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21.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答案要点】
  ①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②创办业余党校;
  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④建立教育基地。
  四、论述题
  22.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想因素的德育原则。
  【答案要点】
  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这一原则是对立统一规律在德育中的反映。每一个学生思想品德内部都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矛盾斗争又可以相互转化,当积极因素居主导地位时,学生品德表现较好;反之,则较差。教育者的责任,则是促使这种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②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③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教师招聘黑龙江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