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A类)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文段首先阐述了翻译工作的无奈,即单语体系中的人无法理解翻译者在不同语言间沟通所作的挣扎。后一句“萌发于一片有限的特定土地上的语言,有时是无力为异域事物命名的”对这种无奈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说明,即不同的语言有时是无法一一对译的。由“无奈的事情,不是感到不同语言之间的鸿沟无法弥合”可排除A项;C项“无法认同翻译的辛苦”与D项“翻译工作很难得到人们认同”在文中无从体现,故排除。本题答案为B。
2.【答案】C。解析:文段通过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的调查结果说明了中国的孩子虽然计算能力很强,但在创造力和想象力方面较弱,应该重视这两方面的教育和培养。本题答案为C。
3.【答案】B。解析:文段整体的结构是“①之所以……,②不仅是因为……,③而且还因为……是……,④是……”,所以①和②、③、④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因果关系;②和③之间为递进关系;③和④之间为并列关系。因此本题答案为B。
4.【答案】B。解析:文段首句提出了人类学家个人情感往往会渗入研究结果的事实,第二句是作者对这一事实的看法。由“不过不要紧”、“井不是一件太糟的事情”可知,作者对此持宽容、理解的态度,即认为这一事实是情有可原的。本题易误选C,但文段并未明确地提出“利弊”,故排除。本题答案为B。
5.【答案】A。解析:作者从“儒家思想”本身以及其他诸子百家的角度对“在文化姿态上不能独尊儒术”的原因进行了解释。文段中举“五四”运动中启蒙思想的例子是为了说明我国文化中先进因素应该予以肯定,而不是因为“儒家思想与五四启蒙精神是格格不入的”就在文化姿态上不能独尊儒术。A项不能解释作者的主张,故为正确答案。
6.【答案】D。解析:①指出生物学家对根据肿瘤出现在身体中的位置来分类癌症的传统方法的质疑,②指出了形成肿瘤的真正原因与突变有关,传统的分类法应该被依据突变种类的分类法所取代。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7.【答案】C。解析:③说的是“存在于不同器官,由相同突变引起的肿瘤”相同点较多;④说的是“存在于相同器官,由不同突变引起的肿瘤”可能非常不同。这两句所表述的情况恰好相反,故用“反之”贴切。本题答案为C。
8.【答案】A。解析:⑧⑨对借用艾滋病治疗方法来治疗癌症的鸡尾酒疗法进行解释,B、C、D三项都是鸡尾酒疗法的内容。A项说的是常规的化疗放疗治疗癌症方法的弊端,由此并不能得出可以借用艾滋病治疗方法来治疗癌症。故A项为无关项,当选。
9.【答案】C。解析:由⑩中“当前需要也艰巨的努力在于:识别那些在个别细胞中自然产生的致癌突变”可知,目前治疗癌症的关键是要识别出各种会引起癌症的基因突变。本题答案为C。
10.【答案】B。解析:①一④提出了生物学家对传统癌症分类法的质疑,并提出传统的分类法应该被依据突变种类的分类法取代,③④是对①②的进一步解释。从⑤开始关注对癌症的治疗,首先提出了常规化疗和放疗法对身体的伤害,接着提出借用艾滋病治疗的鸡尾酒疗法,故第二层次是⑤一⑨。10-11通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遗传学家们的发现提出对未来治疗癌症需作出的努力。故本题答案为B。
11.【答案】C。解析:“不能打破心的四壁”与其后半句是一种假设关系,所以首先排除B项表示条件关系的“只要”和D项表示转折关系的“然而”。“给你整个大海”与“你也找不到自由的感觉”也是假设关系,所以排除表示转折关系的“虽然”,故本题答案为C。
12.【答案】A。解析:“揭露”一般是指不好的东西,比如揭露罪行。“泄露”通常是指秘密等比较机密的东西,比如泄露考题。“暴露”指显露(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比如暴露目标,暴露身份。因此,本题首先可以排除B、D两项。“披露”通常是由旁观者通过比较正式的渠道进行公布、发表;“透露”通常是由当事者有意或无意的公开一些事情。根据本题中两个主体“《每周质量报告》”和“专家”可以确定本题答案为A。
13.【答案]D。解析:题干将“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与“一个没有理想的国家”进行类比,故每一分句中形成一一对应关系。第二分句中“捞取私利”强调的是利益,故其前横线处应选择与“利益”相关的词语,而“功过得失”强调的是功过,排除A项。“糊里糊涂”偏口语化,与题干整体的语体色彩不符,排除B项。“得过且过”意为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其已经含有“度过”的意思,用来修饰“度过一生”语义重复,排除C项。本题答案为D。
14.【答案]B。解析:根据文段的表述,第一个横线处应填一个名词性短语,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中“真知灼见”属于名词性短语。故本题答案为B。
15.【答案lD。解析:首先看第三个横线处,“一再降临”说明逝去的美的感受再降临,选项中只有“灵光一现”和“稍纵即逝”表达曾经拥有而又逝去,故排除B、C两项。“芬芳”和“血液”的融合关系,用“浸润”合适,故本题答案为D。
16.【答案lB。解析:前两项之积除以2等于第三项,以此类推,8x16÷2=(64)。
17.【答案lB。解析:三级等差数列。
2 5 10 21 (42) 77
\ / \/\ / \/ \/ 作差
3 5 11 (21) (35)
\ / \/\ / \ / 作差
2 6 10 (14) 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
18.【答案】A。解析:和数列变式。
-1 2 1 8 19 (62)
\ /\ / \/\ / \ / 作和
1 3 9 27 (81) 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19.【答案]B。解析:分组数列。两两一组,每组两个数之差为6,25-(19)=6。
20.【答案lB。解析:间隔组合数列。奇数项依次为2的0、1、4次方,偶数项依次为5的O、1、4次方。所求为 =5。
21.【答案lC。解析:二级等差数列变式。
1127 (1123) 1115 1099 1067 1003
\ / \ / \ / \ / \/ 前项减后项
(4) (8) 16 32 64 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22.【答案]B。解析:各项数字之和依次为4、6、8、10、(12)、14,选项中只有B满足条件。
23.【答案lA。解析:各项数字之和分别为8、9、6、(7)、10、11构成自然数列。选项中只有A项符合。
24.【答案】c。解析:把原数列改写为 , , , , 。
前项分母一前项分子+1=后项分子,因此下一项分子为480-53+1=(428)。
前项分子×前项分母=后项分母,因此下一项分母为53x480=(25440)。所求数项为 。
25.【答案lA。解析:从第二项起,后一项=前一项×自然数列+1。3x1+1=4,4x2+1=9,9x3+1=28,28x4+1=113,113x5+1=(566)。
26.【答案lB。解析:从整体上考虑,全室人员如果同时订阅《参考消息》和《青年参考》,需要2084+1948=4032元,故该室有4032÷(292+156)=9人。
27.【答案】B。解析:设甲、乙的成本价依次为x、y元,则甲的售价为x(1+25%)x0.9=1.125x元,乙的售价为y(1+40%)×0.85=1.19y元。由题意可以得到: ,解得: 。故乙的售价为1.19x240=285.6元。
28.【答案】C。解析:每出现一件不合格的,该员工就少得到15+5=20元的报酬。第一个月该员工不合格的有800x(l-97%)=24件,其报酬为5x800-20x24=3520元;第二个月不合格的有1000x(1-98%)=20件,其报酬为5x1000-20x20=4600元,比第一个月多4600-3520=1080元。
29.【答案】A。解析:增加车辆数与运送减少的次数呈正比,第4辆车,每辆运送16次。第二次7辆车,每辆运送10次。可知每多1辆车,运送次数减少2次,设增加的车辆数为x,即用(4+x)辆车运送时,运送次数为16-2x,因此总车次为(4+x)(16-2x)=-2x2+8x+64=-2(x-2)2+72,即当x=2时,取大值72。
30.【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第一个部门的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比重为 = ,第二个部门的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比重为 = ,故第三个部门的人数所占比重为1- - = ,公司总人数为35÷ =60人,第一个部门比第二个部门多60×( 一 )=5人。
31.【答案】A。解析:地球上每条经线圈的周长为2 R千米,护航舰队和海盗船相隔的纬度为26°46′-11°46′=15°,故相距2 Rx = 千米。
32.【答案lD。解析:由于400元和500元的门票张数相等,因此可将这两者看成一个整体,相当于均价为450元的门票。设300元的门票有x张,则均价为450元的门票有(2200-x)张,故300x+450x(2200-x) =840000,解得x=1000。
33.【答案】D。解析:设生产x件A产品,y件B产品,所得利润z=1000x+1300y,由于原料的限制,则: ,同时满足等式可求得 ,在其附近寻求满足不等式的整数解,只有当x=6,Y=5时,z取大值,为1000×6+1300x5=12500元。
34.【答案】A。解析:设赵、钱、孙每天完成的工作量分别为x、y、z,则: ,解得 。已知赵完成了11天,钱完成了13天,孙完成了5天,故赵的总工作量为 ×11= ,孙的总工作量为 ×5= ,钱的总工作量为1- - = ,三人的工作量由大到小为孙、赵、钱,则三人经费由高到低为孙、赵、钱。
35.【答案】B。解析:如果速度没有增加20%,则通过1200米的隧道需要30x(1+20%)=36秒,火车速度为(1200-560)÷(36-20)=40米/秒,故火车的长度为40x20-560=240米。
36.【答案】C。解析:假设“预中报价”为x万元,“预中报价”与每个报价数之差的平方和y=(x-37)+(x-62)+(x-61)+ (x-47)+(x-49)+(x-56)=6x-2x( 37+62+61+47+49+56 )x+( 37+62+6 1+47+49+56),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当x=- =2×( 37+62+61+47+49+56)÷(6x2)=52时,y取小值。即“预中报价”为52万元。
点拨:“与每个报价数之差的平方和小的价格”实际上就是求这些报价数的平均值,这正是平均值在数学中的一个特殊性质。
37.【答案】B。解析:该产品的合格率为99.98 %x99.95 %x99.93%=( 1-0.02%)×(1-0.05%)×(1-0.07%)≈1-0.02%-0.05%-0.07%=99.86%。
38.【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上、下半年的销售总收入为全年销售收入的50%+25%=75%还多40+120=160万元,即160万元为全年销售收入的1-75%=25%,全年销售收入为160÷25%=640万元。
39.【答案】B。解析:首先将身高高的人排在中间,然后从剩下的4个人中选出2个人放在一侧即可,故有 =6种排法。
40.【答案】C。解析:此题没有具体数据,可采用特值法。设高收人员工人数为1人,则一般员工为4人.设2010年末一般员工的工资为1元,则高收入员工工资为6元,总工资为1lx4+6×1=10元。将题于中的数据填人下表中:
一般员工收入高收入员工收入总收入
2010年末161x4+6x1=10
5年后 1x ( 1.5+1 ) =2.510x(1+1)=20
可知高收入员工收入为(20-2.5x4)÷1=10元,为一般员工的10÷2.5=4倍。
41.【答案】D。解析:前进和倒退是反义词;延长和压缩也是反义关系。
42.【答案】C。解析: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表现形式,白话文是现代汉语的表现形式,且文言文和白话文、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是相对的。
43.【答案】B。解析:电子书是书的一种形式,编写书;视频会议是会议的一种形式,召开会议。
44.【答案】B。解析:教育部和财政部都是国家的部门;教务处和财务处都是学校的部门。
45.【答案】B。解析:分析问题,解答疑难。动宾结构。
46.【答案】A。解析: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执政者治理国家。
47.【答案】D。解析:飞机和风筝都是人工的;企鹅和海豚都是自然的。
48.【答案】B。解析:根据字母和数字的相对顺序,B项符合。
49.【答案】D。解析:题干和D项的规律都是ABAACA。
50.【答案】lc。解析:题干和C项的规律都是ABCDDCBA。
51.【答案】A和B。解析:若左侧面如A、C中所示,则右侧面应是全黑面,A对C错;若右侧面如B.D中所示,将原图旋转180°可见左侧面应是空白面,B对D错。
52.【答案】A。解析:若左侧面如A、B所示,则右侧面应为带黑色三角形的一面,A对B错;若左侧面如C、D中所示,则右侧面应是题干图形中上方三角形所代表的平面,故C、D错误。
53.【答案】B。解析:在A、B中,若左侧面与正面正确,则下面应如B中所示,故A错B对;在C中,若左侧面与正面正确,则下面应如D中下面;在D中,若左侧面与正面正确,则下面应如C中下面。
54.【答案】D。解析:由题干图形可知,白色圆圈与白色三角形所在面是相对面,由此排除A;黑色圆圈与黑色三角形所在面是相对面,由此排除C;黑色三角形的角指向白圈,B错误。D可由题干图形折叠而成。
55.【答案】c。解析:由左图可知,任意两个空白面不会相接,排除A、B;在D中若带横线的那一面正确,则它的左右两边都应是空白,排除D。C可由题干图形折叠而成。
56.【答案】B。解析:当左侧面如A、C中所示时,将题干第一个图翻转可见,右侧面应是带一个黑点的面,故A、C错误;当左侧面如B、D中所示时,将题干第二个图翻转可见,右侧面应如B中所示,B对D错。题干图形的平面展开图如下:
57.【答案】A。解析:当左侧面如A、B中所示时,右侧面应如A中所示,故A对B错;当左侧面如C、D中所示时,右侧面中横线位置均错误,故C、D错误。题干图形的平面展开图如下:
58.【答案】D。解析:带黑点的面与带黑色三角形的面有公共边,排除A;带黑点的面与带白色三角形的面有公共边,排除B;若正面与下面如C、D中所示,由题干第二个图形可知,空白三角形位于圆圈的右侧,C错误;D可由题干图形折叠而成。
59.【答案】A。解析:若正面如B项所示,可将题干第一个图翻转,可知上面的线条方向错误,应整体顺时针旋转90°,排除B;将题干第三个图形翻转,使其带一条斜线的面如C中上面所示,此时C中的正面图形应位于后面或右侧面,故C错误;将题干第三个图形旋转,可知D中的右侧面应位于上面,故D错误;A可由题干图形折叠而成。题干图形的平面展开图如下:
60.【答案】D。解析:观察题干第一个图形,箭头指向顶点的面与含阴影小三角形的面不相邻,排除A;箭头指向底边的面,与这条底边相邻的面并非阴影,排除B。参考题干第二个图形,有竖直线的面的顶点不属于箭头指向底边的面,排除C,选D。
61.【答案】B。解析:考查直言命题及其推理。“通过李明而认识大楚公司董事的都是软件工程师”换质换位之后为“非软件工程师都不是通过李明而认识大楚公司董事的”,也即“非软件工程师通过李明认识的人不是大楚公司董事”。由“李明的所有网友都不是软件工程师”得,“李明的一个网友不是软件工程师”,又“李明的一个网友通过李明认识了王刚”,因此,可以知道“王刚不是大楚公司董事”,即B项。
62.【答案】A。解析:考查直言命题推理。由“小王不认识任何人”可以推出“小王不认识李博士和张教授”,即“李博士和张教授是有些人不认识的人”,再根据“只要是有些人不认识的人,赵研究员全部认识”,可推出“赵研究员认识李博士和张教授”;接着由“凡认设李博士的人,张教授都认识”可推出“张教授认识赵研究员”,即张教授和赵研究员互相认识。故答案选A。
63.【答案】D。解析:考查直言命题的推理。根据小张的话“N地区没有廉租房建设得好”为假可推出“有的廉租房建设得好”,即小王的话为真;再根据小马的话“N地区有的廉租房建设得不好”为假可以推出“N地区所有的廉租房都建设得好”,即小李的话为真。则小李和小王的话都是对的。故答案选D。
64.【答案】D。解析:分析推理类题目。由孙的休息日在周四,可以画表如下: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孙
由“王比陈早三天”可知王和陈分别在周二、周五或周三、周六休息,再由“孙在王和李的中间”,可知李在孙的后面休息,进而由“张比李晚一天”可知李、张分别在周五、周六或周六、周日休息,所以陈在周五休息,王在周二休息。李、张分别在周六、周日休息,再由“赵比钱晚两天”可推出顺序如下: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钱王赵孙陈李张
正确答案为D。
65.【答案】A。解析:分析推理题,可采用代人法。若A项为真,则(1)、(2)为假,(3)为真,符合题意;若B项为真,则(1)(2)都真,不符合题意;若C项为真,则(1)(3)为真,不符合题意;若D项为真,则(1)(2)为真,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66.【答案】A。解析:分析推理题,需要进行计算。由题干可知,非管理类人才共有1000-361=639人,其中不具有博士学位的+国外引进的≤250+206=456人,则从国内引进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非管理类人才≥639-456=183人,则从国内引进的具有博士学位的管理类人才≤252-183=69人,A项正确。
67.【答案】D。解析:考查复言命题的推理。乙的话和丙的话是矛盾命题,必有一真一假。由题干中只有一人是对的,则甲和丁的话是假的,由甲的话为假可推出“Y球队不能进入决赛”,由丁的话为假可推出“X球队能进入决赛”。故答案选D。
68.【答案】D。解析:(1),可能所有旅游公司经理都认识小陈或者某旅游公司经理的妻子,错误;(2),小陈喜欢自驾游,不一定就不会跟她丈夫所在的旅游公司出游,错误;(3),小陈丈夫所在的旅游公司不一定是小陈家附近的旅游公司,错误; (4),与(3)同理可知其错误。故错误的有4个,答案选D。
69.【答案】C。解析:考查复言推理。(1),由“如果不买丁,那么也不买丙”,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正确;(2),由“或者不买甲,或者买乙”可知,如果买甲,则买乙,进而由“不同时买乙和丁”可知,不买丁,错误;(3),由“不同时买乙和丁”可知,如果买乙,则不买丁,再由“如果不买丁,那么不买丙”可知,不买丙,进而由“如果同时买戊和己,那么也买丙”可知,不同时买戊和己,正确;(4),由“如果同时买戊和己,那么也买丙”可知,如果同时买戊和己,则买丙,再由“如果不买丁,那么也不买丙”可知,买丁,正确。故正确的一共有3个。
70.【答案】D。解析:复言命题推理。题干已知条件为:①电热毯使用超过6年一容易漏电,引起失火事故;②高压锅使用超过8年一抗压能力下降,容易引起爆炸。推论(1)高压锅使用5年,否定了②的前件,不能得出否定的后件,因此错误;推论(2)高压锅爆炸,肯定了
②的后件,不能得出肯定的前件,因此错误;推论(3)家里失火肯定了①的后件,不能得出肯定的前件,错误;推论(4)使用电热毯两年,否定了①的前件,不能得出否定的后件,错误。故答案迭D。
71.【答案】B。解析:路径依赖的定义要点是对路径产生依赖,并不断自我强化。A项萧规曹随: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C项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D项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A、C、D三项都存在对路径产生依赖的现象,符合定义。B项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只是看问题的角度没有发生变化,并不是对路径产生了依赖,不符合定义。故答案选B。
72.【答案】B。解析:打折扣原则的定义要点是:①存在其他合理的原因;②产生结果的原因会打折扣。A项不符合要点①和②;B项由于存在“年轻人是老人的孙子”这一原因,导致年轻人扶老人过马路这一行为在老蔡的心中打了折扣,符合定义;C项不符合要点①;D项不符合要点①和②。故答案选B。
73.【答案】D。解析:动机性偏差的定义要点是:加工信息时出现的归因偏差。A、B、C三项都不存在归因偏差,不符合定义的要点;D项“其他同事不这么认为”说明赵某存在归因偏差,符合定义。故答案选D。
74.【答案】A。解析:静脉产业的定义要点:实现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A项只涉及了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没有涉及废物的荐利用和资源化,因此不属于静脉产业;B、C、D三项均符合静脉产业的定义。故答案选A。
75.【答案】D。解析:资源整合的定义要点是:对不同资源进行整合。A、B、C三项都体现了对不同资源的整合;D项只涉及一个资源,并不存在整合。故答案选D。
76.【答案】B。解析:例证(1)是对三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属于人际知觉;例证(2)属于知觉定势;例证(3)是对自己的认识,属于自我知觉。根据上述判断,选项B正确。
77.【答案】D。解析:例证(1)不符合任何一个定义;例证(2)属于行政赔偿;例证(3)不符合任何一个定义。根据上述判断,选项D正确。
78.【答案】C。解析:例证(1)的“她”指代不明确,可以是指小倩自己,也可以指小倩的朋友或者同学,因此不符合语言简明的特点;例证(2)“晶莹的湖泊,冰峰,大漠,雪岭”语序不对,不符合语言连贯的要求;例证(3)“不希望过早地失去您”是不得体的,不符合定义③。根据上述判断,答案应选C。
79.【答案】D。解析:例证(1)投人体育设施建设,并没有作为产业,因此不属于体育经济,同时也不符合社区经济和总部经济的定义;例证(2)属于总部经济;例证(3)不符合任何一个定义。根据土述判断,选项D正确。
80.【答案】A。解析:例证(1)属于合作管理;例证(2)体现了张某的奉献精神,属于奉献管理;例证(3)属于权力管理。根据上述判断,选项A正确。
81.【答案】B。解析:(1)2010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投资34754亿元,增长14.8%,所以2009年中国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投资 =30273.5亿元,(1)正确。(2)材料中只提供了2010年12月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上涨0.7%,没有提供11月份环比上涨速度的
数据,故不能确定2010年12月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上涨速度超过了11月,(2)错误。
(3)根据第一段材料可知,2010年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增长20.3%,与前三季度持平,故2010年中国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速比前三季度均有所回落说法错误,(3)错误。综上,正确只有(1),答案选B。
82.【答案】C。解析:由材料第一段可知:2010年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1.0%,比前三季度回落1.8个百分点,则2010年前三季度,中国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11.0%+1.8%=12.8%;2010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1.6%,比前三季度回落2.1个百分点,则2010年前三季度,中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11.6%+2.1%=13.7%。所以2010年前三季度,中国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比同期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慢13.7-12.8=0.9个百分点,答案选C。
83.【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第二段可知2009年中国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如下表:
行业增速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8.0%+15.5%=43.5%
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4.8%+12.1%=26.9%
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6.6%+16.2%=22.8%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2.9%-12.5%=0.4%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5.8%-19.0%=16.8%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3%
比较可知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增速(43.5%)快,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速(-1.3%)慢,两者相差43.5%-(-1.3%)=44.8%,答案选A。
84.【答案]B。解析:因为2010年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加值的增速9.6%小于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的增速13.5%,所以2010年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占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的比重比2009年小,即 > ,排除A、C。又因为2010年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的增速20.3%大于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的增速,所以2010年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占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的比重比2009年大,即 < ,排除D。答案选B。
85.【答案】D。解析:A项,由材料第二段可知,2010年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韭投资增速分别提高了12.5和19.0个百分点,故“六大高耗能行业的投资增速均明显回落”说法错误,A项错误。 B项,由材料第一段可知,2010年中国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速13.5%,慢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增速20.3%,B项错误。C项,由材料第三段可知.2010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5.5%,低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9.6%,且低9.6-5.5=4.1个百分点,C项错误。D项,根据材料第一段“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13.5,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回落3.7和1.3个百分点”可知.2010年中国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速上半年比前三季度快(13.5+3.7)-(13.5+1.3)=2.4个百分点,D
项正确。
86.【答案】C。解析:(1)比较表格数据可知,“十一五”时期江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的为2009年的25.8%;又因为2006年-2009年,投资额和增速均逐年增加,所以2006年-2009年投资增加多的年份是2009年,故要求“十一五”时期投资增加多的年份,只需比较2009年和2010年的增加值即可,2009年增加值18950-15060=3890亿元,2010隼增加值为23187-18950=4237亿元,即投资额增加多年份为2010年,与增速快的年份不一致,(1)错误。(2)“十一五”时期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增速为 =25.68%,5(2)正确。 (3)2010江苏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2.1%小于用于第一产业投资的增速22.5%,所以2010年江苏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用于第一产业投资的份额比2009年有所提高,(3)正确。综上,说法正确的是(2)和(3),答案选C。
87.【答案】A。解析:2010年江苏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于第一产业的投资增速22.5%大于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于第一产业的投资增速182%,故第一产业比重与2009年相比有所增加。
同理可得,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比2009年减小了。答案选A。
88.【答案】D。解析:根据表格可知,2005年江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 亿元,故“十一五”时期江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1,因此“十二五”末江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可望达到23187x【1+( -1) = ≈ =52900×1.15=52900+5290+2645=60835亿元,D项接近。
89.【答案】B。解析:2010年江苏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 ,2009年的比重为 = × > ,即2010年的比重比2009年有所下降,排除A、D。又因为 × - = × < × = <0.2%故排除C。 答案选B。
90.【答案】C。解析:A项,比较表格第三列和第五列数据,可得“十一五”时期江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速度均低于全国,A项正确。B项,由A项可知“十一五”时期江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速度均低于全国,故“十一五”时期江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逐年减小,B项正确。c项,由表格可知,2005年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 亿元,2010年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78140亿元,因此“十一五”时期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量为 > =34000亿元>33628亿元,C项错误。 D项,2010年全国域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第三产业的投资增速25.6%大于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23.8%,故2010年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第三产业的投资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比2009年有所提高,D项正确。综上,答案选C。
91.【答案】D。解析:观察表格第三列数据,2001-2009年稻谷的播种面积先逐年减少,2004年开始增加,2007年与2006年相比减少,2008年又有所增加,所以(1)正确;依次观察表格第五列和后一列数据,小麦和薯类的播种面积同样呈“减少一增加一减少一增加”的变动态势,所以(2)、(3)也正确。应选择D。
92.【答案】A。解析:根据年均增长率的公式,可知2001-2009年中国稻谷产量的年平均增速为Vr= -1,同理,小麦产量的年平均增速为Vw= 一1,玉米产量的年平均增速为 一1。因为开根号的次方数相同,因此只需比较根号下的数值大小即可。根据首数法估算 =1.0x, ≈1.5,,所以Vr
94.【答案】C。解析:产量与播种面积呈反向变动,即指产量的增减趋势与播种面积的增减趋势正好相反。依次观察五种粮食作物在2001-2009年产量和播种面积的变化,稻谷中只有2007年呈反向变动;小麦中2004年和2008年呈反向变动;玉米中只有2009年呈反向变动;豆类中从2002年到2005年都呈反向变动;薯类中2002年、2004年和2005年呈反向变动。所以产量与播种面积至少2年呈反向变动的有小麦、豆类、薯类共3种。
95.【答案lC。解析:标注中已指明谷物包括稻谷、小麦和玉米,所以首先排除D项。稻谷的单位面积产量2009年比2008年减少了 - =0.6563-0.6585<0,小麦减少了 - =0.4762-0.4739=0.0023,玉米减少了 - =0.5556-0.5258=0.0298,所以玉米差值大,选择c。
96.【答案】C。解析:观察数据图1,可知2010年10月入境旅游总人数是1163.64万人,比上年同期(2009年10月)增长了4.50%,所以2010年10月入境旅游总人数比2009年10月多 ×4.50%>1100x4.5%=49.5万人,接近的就是C。
97.【答案】D。解析:综合两张数据图,2009年12月入境旅游人均消费支出是 ,2010年6月的人均消费支出是 ,因为分子3445<3794,而分母1100.67>1088.30,所以2010年6月的人均消费支出要大于2009年12月,排除A项。2010年6月人均消费支出 ≈3.5 ,2010年9月的人均消费支出是 ≈ 3.5 ,2010年10月的人均消费支出是 ≈3.6,所以消费支出高的月份是2010年10月,选择D。
98.【答案】B。解析:观察图2的条形图数据,从2009年11月到2010年10月间,相差多的是2010年2月与2010年3月,其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月增长额为3940-2883=1057百万=10.57亿元。而2008年12月到2009年10月间,要寻找外汇收入月增长额大的月份,只需对外汇收入及其同比增长率变化相差较大的月份进行比较即可,即2009年2月和2009年3月。因为2010年2月为负同比增长率,2010年3月的同比增长率达到20.68%.所以2009年2月与3月的差值小于2010年2月与3月的差值。终确定B项为正确答案。
99.【答案】A。解析:已知2010年10月的入境旅游人均消费支出为 ,根据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的同比增长率,得到2009年10月的人均消费支出为 。则2010年10月入境旅游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 ÷ -1= -1= =7.xx%,选择A。
100.【答案】D。解析:(1)观察两幅数据图,2010年2月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总收入低,其各自的增长率也较低甚至出现负增长,所以2月份是入境旅游淡的季节,正确;(2)观察囹中数据发现2010年前三季度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同比增长率中除了2月份低于12%以外,其他各月均高于12%,并且有三个月份同比增长率高于20%,因此总体来看2010年前三季度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同比增长率一定高于12%,正确;(3)已知入境旅游人均消费支出= ,观察两幅数据图中的折线,即同比增长率,当同月份外汇收入的增长率小于旅游人数的增长率时,其人均消费支出的同比增长率必为负。因为2009年11月-2010年10月,只有2010年2月的外汇收入同比增长率小于旅游人数同比增长率,所以其入境旅游人均消费支出的同比增长率是负数,正确。综上,有3个正确说法,选择D。
101.【答案】C。解析:一天的时间共24x60=1440分钟,由条形图可求出,城镇居民家务劳动时间为1440-435-648-261=96分钟,因此①处的数据应为96,答案选C。
102.【答案】D。解析:由条形图可知,该市城镇居民的人均工作时间比农村居民少 ×100%= ×100%< =5%,只有D符合。
103.【答案】D。解析:曲右扇形图可知,该市农村居民人均每天用于健身锻炼的时间占每日可自由支配时间的比重为10%,结合条形图可求出,该市农村居民人均每天用于健身锻炼的时间为227x10%=22.7分钟,答案选D。
104.【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城镇居民人均每年用于阅读书刊的时间为(261x8%x365)分钟,农村居民人均每年用于阅读书刊的时间为(227x4%x365)分钟,则该市城镇居民人均每年用于阅读书刊的时间是农村居民的 > =2倍,只有A符合。
105.【答案】lB。解析:(1),由条形图可知,城镇、农村居民每日人均用于学习培训的时间占比均为2%,但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每日可以白由支配时间不相等,故城镇、农村居民每日人均用于学习培训的时间也不相等,(1)错误;(2),由图可知,城镇居民人均每日用于看电视的时间为(261x44%)分钟,农村居民人均每日用于看电视的时间为(227x56%)分钟,则城镇居民用于看电视的时间比农村居民少 =1一 <10%,(2)错误;(3),由图可知,城镇居民人均每日用于社会交往的时间为261x7%<20分钟,农村居民人均每日用于社会交往的时间为227x10%=22.7分钟,则城镇居民用于社会交往的时间比农村居民少,(3)正确。综上,正确的只有(3),答案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