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务员考试>导航 > 模拟试题 >甘肃

2016甘肃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5-08-26 13:12:00 来源:无忧考网
共20题。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66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作是(  )。

  A.《诗经》

  B.《史记》

  C.《左传》

  D.《资治通鉴》

  参考答案:B

  解析:汉代司马迁的《史记》记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几千年的历史,共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个部分,包括帝王将相、豪杰、平民等几千名历史人物,政治、典制、文化、思想等方面丰富的历史内容。《史记》是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传记文学名著,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故本题答案选B。

  67被称为“国际会议之都”的城市是(  )。

  A.纽约

  B.日内瓦

  C.伦敦

  D.北京

  参考答案:B日内瓦是全世界的交汇点,有200多个国际组织及许多人道主义机构设在日内瓦,如联合国欧洲总部、红十字和红新月国际委员会等。每年,数以百计的会议、展览和庆祝活动在这里举行。因此,被誉为“国际会议之都”。故本题答案选B。

  68以人工智能和3S技术为依托的农业是(  )。

  A.生态农业

  B.精确农业

  C.信息化农业

  D.基因农业

  参考答案:B

  解析:以人工智能和3S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统称)为依托的农业是虚拟农业、精确农业。故本题答案选B。

  69“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参考答案:D“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一种夸大心理因素作用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可见,D符合题意。主张物质与意识具有统一性的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故A项本身不正确.也不符合题意。主张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把意识说成与物质一样的东西,是B项所述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是C项中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故本题答案选D。

  70“尽职而不越位、帮忙而不添乱、切实而不表面”,“协商不代替、监督不对立,为了大目标、同唱一台戏。”这概括了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

  A.维护国家主权和政治统一

  B.维护祖国的统一

  C.领导统一战线

  D.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参考答案:D。

  7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中的财税体制改革的是(  )。

  A.完善财政预算制度,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

  B.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择机将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等行业纳入试点范围

  C.完善场外股权交易市场业务规则体系,扩大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范围

  D.建立健全覆盖全部国有企业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

  参考答案:C《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有:完善财政预算制度,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择机将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等行业纳入试点范围。将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扩大到煤炭等应税品目,清理煤炭开采和销售中的相关收费基金。建立健全覆盖全部国有企业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C选项属于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故本题答案选C。

  7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参考答案:B

  解析: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2)对立统一规律贯穿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他们的钥匙;(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4)不得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第72题笔记

  73没有权力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国家机关是(  )。

  A.省级人民政府

  B.自治区人大及常委会

  C.较大的市级人民代表大会

  D.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

  参考答案:A《立法法》第63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故本题答案选A。

  74历史人物的成功或失败,归根到底取决于(  )。

  A.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B.他们的意志是否坚强

  C.他们的愿望是否善良

  D.他们的行动是否果断

  参考答案:A

  75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  )。

  A.意识产生物质

  B.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C.意识决定物质

  D.意识创造物质

  参考答案:B建造大楼,第一步是搞设计,然后才有大楼的建成,这只能说明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并不能得出意识是第一性的。“意识转化成物质”是需要条件的,这一条件就是必须是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在改造世界中获得成功。故本题答案选B。

  76《老子》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表明(  )。

  A.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

  B.质变是量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C.质变优于量变

  D.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参考答案:A题予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意思是“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这说明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累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故本题答案选A。第76题笔记

  77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  )。

  A.介子推

  B.屈原

  C.东方朔

  D.汉明帝

  参考答案:B

  解析: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楚国被灭时.屈原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泪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故本题答案选B。

  78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  )。

  A.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B.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标准

  C.区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标准

  D.区分一元论与二元论的标准

  参考答案:A

  解析:如何认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关键。是否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查世界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是否认为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是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区分标准。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故本题答案选A。

  7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唐代诗人李白描写(  )的诗句。

  A.庐山

  B.黄山

  C.泰山

  D.终南山

  参考答案:A

  解析:“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句的意思是:壮观的瀑布从高处急冲直流而下,真使人怀疑这是从天上倾泻下来的银河。这两句诗写出了庐山瀑布向下倾泻的磅礴气势。故本题答案选A。

  80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的缔约方,中国一向致力于推动公约和议定书的实施,认真履行相关义务。中国落实巴厘路线图的原则不包括(  )。

  A.坚持公约和议定书基本框架,严格遵循巴厘路线图授权

  B.坚持“共同无差别的责任”原则

  C.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D.减缓、适应、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应当同举并重

  参考答案:B中国坚持的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故本题答案选B。

  81(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根本保证。

  A.依法治国

  B.以德治国

  C.党的反腐工作

  D.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参考答案:D

  解析:******同志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讲话全文中提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

  82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前我国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大大增强,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打好改革攻坚战,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寻求突破,之所以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寻求突破是因为(  )。

  A.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参考答案:D

  解析:在事物的矛盾中,主要矛盾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和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的地位,起次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学会区分主次矛盾,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坚持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打好改革攻坚战,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寻求突破。故本题答案选D。

  83当前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各种社会矛盾凸显,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双方可以依据一定条件转化

  C.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D.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参考答案:A

  解析: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题目中说我国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要看到社会中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也就是“时时有矛盾”,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对于B、C、D项,题目中没有提到矛盾的双方,故不正确。故本题答案选A。

  84中国产品要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其关键是(  )。

  A.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B.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C.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D.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答案:D

  解析:“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故本题答案选D。

  85“以德治民,取信于民”体现了哪家的思想?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

  参考答案:C

  解析: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故本题答案选C。

公务员考试甘肃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