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选择题(117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共4页,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2.将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日午矣,可以饭乎?(2分)
翻译:
(2)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商于内子。(3分)
翻译:
(3)如卿言,亦复佳,但为李白妇、太常妻不易耳。(3分)
翻译: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渔家傲①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②。仿佛梦魂归帝所③,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④。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⑤。
注:①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②星河,即银河。③帝,即天帝。④谩有,“空有”或
“徒有”之意。⑤“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个神山。
(1)词中有“仿佛梦魂归帝所”一句,作者认为自己梦魂所归之处仿佛“帝所”的理由何在?
请结合词句简要作答。(3分)
答:
(2)结合全词来看,“我报路长嗟日暮”中的嗟叹具体包含了哪些思想内涵?(3分)
答:
14.补写出下列文学常识或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4分)
(1)《 )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为“______ ”。
(2)山围故国周遭在,______ 。淮水东边旧时月,______。
(刘禹锡《石头城》)
五、(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
青 花 瓷
楚楚
①那是多年以前,本意去花鸟古董市场“拈花惹草”,但眼角余光处:一缕乍暖还寒时候温吞的风,突然撩起一个青花瓷瓶的蓝色薄衫,风经过她那唐人般丰仪的脖颈、臂膀、腰、臀部,抵达脚踝的时刻,已经完全凉下来了。这时,我突然看见她身体一颤,打了个寒噤——青花瓷竟 然是醒着的?它恍若猛地从一出绝荚的悲剧里含泪出来,这猝不及防的惊喜使我晕眩,一时不知所措。
②多年以来一些琐碎而浮躁的情绪,“咔嚓”一声,就折断在这里。
③我不知怎么就想起芥川龙之介《月光》中那段很感性的描写:“他在楼梯上偶然碰见她,她的脸在白天也像在月光下似的,他目送着她,感到从没有过的寂寞”。——此时此刻,世界真的就在这样一尊瓷器里,寂寞着。
④从此对青花瓷有着说不清的沉迷和期待。
⑤最爱青花瓷的纯古浑厚、明净素雅。明明落笔素净,敷色单纯,但素净中却透着不动声色的奢华,单纯里又显出漫不经心的繁复。它们大都以中国水墨勾染皴擦的特殊晕染,画着栖鹤游凤的仙境,吉祥喜庆的图案,仿佛所有的好日子都在那上头过着,朝代更替的世事在它面前云烟:老僧读经、仙翁采药、高人对弈、骚客吟咏、美人抚琴、樵夫砺斧、村妇桑蚕、牧童弄笛,叶石相依、花草相亲、人兽相和…,当时的阳光照着(落魄丈人正在晒书,脱谷后的稻草在夕阳下慵懒,没有什么比书和稻草更了解阳光的气味),隔着千千万万个夜晚的堆积了丈把厚的虫声躲躲藏藏,不均匀地敷在原野上,清晨碎碎的露珠还粘在苹和蜘蛛网上,嫩白的光如清亮的眼眸含泪。一滴露水,带着远年的空气,溅到我脸上。玉米将要收获,叶子在腰间欲落还垂,似美人“宽褪素罗衣”?
⑥尽管上面也偶有错笔的勾勒和淡淡涂改的痕迹,但我仍然认得出这些地方梦里是去过的,有着陌生的熟悉。人和狗都眼熟,我和它们曾经都是街坊。人的声音有点干涩,狗的叫声湿淋淋的,像含着满嘴雨水。我踩着熟悉的长长短短的石拱桥,抵达镇上,沿路还遇到几个旧邻。推开自己的家门:桃花正在回廊九曲中落下,蜜蜂在庭院的天井闪了细腰,晾着的衣裳散发着南方刚刚经过梅雨季节的潮湿:火墙里的火还有点烫手,那年煨着的土豆八分熟;风款软吹开一扇雕花窗:一群白羊正温驯地小跑在晚霞里,远远近近相互关照着吃草;芭蕉树的阴影下几个骑马人的背影渐行渐远,淡出在柿色的黄昏中……千山外,一轮斜月孤明,唐人绝句中的小径刚被流萤流满。正是:该回家的回家,谊流浪的流浪。果真是颜色不浓,香气很淡的日子才久远。至于空白的部分,那不是留白,可能是一场正下着的雪?开得正好的梨花?一片空 气?一个女孩的名宇——含烟?
⑦许多个午后,惬意地挨着青花瓷靛青色的衣襟坐下,想象自己也胎纯釉净、肤如细瓷。焚香小坐,静心品瓷,我将它们中的某一个举到眼前,沉得坠乎,逆着阳光细细地凝视。看着看着就痴痴地走神。……
⑧一向怀疑自己生错了朝代,甚至一厢情愿地断定曾经历过唐朝或宋代。《可兰经》里说:呼山不来,我去就山。此刻是我过不去古代,青花瓷却使“古代”过来了。
⑨青花瓷的确很旧,但许多新的东西在它面前却黯然失色,其实我们自己每天又何尝不是在新的一天中成为旧的人,可惜我们没有青花瓷那样耐旧。据说人最远只能走到自己的尽头,青花瓷却可以几千年扔掉好几辈人,才轮到人抛弃它,但最终人对它还是小心翼翼地挽留,百转千回地疼惜。
⑩天空一如既往地空着,而筑梦屋已有了瓷气和人气。当雨一次再次地把房间搬得更空,我也空出我自己。有青花瓷在的日子,人是不想出门的。我干脆关世界于门外,揽青花瓷于怀中。天天坐在窗前对它们讲薄脆的瓷话,永远都讲不够。话到辞穷处,不见辞不见穷,却有一片幽蓝,冷冷在目在耳在衣在心。它殷实的底气使我沉溺其间:并以此拒绝一个粘腻喧哗的女界。
⑾我终于能安排自己活在青花瓷的时间里了。枕雨高卧:坐拥爱瓷,真是受用得紧。
⑿我至今都不知道还有什么比青花瓷更——瓷实。
(选6《十月》2005年3期,有删节)
15.第①段中说“青花瓷竟然是醒着的”,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
答:
16.第⑥段中写道“但我仍然认得出这些地方梦里是去过的,有着陌生的熟悉”,为什么说是“熟悉”的?又为什么说是“陌生”的?(6分)
答:说“熟悉”是因为
说“陌生”是因为
17.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我对青花瓷“沉迷和期待”的原因。(4分)
18.文中第⑩段说“我至今都不知道还有什么比青花瓷更——瓷实”,青花瓷的瓷实表现在哪两个方面?(4分)
答:表现在
19.文中第③段引用了芥川龙之介《月光》中一些很感性的文字,从表达效果这个层面上看这段文字在此处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章简要谈谈。(4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