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属于近代会计产生的标志是( )。
A.司会的设立
B.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
C.《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的颁布
D.复式记账法的产生和“簿记论”的问世
2.下列关于企业资金运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企业的资金运用就是从货币资金开始转化为储备资金的过程
B.企业的资金运用就是从货币资金开始依次转化为储备资金、生产资金的过程
C.企业的资金运用是指资金投入企业后,在供应、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不断循环与周转
D.企业的资金运用就是从货币资金开始依次转化为储备资金、生产资金、产品资金的过程
3.下列关于变更会计核算方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前后各期可以任意变更
B.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变更
C.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D.前后各期可以变更,但需经过批准
4.下列各项中,要求企业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
A.可比性
B.及时性
C.重要性
D.谨慎性
5.下列各项中,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
A.谨慎性
B.及时性
C.重要性
D.可理解性
6.下列各项中,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
A.谨慎性
B.及时性
C.相关性
D.可理解性
7.下列各项中,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
A.重要性
B.及时性
C.相关性
D.可理解性
8.会计具有核算和( )的基本职能。
A.反映
B.监督
C.记账
D.计算
9.会计对象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 )
A.经济活动
B.生产活动
C.产销活动
D.企业活动
10.企业的资金运用是指资金投入企业后,在供应、生产和( )等环节不断循环与周转。
A.购买原材料
B.投融资
C.企业活动
D.销售
11.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A.债务人
B.债权人
C.供应商
D.分销商
12.( )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
A.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B.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C.复式记账
D.登记会计账簿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对象的有( )。
A.资金运动
B.价值运动
C.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经济活动
D.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2.下列各项中,属于资金运动的具体表现过程有( )。
A.资金投入
B.资金运用
C.资金退出
D.资金消失
3.下列关于会计目标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会计目标也称会计目的
B.会计目标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
C.会计目标之一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D.会计目标之一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关信息
4.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有( )。
A.投资者
B.债权人
C.企业管理者
D.政府及其相关部门
5.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 )。
A.可靠性
B.相关性
C.谨慎性
D.可比性
6.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的有( )。
A.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
B.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C.不同企业不同会计期间可比
D.不同企业相同经济业务可比
7.会计监督是一个过程,它分为( )。
A.持续监督
B.事前监督
C.事后监督
D.事中监督
三、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表述正确的,划“√”;表述错误的,划“×”)
1.企业的资金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缴纳各项税费、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 )
2.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 )
3.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
4.会计监督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
5.会计循环是指企业将一定时期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依据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加以记录、分类、汇总的过程。( )
6.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经济活动为前提。( )
7.我国的会计年度是公立1月1日至12月31日。( )
8.我国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
9.会计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
10.企业投资者通常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他们需要借助会计信息等相关信息来决定是否调整投资、更换管理层和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等。( )
11.企业贷款人、供应商等债权人通常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他们需要借助会计信息等相关信息来判断企业能否按约支付所欠货款、偿还贷款本金和支付利息等。( )
12.企业管理者是会计信息的重要使用者,他们需要借助会计信息等相关信息来管理企业,对企业进行控制、作出财务决策。( )
13.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作为经济管理和经济监管部门需要会计信息来监管企业的有关活动、制定税收政策、进行税收征管和国民经济统计等。( )
14.社会公众也关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企业对其所在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如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提供社区服务等。( )
15.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 )
16.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主要内容有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标准、会计计量属性与运用原则和财务会计报告要求等。( )
17.复式记账是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核心。( )
18.只需会计核算就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
19.计量是指确定会计确认中用以描述某一交易或事项的金额的会计程序。( )
20.合法性审查是指检查各项财务收支是否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及经营管理方面的要求,保证各项财务收支符合特定的财务收支计划,实现预算目标。( )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近代会计以复式记账法的产生和“簿记论”的问世为标志。
2.【答案】C企业的资金运用是指资金投入企业后,在供应、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不断循环与周转。在供应阶段,企业根据制定的生产经营计划,购买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支付材料的买价、运输费、装卸费等采购费用,与供货方结算货款。
3.【答案】C会计核算方法前后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4.【答案】D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需要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5.【答案】D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6.【答案】C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情况作出评价,对未来的情况作出预测。
7.【答案】A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8.【答案】B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9.【答案】A会计对象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10.【答案】D企业的资金运用是指资金投入企业后,在供应、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不断循环与周转。
11.【答案】B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12.【答案】B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进行核算和实施监督的基础。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D会计对象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2.【答案】ABC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三个过程。
3.【答案】ABCD会计目标也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会计目标有: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关信息。
4.【答案】ABCD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5.【答案】ABCD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基本规范,是使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6.【答案】AB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这主要包括两层含义:
(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但是,如果按照规定或者在会计政策变更后可以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可以变更会计政策。有关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应当在附注中予以说明。
(2)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统一规定的会计政策,保证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7.【答案】BCD会计监督是一个过程,它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三、判断题
1.【答案】√企业的资金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缴纳各项税费、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这部分资金将离开企业,退出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
2.【答案】√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
3.【答案】√会计核算职能,又称会计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4.【答案】√会计监督职能,又称会计控制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检查。
5.【答案】×会计循环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骤反复运行的会计程序。从会计工作流程看,会计循环由确认、计量和报告等环节组成;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看,会计循环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组成。
6.【答案】√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经济活动为前提。
7.【答案】√在我国,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8.【答案】√我国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9.【答案】√会计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10.【答案】√企业投资者通常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他们需要借助会计信息等相关信息来决定是否调整投资、更换管理层和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等。
11.【答案】√企业贷款人、供应商等债权人通常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他们需要借助会计信息等相关信息来判断企业能否按约支付所欠货款、偿还贷款本金和支付利息等。
12.【答案】√企业管理者是会计信息的重要使用者,他们需要借助会计信息等相关信息来管理企业,对企业进行控制、作出财务决策。
13.【答案】√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作为经济管理和经济监管部门,通常关心经济资源分配的公平、合理,市场经济秩序的公正、有序,宏观决策所依据信息的真实可靠等,他们需要会计信息来监管企业的有关活动(尤其是经济活动)、制定税收政策、进行税收征管和国民经济统计等。
14.【答案】√社会公众也关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企业对其所在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如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提供社区服务等。
15.【答案】×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等。
16.【答案】√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包括以下内容:(1)财务会计报告目标。基本准则明确了我国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并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2)会计基本假设。基本准则强调了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为会计基本假设。(3)会计基础。基本准则坚持了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4)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基本准则建立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体系,规定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满足会计信息质量要求。(5)会计要素分类及其确认、计量原则。基本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要素,同时对有关要素建立了相应的确认和计量原则,规定会计要素在确认时,均应满足相应条件。(6)财务会计报告。基本准则明确了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概念、应当包括的主要内容和应反映信息的基本要求等。
17.【答案】√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是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核心。
18.【答案】×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质量。
19.【答案】√计量是指确定会计确认中用以描述某一交易或事项的金额的会计程序。
20.【答案】×合法性审查是指检查各项经济业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执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以杜绝违法乱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