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师招聘>导航 > 模拟试题 >辽宁

2015年辽宁特岗教师考试教育理论模拟试题

2015-06-17 09:56:00 来源:无忧考网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______。
  2、古代教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师公正的核心是__________。
  4、让安静的学生变活泼,这体现了人__________的具有可塑性。
  5、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生理自我、__________和心理自我三个阶段。
  6、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可以将知识分为__________和程序性知识。
  7、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__________,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8、个体克服障碍、施展才华、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和趋势的内在动力称为__________。
  9、师德是教师职业的__________,是教师重要的素质,是教师执教之本。
  10、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是__________。
  11、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__________,依赖于初情境中知识或技能学习的程度,也依赖于初学习的情境与后来应用情境间的相似程度。
  12、课程评价主要有__________、修正功能和决策功能。
  13、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__________。
  14、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学习任务的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学习的__________。
  15、教育目的的制定既受到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制约,还必须考虑受教育者__________的规律。
  16、教学策略的类型可分为内容型、__________、方法型和综合型四种。
  17、人格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气质差异和__________差异。
  18、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__________书汇集了他关于哲学、政治和教育方面的言论。
  19、“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我国教育家__________提出的。
  20、制度化的教育是指__________的教育制度。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1、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总是过分强调“标准”“准确”,易使学生的学习发生(  )。
  A.非实质性联系
  B.非人为性联系
  C.逻辑联系
  D.客观联系
  22、“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教师经常用这首诗鼓励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这种行为属于意志品质的(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持性
  D.自制性
  23、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24、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等表现,一般称作(  )。
  A.心理异常
  B.不适应表现
  C.不良表现
  D.问题行为
  25、近代教育,在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的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  )。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实质教育论
  D.现代课程论
  26、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与(  )。
  A.态度一致
  B.行动一致
  C.观点趋同
  D.相互理解与扶持
  27、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采用(  )。
  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B.师生互动策略
  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
  D.合作学习策略
  28、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
  A.严重惧怕
  B.原因不明的惧怕
  C.非理性惧怕
  D.持久性的惧怕
  29、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成就,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  )。
  A.教师随堂评价
  B.教师自编测验
  C.随堂考试
  D.课堂提问测验
  30、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
  A.社会适应性
  B.社会化人格
  C.精神面貌
  D.精神状态
 31、所谓的及时复习,是指(  )。
  A.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B.复习越早越好
  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
  D.当天复习
  32、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
  A.教学活动
  B.沟通
  C.教劳结合
  D.协调
  33、集体主义情感属于(  )道德情感。
  A.直觉式
  B.想象式
  C.伦理式
  D.表象式
  34、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撒大量碎纸片的方式,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的场景。这种直观的手段是(  )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
  35、国家制定《教育法》的目的是(  )。
  ①发展教育事业②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③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④保护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6、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  )。
  A.若干等级
  B.五个等级
  C.三个等级
  D.四个等级
  37、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  )。
  A.维持动机作用
  B.促进和维持功能
  C.思想教育作用
  D.培养纪律功能
  38、对“红砖有何用途”这一问题的回答,在单位时间里答案的种类越多,说明个体的哪项思维品质越好?(  )
  A.变通性
  B.流畅性
  C.独创性
  D.批判性
  39、集体是群体发展的(  )。
  A.终结果
  B.中间环节
  C.目标
  D.高阶段
  40、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  )。
  A.课堂情境
  B.课堂结构
  C.课堂形势
  D.课堂教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1、如何根据迁移的原理有效地组织教学?
  42、班主任应如何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
  43、简述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四、论述题(本大题10分)
  44、论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在教育中应如何把握这些规律?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2分)
  45、下面是两位年轻教师关于教学的对话,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小李、小张都是刚工作一年的初一语文老师,两人工作很努力,但也存在很多困惑。
  小李对小张说:“为了上好课,我学习了很多关于新课改的知识,意识到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我特别注意调动课堂氛围,我的课以学生发言、表演为主,上得很热闹。上周公开课学生个个都很开心,可听课的老教师们都说我的课没有语文味,缺乏深度,只注重形式。难道一堂课热热闹闹的不好吗?”小张说:“为了上好课,我也没少花工夫。我专门买了特级教师教学录像,细心模仿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上课几乎就是把录像中教师的教学复制到我的课堂上。可为什么同样的上课方式,我的课效果就不好呢?”
  (1)你是否赞成小李的教学观?结合教育理论相关知识进行分析。(6分)
  (2)小张上课的问题在哪里?请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进行分析。(6分)

教师招聘辽宁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