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 )
①大自然是个有机整体②只要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其他要素的相应变化③地理环境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依存关系④一个环节紧扣着另一个环节,一个过程向着另一个过程转化⑤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⑥最后必然会导致整个地理环境由量变发展到质变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①③②④⑥⑤
B. ③①②⑥⑤④
C. ③①②④⑤⑥
D. ①②④⑥⑤③
2( 单选题 )下列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
A. 请你告诉小王,我们要学习文件
B. 时间过得真快呀,记得我第一次见你的时候才六岁
C. 躺在床上那么久,他终于想起来了
D. 环保部门责令工厂立即采取隔音措施,将噪音污染降至合格标准
3( 单选题 )黄昏后,你穿过______的树影,踏着铺石板小径,进入这家老店。在后院的葡萄架下,寻一个好座位。长条的木板桌椅都漆成淡绿色,带着此地农舍由来已久的风格。挂在葡萄藤上的旧式风灯,将密密实实的巴掌似的葡萄叶照得______,饶有画意。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斑斑驳驳 深深浅浅
B. 重重叠叠 深深浅浅
C. 斑斑驳驳 零零碎碎
D. 重重叠叠 零零碎碎
西部地区的文化文物资源十分丰富。大漠孤烟、长城峰燧、丝绸古道、帝王陵寝、江河源头、葡萄美酒、古寺梵音、戈壁驼铃、敦煌艺术、雪域风情、峨眉佛光、丽江古城、三峡风光……无不引人入胜。旅游作为一个产业,在促进经济、文化发展方面,有重要作用。就资源而论,文物古迹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一些地方把旅游作为发展经济的龙头,就是因为那里有丰厚的文化遗产。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两者关系处理得当,就可以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如果处理不好,破坏了文物,也破坏了旅游资源,就会两败俱伤。因此,在旅游业高速发展中,大声呼吁保护文物,声音高一点,也是不为过的
首先,旅游业是经济产业,而旅游本身却是一种文化活动。因此,我们不仅要经济效益,而且要注意社会效益,而社会效益有时比经济效益更重要。其次,文物单位接待旅游,一定要适度,不可越出自己的容量。美国《洛杉矶时报》今年8月23日刊登了一篇文章:《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侵蚀着中国古代的财富》。文章说:一些“地方官员越来越把旅游业当做摇钱树,毫无节制地利用文化和天然景点,从而对这些不可估价的景点构成威胁”。丽江1999年接待了280万游客,一些专家认为,这个数字太大了。文章还引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恩格尔哈特的话:“当游客的人数超过一处古迹的承受能力时,就难以使文物保护工作达到作为世界遗产所要求的标准。”试想,敦煌莫高窟的洞窟,面积那样狭小,又不通风,如果几十人往里挤,那将是个什么局面?对壁画肯定是灾难,故宫在旅游高峰期曾一天接待12万人次,游客摩肩接踵,比赶庙会还要热闹,这哪里是参观博物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限制,不仅文物受到破坏,对参观者也是一种愚弄。第三,缺乏管理的文物单位,不可贸然开放旅游。例如楼兰故城、尼雅遗址,没有全面发掘清理,甚至有文物暴露于地表,在没有人管理的情况下,贸然开放旅游,其后果可想而知。第四,在文物景点,防止乱拆乱建。前引《洛杉矶时报》文章提到洛杉矶盖蒂文物保护研究所负责人阿格纽(与我国文物单位有很好的合作关系)去年到泰山参观时“大吃一惊”的情况,因为他在那里发现了“缆车、废弃物和惟利是图的商业行为”。文章还说:“同样,在北京郊外的万里长城,游客们可以乘缆车上山”。在外国人感到吃惊的地方,我们都习以为常。在文物景点架缆车、建商店甚至游乐设施,破坏景观,污染环境。总之,实施文物旅游时,一定要注意其文化内涵的宣传,把文物保护放在首位。保护好了文物,也就保护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前景
4( 单选题 )假定下列旅游方式在参观文物景点时都是实际存在的,请根据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推断作者不赞成的一组旅游方式是( )。 ①在国家森林公园做缆车鸟瞰湖光山色②在八达岭做缆车游览长城,将长城内外的风光尽手眼底③游客乘敞篷车进入曲阜的孔林参观游览④做直升飞机盘旋于江河源头,观赏那里的起义风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 单选题 )《权谋书》成书于汉成帝鸿嘉四年,是刘向在校书的过程中______而成的,他编辑此书的目的也是有感于当时社会风俗的奢靡荒*、礼教零落,用历古圣先贤的事迹和流传下来的格言警句来引起皇帝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整理 兴趣
B. 总结 反思
C. 编写 警戒
D. 分析 警惕
参考答案及解析:
1.正确答案是 A
解析根据话题推进解题较简单,③和①相比,后者为话题引入的句子,优先做首句,③②④是对首句的层层推进的解释,先说相互之间存在关系,所以环环相扣,然后进一步解释如何环环相扣,⑥⑤是产生的两层结果,⑥在⑤之前,因为⑤有“并”表并列属补充说明。因此答案为A。
2.正确答案是 D
解析通过阅读四个选项发现只有D项表意明确。D项的主要意思是环保部门责令工厂将噪音污染降至合格标准。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3.正确答案是 B
解析“斑斑驳驳”适合形容分散、零碎的光影,树影显然更适用“重重叠叠”,排除A、C两项。密密实实的葡萄叶被风灯照射只能是深深浅浅,零零碎碎不符合语境。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4.正确答案是 A
解析文段中,作者提到“在文物景点架缆车、建商店甚至游乐设施,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可知作者反对在旅游景点修建缆车。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5.正确答案是 C
解析第一空,根据后文“他编辑此书的目的……”可知此处填入“编写”符合语境。第二空,“用格言警句来引起皇帝的警戒”搭配恰当,且符合语境要求。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