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师招聘>导航 > 报考指南 >新疆

2015新疆初中双语特岗教师考试心理健康笔试说明

2015-05-21 09:55:00 来源:无忧考网

心理健康

一、考试目的

以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和《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依据,考查了解考生对报考岗位所必需的心理健康知识和业务能力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试卷的问卷与答卷分离;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问卷上无效。

2.考试时间及分值: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综合知识30分,学科专业知识120分)。

3.考试内容比例: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基础专业知识约占30%;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基础专业知识约占25%;《指导纲要》和《纲要》内容约占10%;专业知识运用部分约占35%。

4.学段内容比例:初中部分占60%,高中部分占40%。

5.题型及比例:客观题(含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约占60%,主观题(含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和方案设计题)约占40%。

6.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比例为7∶2∶1。

三、考试范围

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

(1)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目标、具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方针;(2)心理健康教育初、高中年级的分阶段教育内容;(3)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2. 《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水平四和水平五的健康教育内容中关于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在不同水平阶段的教育内容。

3.基础心理学

人的心理的本质、感觉和知觉的种类、记忆及记忆过程、三个记忆系统、遗忘规律、思维的种类、概念掌握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注意的特征、动机、需要层次理论、情绪理论、情绪和情感的种类、意志、人格理论、能力、气质、性格等相关基础心理学的知识。

4.社会心理学

社会化、社会角色形成、自尊、归因、社交情绪、态度的形成与转变、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沟通的结构与功能、从众等相关知识。

5.发展心理学

心理发展的内涵、青春期和青年期的心理发展特点等相关知识。

6.咨询心理学

精神分析理论、认知心理学观点、人本主义理论观点,心理咨询的对象、形式分类和一般程序等相关知识。

7.心理咨询技能

(1)建立咨询关系的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技术、合理情绪疗法等相关内容;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及转介;(2)学习动机和策略、自卑、焦虑、抑郁、青春期恋情、亲子冲突和自杀问题的主要表现、产生原因和主要辅导方法,能进行相关的个案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方法。

8.团体心理辅导技术

团体心理辅导技术的基本原则,能制定自我认知、人际关系、情绪调节、团队凝聚力等主题的简单辅导方案。

9.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不健康的分类;(2)心理健康的综合标准;(3)青春期性心理辅导的原则和内容;(4)心理辅导课程的特点、原则和基本的教学方法;(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法与设计实践;(6)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基本设置、选址和建设的基本原则等内容,能根据基本条件制定心理辅导室简单建设方案。

 

教师招聘新疆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