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导航 > 最新信息 >安徽 >合肥

2015年安徽高考:合肥一中谈高考文综备考

2015-05-13 11:21:00 来源:无忧考网
★以下是©无忧考网教育频道为大家整理的《2015年安徽高考:合肥一中谈高考文综备考》,供大家参考。

历史:一张图表让你看懂如何复习

合肥一中 钟春田

一、整理历史各个时代的阶段特征及影响(以中国近代史列强侵华为例)

时期 阶段特征 影响

19世纪40~60年代

(1)侵略方式:发动战争作为打开中国大门的手段,以商品输出为主;

(2)国家:英、法为首,俄、美随后

(1)政治: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开始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3)思想: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4)外交:清王朝被迫开放

19世纪末20世纪初

(1)侵略方式:政治:由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到实行“以华治华”;经济: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2)国家:除英、法、美、俄外,德、日、意加入,尤其是日本想独霸中国

(1)政治:民族危机加深,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2)经济:摧残中国民族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3)思想:维新思想和民主共和思想对传统思想形成巨大冲击,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4)外交:反动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1)侵略方式:主要从“以华治华”到独霸中国,主要国家是美、日;

(2)侵华主要格局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由日本独霸中国

(1)政治: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促成国共合作抗日;(2)经济:官僚资本发展;民族工业发展日益萎缩;

(3)思想文化:日本推行奴化教育;毛泽东思想形成

二战后到朝鲜战争

(1)侵略方式:美国“扶蒋反共”;

(2)主要侵略国家:美国

(1)政治:美“扶蒋反共”,内战爆发;

(2)经济:美国的商品输出;官僚资本的恶性膨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陷入绝境

二、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如必修一、二、三和选修模块之间,古今贯通、中外关联

例1:科技对政治、经济、思想的推动作用

时期 主要科技成就 经济 政治 思想

14~16世纪 天文学革命;造船、航海技术进步 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 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宗

教改革

17~18世纪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启蒙运动

18世纪中期~19世纪

中期 第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机器大生产(中小企业时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资本主义制度终确立;1832年议会改革 自由主义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技术的应用)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机器大生产(大企业时代);世界市场终形成 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发展;世界大战;冷战

20世纪

中后期 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技术)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 凯恩斯主义

例2:19世纪中后期及20世纪初中西方社会发展的对比

经济 政治 思想文化

国 (1)19世纪中期,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近代工业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产生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同时,中国的民族资本有了初步发展

(1)列强发动侵华战争,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先进的中国人先后发起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及辛亥革命,掀起近代:反侵略、求民主潮流

中国思想界开始向西方学习,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从新文化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不断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

西

方 (1)19世纪中期,欧美各国通过工业,工业资本主义得到发展。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形成。

(1)资本主义代议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如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及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等

(2)列强加紧对外殖民扩张: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瓜分世界

(1)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

(2)科学方面:物理学和生物学取得重大成就;两次工业革命先后兴起,科技发明层出不穷

生物:每个必修模块所占分值“差不多”

合肥一中 宋银

安徽省自主命题以来的6年里,生物学科在非选择题部分一般是4道题,命题知识范围很稳定,一般就围绕必修1中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必修2中的“遗传定律”、必修3中的“人体稳态的调节”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这四块知识领域命题。从分值来看,必修1的一道题占10分左右,必修2的一道题占16分左右,必修3的两道题各占14分左右。

生物学科的选择题有6道题,每道题6分,共36分。一般来说,非选择题重点考查的知识,选择题一般就不会再重复考查。同时,高考在命题时,明显体现出每个必修模块所占分值大致相等的特色,在非选择题中占分值低的部分,在选择题中就会多占点分值。所以,这几年的高考选择题,前3题一般是考查必修1的知识,考查的知识领域主要集中在“细胞的基本结构”、“物质的跨膜运输”、“酶和ATP”、“细胞的生命历程”,以及必修1课本中的实验。第4、5两道题一般是考查必修2的知识,考查的知识领域主要集中在“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表达”、“生物的变异”这几块。必修3模块在非选择题中占据了2道题20多分,所以在选择题中一般就只有第6题一道题,这道题考查的知识领域一般就集中在“植物的激素调节”和“种群和群落”这两块。

生物选修部分在高考中按“考试说明”的要求,分值是9分。这部分知识的考查要求一般比较低,多以识记、了解程度为主。预计今年有关选修部分的考查应该安排在非选择题部分,这也是主流的考查形式,今年“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中,24道选择题没有一道是有关选修部分的知识内容。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对选修知识内容的考查,多是将这9分的内容安排在非选择题的后,集中在一道题中考查,而去年则有了创新,把选修模块的9分内容,分散开来,巧妙地与必修模块的知识考查糅合在一起,分别在第29、30、31题中,各设置了一个小题,两个空。这种考查形式扩大了考查的知识面,很好地体现了学科内综合的特点,非常不错。历年来,选修模块各部分知识被考查的频率,排在前三名的依次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今年应该也不例外。

教育安徽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