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城市规划师真题及答案-《管理与法规》
一、单选题
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C)。
A主攻方向;
B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C重要着力点;
D重要支撑。
2、依法行政的核心是(B)。
A、行政立法;
B行政执法;
C行政司法;
行政监督。
3、在下列行政立法效力等级不等式中,不正确的是(D)。
A、法律>行政法规;
B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C地方性法规>地方性规章;
D、地方性规章>部门规章。
4、行政合理性原则的产生是基于(B)。
A、公共事务责任的存在;
B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
C管理科学性的存在;
D行政理性的存在。
5、“抽象行政行为是对某一类人或事具有约束力,且具有后及力,其不仅适用当时的行为或事件,而且适用于以后要发生的同类行为和事件。”的解释是指(B)。
A、具体行政行为;
B抽象行政行为;
C羁束行政行为;
D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6、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于规划实施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具有行政调解、复议和XX的权力,这些权力在公共行政管理的分类上属于(C)。
A司法参与权;
B司法管理权;
C司法行政权;
D公共司法权。
7、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在(C)内进行建设活动,必须遵守《城乡规划法》。
A、行政辖区;
B城乡范围;
C规划区;
D建设用地。
8、下列关于规划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A规划区是指城市和建制镇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B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遵守土地管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C界定规划区范围属于城市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D城市、镇规划区内的建设活动应当符合规划要求。
9、经批准的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未经(B)不得修改。
A监督检查;
B法定程序;
C专家咨询;
D技术论证。
10、城乡规划法没有明确规定( )。
A经合法批准的城乡规划应及时公布;
B城乡规划报审批前,草案应公布;
C变更后的规划条件应公布;
D城乡规划的监督情况和处理情况应公布。
11、关于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不正确的是(D)。
A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B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一般分为规划纲要和规划成果两个部分;
C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成果应当包括文本、图纸;
D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由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批。
12、下面不属于行政救济的是(C)。
A行政复议;
B行政赔偿;
C行政监督检查;
D听证制度。
13、《城乡规划法》中“城乡规划的制定”一章中未包括(D)。
A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B城市总体规划;
C城市详细规划;
D近期建设规划。
14下列哪项建设用地的使用权可以采取行政划拨的方式取得(B)?
A商住建设用地;
B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C多功能影剧院用地;
D宾馆酒店用地。
15、在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进行出让地块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程序中,不符合《城乡规划法》规定的是(A)。
A地块出让前——依据修建性详细规划提供规划条件作为地块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
B用地申请——提供建设项目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地块出让合同建设单位用地申请表;
C用地审核——现场踏勘,征询意见,校验规划条件,核定用地范围,审查工程总平面图;
D行政许可——领导签字批准,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16、“工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以及同一土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应采取招标、拍卖等公开竞价的方式出让”的条款出自(D)。
A城乡规划法;
B土地管理法;
C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D物权法。
17、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获得城乡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方式不包括(A)。
A出租;
B 划拨;
C有偿出让;
D协议出让。
18、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房产开发的,(B)未动工开发的,由县级以上政府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
A交付土地出让金后;
B超过合同约定动工日期满2年;
C完成全部拆迁后;
D超过合同约定动工日期满1年。
19、某开发商拍卖获得一块土地使用权,未进行投资建设就把土地转让给另一个单位进行开发,结果受到有关部门查处。查处该案件依据的法律是(B)。
A《城乡规划法》;
B《土地管理法》;
C《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D《建筑法》
20、应该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严格保护的耕地不包括(C)。
A经政府批准的粮棉油生产基地;
B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C需要退耕、还林、还湖的耕地;
D蔬菜生产基地
21、下列关于城市防洪等级和防洪标准不正确的是(城市人口分级错误,应该是50-150万)
22、用地分类标准属于(基础标准)
23、工程管线标准属于(通用标准)
24、采空区是()
25、许可是指(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26、登记的是指(取得主体资格或合法身份)
2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竣工后3个月后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