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
一、根据“给定资料”,请概括我国自主创新面临的问题有哪些。(25分)
要求:概括全面,语言简练,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500字。
【中公答案】
我国自主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政府缺少对创新的资金和人才投入,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不足;企业缺乏创新的战略布局,管理层的创新理念过于保守,企业体制僵化与市场脱节等。
一、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不足。地方官员考核标准不完善,重视对固定资产投入等考核,对研发的考核指标并没有严格的规定,从而导致领导对创新工作的重视不足。〔3分〕
二、对创新资金投入不足。资金流动方向单一,过多的资金被投入到基础建设当中,尤其是房地产领域,对于技术改造和研究开发的资金投入少之又少,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则更少。
三、对战略型创新人才的投入不足。虽然每年大学毕业生很多,但是高层次的战略科学家、技术家、发明家非常稀少。
四、缺乏创新战略布局。企业尚未摆脱“机会型经营”模式的依赖,无法清晰界定创新的战略地位,且缺乏明确的创新战略规划指导,无法选择恰当的创新模式。
五、管理层的理念过于保守。以不出风险为企业发展的第一目标,过于追求稳定,对发展建议难以得到落实和推动,限制了创新改革的工作。
六、体制僵化与市场脱节。企业过于严格控制,决策链条过长,面对快速、多变的市场往往计划性强,灵活度不够,薪酬激励制度等方面难以与市场接轨。
二、根据“给定资料”,谈谈国内外政府在推进创新方面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25分)
要求:观点明确,语言精练。字数不超过500字。
【中公答案】
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有助于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具体经验有:
国内经验:
一、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重要地位。将其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首推力量,同时作为领导绩效考核的重中之重。
二、创建创新氛围,统一员工思想。树立创新的努力方向,统一员工思想与行动,形成人人讲创新、个个搞创新的良好气氛。
三、建立长效创新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管理制度、奖励制度等长效机制,并常抓不懈,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人员考核机制。
四、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员工的培训。培养员工学习优秀管理经验和国外先进技术,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五、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创新基金。加大对软硬件的投入力度,为创新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同时,为初创期、成长期的中小微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建立创新基金。
国外经验:
一、制订创新战略,调整政府职能,更加注重科技与创新的结合。
二、对研发公司提供税收优惠。提供税收优惠或现金补贴,支持企业创新。
三、为中小企业提供政府贷款担保,并提供合适的风险投资基金,帮助中小企业振兴。
四、促进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出和资助合作项目。
五、通过建立高校创新基金等方式支持高校技术创新,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移。
三、请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
1.中心明确,思想深刻。
2.结构完整,内容充实。
3.语言流畅,800~1000字。
【中公答案】
科技创新助推社会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宏伟目标。党中央高瞻远瞩,早在2006年就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从此“自主创新”的呼声不绝于耳。遗憾的是,响亮的口号似乎并未唤起热情的行动,大部分行业的创新表现仍不尽如人意。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粗放式、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的生产模式难以为继,唯有依靠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才能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积极营造科技创新氛围。科技创新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效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关键在于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近年来,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虽有所加强,但国企创新动力不足、民企缺乏创新资源和能力等问题限制了它们的创新和发展空间。通过深化改革规范政府职能,进一步完善国企管理人员的考核机制,同时借鉴西方国家制定研发税收优惠政策等经验,支持中小企业、扶持特定行业创新行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形成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
重视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科研人员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国家“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为此,我国多省市纷纷启动“”、“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等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重点项目,研究制定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为进一步推动创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科技评价和奖励是科技工作的指挥棒,对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具有重要影响。科技评价依据应逐渐从考量发表论文数量为主转变为以科研质量和实践效果为主,尊重科技创新规律,延长参评奖项完成年限,同时奖励对象的重点实现由项目向个人的转变,为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潜心研究创造条件。
科技实力决定国家命运,自主创新撑起民族脊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鲜明的民族禀赋。科技创新,不仅是时代的选择,更是历史的传承。历经30余年改革开放蓄能的中国巨轮怀揣“中国梦”,已然踏上新航程,它的前方是未来,是光明的梦想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