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导游证考试>导航 > 备考辅导 >湖南 >湘西

湖南湘西凤凰古城其它景点旅游

2009-01-18 14:39:00 来源:无忧考网
沱江跳岩,位于凤凰古城北门外沱江河道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旧时是进出凤凰古城的主要通道之一。乾嘉苗民起义,辛亥革命凤凰光复起义、解放战争,这里都是进攻古城凤凰的主要通道。跳岩全长100米。共有15个岩墩,依次横列在沱江河床上。岩墩均用红砂块石修砌,墩与墩之间相距5米,上面用木板搭铺,木板再用铁链捆牢,固定在河两边的铁桩上,防洪水冲走。几度风雨霜雪,几度沧海桑田,跳岩仍坚固牢实,保存完好,如今不仅仍是两岸人民来往的要道,而且成为凤凰古城颇具民族特色的亮丽风景。


杨家祠堂

杨家祠堂座落在县城东北部的古城墙边。太子少保、果勇侯、镇竿总兵杨芳捐资修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

祠堂由大门、戏台、过亭、廊房、正厅、厢房组成,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筑,占地770平方米。戏台为单檐歇山顶,穿斗式结构,高16米,面阔7米,进深8米;檐下如玉斗拱,台柱雕龙刻凤。正殿为抬梁式建筑,山墙为猫背拱,分为一明二暗三间。两边配有厢房。

杨家祠堂设计精巧,做工精细。窗户、门、檐饰件均糸镂空雕花,整体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西关门

西关门位于古城遐昌阁与万名塔之间,前临沱江,后靠东岭之西。西关门始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穿斗式构架,砖石结构,建筑面积50平方米,高15米,分上下两层。清朝时,上层住兵,下层为过往盘查关门,是进入凤凰古城外围地区沙湾的咽喉要道。

回龙阁吊脚楼


回龙阁吊脚楼群座落在古城东南的回龙阁,前临古官道,后悬于沱江之上,是凤凰古城具有浓郁苗族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之一。该吊脚楼群全长240米,属清朝和民国初期的建筑,如今还居住着十几户人家。

吊脚楼群的吊脚楼均分上下两层,俱属五柱六挂或五柱八挂的穿斗式木结构,具有鲜明的随地而建特点。上层宽大,下层占地很不规则;上层制作工艺复杂,做工精细考究,屋顶歇山起翘,有雕花栏杆及门窗;下层不作正式房间,但吊下部分均经雕刻,有金瓜或各类兽头、花卉图样.上下穿枋承挑悬出的走廊或房间,使之垂悬于河道之上,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这种建筑通风防潮,避暑御寒,是苗族独特的建筑工艺,具有很高的工艺审美和文物研究价值。

沱江古街

沱江古街是一条宽3米,纵向随势成线,横向交错铺砌,接修饱灌灰路的的古城主街道。自道门口往西,经十字街、中正街、西正街、回龙阁、营哨冲、陡山喇、接官亭、沈从文墓地直至天下第一泉,全长3000余米。此街形成于元明时期,现存的是清式格局。凤凰古城以这条街为中轴,连接无数小巷,沟通全城。

建国前,这是县城最繁荣的商业街,街两旁店铺林立,商贾往返其间,叫卖叫买之声不绝于耳。建国后,凤凰至铜仁公路通车,一些大商场大宾馆迁址公路边,古街店铺多改为民居,略显冷落。

近年来,县人民政府将东正街段辟为"工艺品一条街",许多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店铺又挂牌开业。工艺品店铺内,古代、现代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琳琅满目,选购者络绎不绝。红砂石板路上常见三三两两的金发碧眼外国人,或欣赏选购民族工艺品,或探讨古街的民族文化底蕴。古街又呈现出一派繁华景象。

导游证考试湖南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