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
在韩城市博物馆里文庙是祭祀春秋时儒学创始人孔子的地方。韩城文庙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明初(1371年)扩建成现今的规模,其格局规格至今保护完好。被誉为陕西之冠全国罕见的文庙建筑群。它不但有琉璃雕饰的万仞宫墙;别具特色的棂星门;雄伟壮阔的大成殿;高矗入云的尊经阁;还有充分反映儒学真谛的门额题辞、牌匾书文,处处充溢着儒学文化的神韵。同时在前庭后院的整个庙区,严谨布局,合理得当地栽植着四十余株古槐,最长树齡已愈千年,更显得环境苍翠而富有生机,深沉而蕴含典雅。
东营庙
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过去是古城东区防军营之所,属城区五营之一。由于古时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尊三国骁将关羽的庙宇曰“关圣庙”,以壮军威,同时意在鼓励将士效法关羽的忠勇。东营庙虽不及文庙建筑宏大,但山门正中上方高悬的楷书“关圣帝”三字,以雄浑刚健的书体风格给人威武庄重势不凡的感觉。过中门回目即可看到书有敦厚壮硕“忠义”二字的一方横匾,更透出关羽忠勇、侠义的风骨和令万民敬仰的人格力量。从过殿而入便是接连两座主殿,前乃献殿后为寝宫,建筑风格朴拙而绝少雕饰,体现了“武圣”关羽的“浩气天齐”和朴实无华的精神境界。在山门稍偏东北建一完整典雅又有几分秀气的一组古建,这是祭祀三国时“刘、关、张”三公祠,这组建筑按照我国北方祠庙向而居的传统座向,并在正南面北建一戏楼,这样的布局安排使人想到我们古人在虔祭他们心中“武圣”关羽的同时,仍没有忘记处理好他和刘备、张飞的结义关系,虽然其建筑不及关圣庙宏伟高大,但从座向安排,祭祀待遇的规格看明显要高于前者。
城隍庙
在韩城市博物馆里的城隍庙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规模比文庙、东营庙的总和还要大,建筑规格也远远高于前者。还里是古时祭祀城隍神的地方,城隍神由来已久,它被古代人们认为是保安城市,护民福祉的城市保护神,全国各地遍修城隍庙,自唐宋兴起,元、明、清为甚。韩城城隍庙据考证始建当在唐宋之时,其“初制朴简”。现今的建筑是明万历年间重修时形成的,以后清代虽多次维修均未改变原貌。这组古建不但占地阔绰,且建筑极瑰丽辉煌。从南端朝北的影壁至气势逼人的高大山门;从中轴线上一字排开的“政教坊”、“威明门”、“化育坊”到东西对峙的十字歇山顶戏楼楼“德馨殿”前四座高大宏阔的主殿宇建筑,所有屋顶兽、吻、脊、瓦无一不是璀璨夺目,烧造精良的黄绿琉璃构件。通过这些富丽堂皇的高标准建筑,我们似乎触摸到了古时人们心灵深处对保护神的虔诚膜拜和企业福祉求平安的无限期寄。
城隍庙奢华瑰丽、高大宏阔的建筑风格,恰恰反映了孔子这位儒学先哲,睿智谦恭为万世师表有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
这是我们先祖用不同的建筑风格,对不同祭祀对象精神世界的理解和心灵感受的巧妙诠释,是其真情实感用建筑形成的物化。由此我们深切地感到这些古代建筑不但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而它所传递出来的深刻的文化内涵更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开掘和研究。
韩城市博物馆这个超大型古代建筑群,就是一个罕见的集宋、元、明、清建筑露天陈列。这正是它独具突出特色。同时它又是一个收藏着上万件文物,其中国家珍贵文物达数百件,藏品十分丰富的博物馆。经多年努力,博物馆布展了“韩城历史文物陈列”、“古代工艺品陈列”、“ 石雕石刻陈列”、“”韩城历代名人大观陈列“、”黄河古象牙化石展“等六个基本陈列和一些临时性展览,常年开放接待游客。经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博物馆已形成了一个团结奋进、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建立了一支素质高、业务精、服务好、年轻而活力四射的文博队伍,他们时刻以饱满的热情为各方人士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