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入滇有三条路:灵关道(川西入滇)、五尺道又名石门道(昭通入滇),和胜境关。胜境关是元代以来,中原内地入云南最重要的通道,被称作“入滇第一关”,自元、明、清三个朝代以来,数百年间一直是由黔入滇的第一个重要关隘。明朝初年大兵进军云南,1936年红军二方面军长征入滇,建国之初解放大军援助云南和平起义,都首先从这里通过;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考察盘江源流时曾云游至此,旷杨奇才杨升庵和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都曾在此登临挥毫……
界坊西边朝向云南,3根楹柱长年干燥,并有黄尘;东边朝向贵州,3根楹柱上长了青苔。正中的横梁尤为明显,西面干燥,颜色黄褐,东向潮湿,颜色青绿。这是由于东部从太平洋吹来的冷空气经过贵州高原已经势疲力弱;西向从印度洋吹来的暖空气经过云南高原,也如强弩之末,形成气象学上所称的“昆明准静止锋”,这里正当锋面,所以东西多阴雨,西面多晴天。胜境关的界坊在研究滇黔两省的气象方面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历不断在胜境关修建建筑物,历史名人填诗作赋,撰联勒碑,形成了滇南胜境坊、石虬亭、胜境驿、关隘城楼、石龙古寺、鬻琴碑、古驿道、古炮台、胜境公馆等组成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