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内陈列有蔡和森同志从青少年时代勤奋学习到为中国革命奋斗终身的文物、照片、著作等140多件。1995年3月30日,蔡和森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馆前蔡和森、向警予、蔡畅、葛健豪四人群塑破土奠基。同年,该馆被确定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蔡和森,双峰县永丰镇人,生于1895年3月30日,1931年8月4日在广州壮烈牺牲,他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之一,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了永志纪念,1985年在双峰县第一中学校园内建“蔡和森纪念馆”。1986年7月,在双峰县剧院右侧重新兴建新馆,1987年7月1日竣工,建筑面积 1624平方米。纪念馆正门上方镶有汉白玉贴底,镌聂荣臻元帅题写的“蔡和森同志纪念馆”八个大字。馆内设有六个展厅:一楼一、二展厅为蔡和森同志的生平事迹;二楼三、四展厅为蔡和森之妹蔡畅同志的行平事迹。
蔡和森13岁进蔡广祥辣酱店当学徒。出师后,入永丰国民小学三年级;半年后考入双峰高等小学堂甲班。辛亥革命胜利时,他带头剪辫子,反清情绪激烈。
1913年秋,蔡和森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毛泽东结为好友。常与毛泽东等去湘江游泳。
1918年4月,蔡和森与毛泽东等为集合同志,“改造中国与世界”,发起成立新民学会。
1919年12月25日,蔡和森与母亲葛健豪、妹妹蔡畅及向警予等,从上海启程赴法勤工俭学。在法期间,蔡与向警予结婚,被毛泽东称之为“向蔡同盟”。他俩共同探讨,“猛看猛译”法文书报,很快掌握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1926年初,蔡赴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执委会第六次扩大会议。次年4月回国,参加领导*运动。坚定地站在斗争第一线,与国民党右派及中共党内机会主义错误路线进行坚决斗争。*失败后,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巡视员等职。在党的“六大”会上指出,党要注意“左”、右两种倾向,并指出中国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武装割据的可能性。1931年3月,以党中央代表身份赴香港主持广东省委工作。6月10日,在一次海员工会会议上,被叛徒出卖被捕。两天后,被香港英帝国主义引解到广州国民党监狱。在狱中受尽酷刑,几度昏死。 8月4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拖至监狱墙边,用铁钉将四肢钉在墙上,然后用刺刀一刀一刀地戳其胸膛。蔡和森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直至壮烈牺牲。
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邓小平于1979年为他题词:“蔡和森同志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他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人民永远记着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蔡和森传》。1987年,双峰县城建立蔡和森同志纪念馆和蔡和森同志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