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青翠的会龙山,位于资江一桥南端一公里处,东依螺丝顶,西靠凤形山,四周峰峦簇拥,似群龙聚会江边,故名会龙山,现辟为会龙山公园。
步入会龙山公园门,沿盘山公路而上,可到山顶的木妻霞寺。木妻霞寺原名宝泉寺,是建于东晋孝武帝时(公元373年)的一座晋代古刹,香火旺盛,名扬远近。明代建文帝朱允文,因宫廷*,被叔叔朱棣赶下台,削发为僧,逃出南京,避难于吴、湘、滇、黔之间,曾隐居在宝泉寺内,度过了一段艰难的岁月。“黄龙”栖住青龙山,故后人把宝泉寺更名为木妻霞寺,“会龙木妻霞”,从此就列为了益阳古十景之一。
如今的木妻霞寺,香火仍然旺盛,善男信女不少,门上有一幅醒目的对联,诉说了古刹的沧桑:晋朝古刹,沧海桑田存胜境;明代浮云,青山绿水隐名僧。
在木妻霞寺的左边,新建了一座飞檐翘角,富丽堂皇的木妻霞阁。阁高三层,第一层为佛堂,内供如来佛、关帝爷。第二层为玉佛殿,殿内供奉着泰国华侨捐赠的一尊大玉佛。第三层为观景台,站在阁项眺望四周,益阳十景尽收眼底,千里资江穿城而过,资江三桥飞架南北,两岸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宽阔的街道上车水马龙,银城的景色如此多娇,真让人极目楚天舒。
木妻霞寺下,有一处古树映荫的古墓群,其中有一冢为遇缘和尚之墓。据考证,遇缘和尚系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之子陈三元。英王战死之后,母子逃难来到益阳,木妻霞寺出家为僧尼,圆寂于会龙山公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