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和四年因请得高僧所赠的舍利(释迦牟尼遗骨)七粒及阿育王铜虎面像而建石塔藏之,故名舍利石塔,后取佛经中“舍利飞轮、英光普照”之意更名为飞英塔。
飞英塔的内石塔,8面5层,下设须弥座,雕刻仰莲、覆缠枝花卉。束腰八边雕狮子群像,形态生动。第四层正北面为观音像。塔身各面均辟壶门状佛龛,内雕大幅佛造像。整座石塔为—件唐代石雕艺术珍品。
飞英塔外塔,7层8面,通高55米。副阶宽敞明亮,塔体收分自然,塔刹高峻挺拔,雄浑古朴。其中宋代建筑风格的是平伸舒展的翼角,简洁朴实的檐面,硕大的斗拱和寻杖望柱式栏杆。因内含石塔,使外塔构造奇特,4层以下中空,上3层统设楼面,6层底架设十字交叉的千斤梁,悬挑27 米高的塔心柱。沿塔壁挑出各层平座和楼梯,拾级登临,盘旋而上,内可饱览石塔精华,外可俯瞰湖城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