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枫桥大庙戏台坐落枫桥镇,始建年代不详。明代称杨神庙。始建于南宋,重建于清代,有钟楼、鼓楼、前厅、戏台、中厅、后厅、东西厢房等组成。整座建筑雕梁画栋,造作精致,气氛雄伟。清咸丰十一年(1861)毁于太平军战火,后历经修建。戏台为歇山顶,藻井由三层斗拱组成,顶部由十四层小斗拱承托,作螺旋状,额枋、牛腿为双面浮雕,刻以戏曲人物。戏台宽5.2米,深6.12米,台框高2.55米。上下场各有"出席"、"去归"门楣。前柱楹联:"数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三朝六代"。1939年3月31日,周恩来同志亲临抗日前线,途径枫桥时,在枫桥大庙戏台上向各界人士作过抗日救国演讲,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枫桥大庙常为群众集会之所,民国28年(1939)3月,周恩来视察浙东,从绍兴赴金华,途经枫桥大庙,曾在戏台上发表抗日演说。枫桥大庙今为县级重点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