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山东南接六盘山余脉--西峰岭,西北与西华山接界,呈西北--东南走势,长约40公里,宽约20公里,月亮山体呈窄条鱼脊状,两侧坡度较缓,一般在40-60度之间。其植被多为草本科,有无芒雀麦草、垂穗披硷草、鹅冠草、硬质早熟禾、黄花野苜蓿等世界稀有或濒临绝种的优质牧草,为西吉、海原两县主要的牧场。南麓胡家垴为葫芦河发源地。中卫--静宁公路盘山而过。
月亮山西南麓有三滴水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月亮山遗址暴露范围东西宽500米,南北长2000米,分布在北庄东西两面山坡及三滴水小学操场内。文化层1-2米,墨、黄、红三种土层交替覆盖。大量陶片散布于地表和文化层中。陶片为夹砂、泥质,纹饰为绳纹、印纹等,出土较完整的红陶罐、瓶各一个。1984年7月在学校基建打墙时出土石斧、灰陶罐各一件,并发现长13米、厚30厘米的灰土层,夹杂大量陶片。月亮山地已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月亮山南麓中静公路东侧有一座规模较大的古城遗址,月亮山现名白城子。据考证,该遗址系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修筑的宁安寨,当时属西安州管辖,金代属隆德县管辖,月亮山后改名白城子。该城遗址长宽各800米,面积为64万平方米。
地址: 位于县城西北部西吉、海原两县交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