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原名“安东”,源于唐代设置的安东督护府。一直以来是辽东的边陲重镇和军事要地。1907年,清政府开放安东为贸易港,开港后,民族工商业兴起,城市经济迅速崛起,成为辽宁、吉林东部的物资集散地和出海口。1945年,安东市成为辽东省省会。20世纪50年代初,这里因朝鲜战争而成为举世瞩目的中国城市。1965年,改名为“丹东”,含义是“红色东方之城”。
作为中国的边境城市和最北的沿海城市,丹东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珍贵的历史文化,是一座融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名城。
50多年前,一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曾激励了无数英雄儿女为保家卫国,与兄弟的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同仇敌忾。平静的鸭绿江由此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作为中、朝两国的友好界河,硝烟散去的鸭绿江沿岸,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不胜枚举,有浩瀚秀美的水丰湖,有雄峙江畔的虎山长城,有弹痕累累的鸭绿江大桥,还有我国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最北端的江海分界线等。
除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外,丹东更有经国家旅游局特许经营的赴朝旅游这一特色旅游产品,为广大中外游客所青睐,成为丹东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