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年(公元1913年),全国实行县制,次年, 全 省划四道分领八十一个县,原抚州府、建昌府境内各县隶属豫章 道。民国15年(公元1916年)废道,各县直隶省政府。民国21年 (公元1932)划全省为十三个行政区时,原抚州、建昌两府各县 分属第五、七、八、十一行政区。民国24年(公元1935年)后, 行政区屡有变更,除广昌县属第八区外,域内各县均为第七区。 1930年至1934年间,黎川、资溪、广昌、南丰、宜黄、乐安等县 均先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分属苏区闽赣省和江西省。 1932年7 月,东乡珀玕一带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属苏区赣东北省。
1949年5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抚州,7月1日组建抚州 分区,江西省抚州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临川市(今抚州市)。 1950年9月13日,改抚州分区为抚州区。1952年8月,更名为抚州 专区。1967年3月,改为抚州地区。1968年2月,复称抚州专区。 1971年1月22日,再度改为抚州地区。2000年10月,抚州撤地设市,改为抚州市,属江西省。
抚州人文鼎盛,自古就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勤劳智慧的抚州人民创造了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临川文化”,是“赣文化”的主要支脉;晏殊、曼几道、王安石、曾巩、陆九渊、汤显祖等名儒巨匠,象一颗颗璀璨的明星,闪耀在历史的天空。新中国成立后,抚州秉承崇文好学的优良传统,坚持科教兴市,成为教书育人的沃土,基础教育水平长期居于江西省前列,仅恢复高考至今已输送大、中专毕业生14万多名,其中少年大学生占全国少年大学生总量10%以上。市委、市政府决定发挥基础教育优势,打好教育品牌,推进社会力量办学,把教育作为一大产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