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云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信息技术真题(部分试题及答案)
四、简答或计算(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
1.进制转换:请将二进制数10101111分别转换为十进制、八进制数。要求写出转换过程。(8分)
2.小王用Word 2000输入了下面的一段文字。现在请你帮他完成排版:设置“行距”为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请写出操作步骤。(5分)
阅读,可以领略和感受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和韵味,能够汲取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的精华和丰富的养分,在感受与汲取中使道德情操得以提高,使多方面素质得以培养。
3.国庆节快到了,小李的单位请他制作一个宣传单位成就展的演示文稿。领导审核时要求他:(1)将第15张幻灯片与第16张幻灯片的次序调换。(2)将第18张幻灯片删除。请你写出操作过程。(5分)
4.请根据下列程序,画出相应的流程图。(7分)
Dim sglNum As Single
sglNum=Val(Trim(Textl.Text))
If(sglNum Mod 400=0)or(sglNum mod 4=0 and sglNum mod 100<>0)Then
Label1.Caption="闰年"
Else
Label1.Caption="平年"
End If
试题由中人教育提供,任何网站如需转载,均需得到中国教育在线教师招聘频道和中人教育双方的 书面许可,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五、论述题(本题15分)
以小学信息技术《计算器、日期及时间》为题进行教学设计。
要求: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这几个环节。
提示:假设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刚开始学习信息技术不久,之前已在数学课中学过“计算器”和“年、月、日”的知识。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试述小学班主任在工作中所扮演的几个主要角色。
2.简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态度的主要方法。
七、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应答案:
四、简答或计算
1.【答案要点】二进制转十进制
10101111=1×20+1×21+1×22+1×23+0×24+1×25+0×26+1×27
=1+2+4+8+0+32+0+128=175
二进制转八进制
将10101111 从低位开始每三位一组,不足三位补0,即 010 101 111
则010 =0×20+1×21+0×23=2
101=1×20+0×21+1×22=5
111=1×20+1×21+1×22=7
转变为八进制后为257
2.【答案要点】按 Ctrl+A 选中全文,将光标移至选中区域,单击鼠标右键 ,选择“段落”,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行距为“固定值”;然后在“设置值”里填写20磅。点击“确定”,设置完成。
3.【答案要点】切换至“普通视图”状态,选中第16张幻灯片,然后按住鼠标不放,将第16张幻灯片拖到第15张幻灯片上,松开鼠标,即完成互换。选中第18张幻灯片,单击Delete键,即可删除。
4.【答案要点】
五、论述题
【答案要点】略。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
六、简答题
1.【答案要点】(1)班主任的“教育者角色”。
教育者的角色,是班主任所表现出来的首要的、突出的角色。班主任要有培养良好班风的技巧,会努力营造一个充满活力、奋发向上的班集体。
(2)班主任的“角色”。
班主任的领导是一种独特的活动模式,他面对的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班主任行为产生的一系列有关领导作用,旨在指导、帮助学生成长、完成学习任务和督促学生学习,并利用班集体本身的内部力量去发展一种合作关系,使班集体不断进步。
(3)班主任的“心理医生角色”。
作为班主任,必须懂得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考虑到他们生理、心理的巨大变化,采取恰当的、顺乎这些变化的对策。在学校生活中,让学生不仅把班主任当做老师,更把班主任当做朋友、心理医生。
(4)班主任的“教学能手角色”。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首先在教学上必须过硬,这样学生才会佩服你。老师不仅要有独特的教学风格,还应擅长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并把自己对业务的钻研能力当做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的强大能量来源。
(5)班主任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角色”。
班主任要履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除了给予学生知识和训练技能、发展智力之外,还要帮助学生解决人生方向的问题。班主任应当是一面旗帜、一盏航灯,引导全体学生健康成长。
(6)班主任的“朋友角色”。
在教育学生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恰似朋友推心置腹的交流,学生才会把班主任的批评看做是对自己朋友似的爱护,把班主任的表扬看做是对自己朋友似的鼓励,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
2.【答案要点】(1)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习态度直接的制约因素,学习动机的发展会引起学习态度的改变,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一样,对学习效果产生着重要影响。学生如果有了积极的学习动机,就会引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会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进而产生强劲的内动力。
(2)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
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学习就会有成效。因此,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多接触新鲜事物,诱发他们的求知的欲望,使“为什么”成为学生探究知识、刻苦学习的不竭动力。
(3)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和困难。如果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就会士气消沉,甚至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4)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学习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教师要设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先要建立良好的班风,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感染。其次要注意用历届学生中的佼佼者去激励学生。再次要形成使学习效率不断提高的集体规范,制定有利于学习进步的各种常规,防止和减少干扰因素的存在。后要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融洽,便于师生沟通,从而进一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七、论述题
【答案要点】所谓自主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自觉、自主地进行学习,并努力使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学生乐于学习,对学习建立自信心时,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1)培养兴趣,自主学习。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生对知识信息的选择,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自我需要、兴趣和情感等因素,而不是信息的正确与否。教师要注意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新颖有趣、教学方法生动活泼,符合学生认知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情绪中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求知成为乐事,由此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形成学生学习的动机。
(2)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师应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如从过去只重视分数的“应试教育”转变到注重提高学习者能力的素质教育上来等。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把以前设计“教师如何教”转变为设计“学生如何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教师的指引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主体作用,把学习活动置于自己的监控之下,从而调动认知、情感、意志等多方面的能力进行知识的主动建构和高效学习。
(3)激发学习内部动机,保持自主学习的持久动力。
动机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求知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同时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激励,以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
(4)发展元认知,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以及与之有关的事物的认识。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因此,教师要把元认知的指导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教师要收集有关资料,让学生自己阅读。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协助学生制订自主学习细则,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方法,加强指导,使之掌握自主学习的一般方法。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及时分析并寻找原因,采取适当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矫正。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开导和释疑,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5)教师多进行思维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帮助、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教师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探索营造良好的氛围。有效地启发、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从而激活其在自主学习中的创造性思维。以使学生既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应用知识,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6)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鼓励学生提出独特的想法和解答,包容学生的问错、疑错,保护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着力发展其潜能。在讨论中学生虽然唱主角,但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并及时进行归纳,对同一问题作多角度、全方位的总结。教师可运用各种手段创设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乐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