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务员考试>导航 > 真题题库 >辽宁

2009年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2014-09-01 17:37:00 来源:无忧考网

©无忧考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09年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参考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

    1.相关研究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村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较差;社会保障制度没有覆盖农民和农民工。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城市发展中实行“土地剪刀差”,农村土地虽然是“集体所有”,但实际上村集体并不能买卖,只能由政府买,而且由政府定价。政府征用、征购农地之后,再将使用权出让给企业,政府从中获得了巨额“剪刀差”,投入到城市建设等方面。企业再在以后的出让、转租、开发等经营行为中赚取巨额利益,产生大量的富豪。城市居民通过购买房地产,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有的还随着土地的升值,获得了财富的增长。实际上,地方政府和企业,一直到购买房地产的城市居民,正是利用这一“剪刀差”制度,分享了农民土地的商业价值。

    这种做法以很低的代价和很高的效率促进了快速的城市化。随着城市房地产的发展,政府从中赚取的土地差价越来越大,时至今日,“土地财政”已经为各级政府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由此也给社会的和谐发展,尤其是城乡统筹发展带来不少问题。在政府和农民处于市场不平等地位的情况下,尽管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价值日益显现,农民的利益却没能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同步增长,反而受到损害。

    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三农”问题,致力于保障和扩大农民权益,比如延长农民土地承包期,不断提高农民种田补偿标准,等等。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应当考虑采取各项措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工业发展了,可以反哺农业。社会财富积累到了一定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就转到城乡统筹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公平,促进全面现代化。

    2.近年来,在曾经以包产到户闻名全国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们自发地搞起了新的合作社模式。65岁的老农严金昌是当年秘密在“分田到户”协议上摁下红手印的“大包干”带头人,他和几户农民一起,把自己当年冒着坐牢风险分到自家的田地租给上海一家养殖公司发展生猪养殖,公司请严金昌担任这个占地200多亩的现代养殖场的管理者。农民们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则接受了这家公司的聘用成为企业员工。严金昌说:“我们饲养的高山特色风味猪,直接销售到上海的大型超市,价格是普通猪肉的两倍。员工每月领取800元左右的工资,再加上每亩地一年500元租金以及一定量的年终分红,一年少说也有两万多元收入,这可比种地划算得多。粮食种得再好,一亩地一年的纯收入也超不过500元。”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参考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

    1.相关研究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村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较差;社会保障制度没有覆盖农民和农民工。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城市发展中实行“土地剪刀差”,农村土地虽然是“集体所有”,但实际上村集体并不能买卖,只能由政府买,而且由政府定价。政府征用、征购农地之后,再将使用权出让给企业,政府从中获得了巨额“剪刀差”,投入到城市建设等方面。企业再在以后的出让、转租、开发等经营行为中赚取巨额利益,产生大量的富豪。城市居民通过购买房地产,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有的还随着土地的升值,获得了财富的增长。实际上,地方政府和企业,一直到购买房地产的城市居民,正是利用这一“剪刀差”制度,分享了农民土地的商业价值。

    这种做法以很低的代价和很高的效率促进了快速的城市化。随着城市房地产的发展,政府从中赚取的土地差价越来越大,时至今日,“土地财政”已经为各级政府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由此也给社会的和谐发展,尤其是城乡统筹发展带来不少问题。在政府和农民处于市场不平等地位的情况下,尽管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价值日益显现,农民的利益却没能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同步增长,反而受到损害。

    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三农”问题,致力于保障和扩大农民权益,比如延长农民土地承包期,不断提高农民种田补偿标准,等等。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应当考虑采取各项措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工业发展了,可以反哺农业。社会财富积累到了一定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就转到城乡统筹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公平,促进全面现代化。

    2.近年来,在曾经以包产到户闻名全国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们自发地搞起了新的合作社模式。65岁的老农严金昌是当年秘密在“分田到户”协议上摁下红手印的“大包干”带头人,他和几户农民一起,把自己当年冒着坐牢风险分到自家的田地租给上海一家养殖公司发展生猪养殖,公司请严金昌担任这个占地200多亩的现代养殖场的管理者。农民们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则接受了这家公司的聘用成为企业员工。严金昌说:“我们饲养的高山特色风味猪,直接销售到上海的大型超市,价格是普通猪肉的两倍。员工每月领取800元左右的工资,再加上每亩地一年500元租金以及一定量的年终分红,一年少说也有两万多元收入,这可比种地划算得多。粮食种得再好,一亩地一年的纯收入也超不过500元。”

 

 6.2006年3月,成都市温江区制定了《关于鼓励农民向城镇和规划聚居区集中的意见(试行)》文件,该市农民变市民的“三保障、两放弃”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所谓三保障是指:农民变市民需要三个保障条件,一是能够在城市的二、三产业就业;二是在城市拥有自己的住宅,家属能够在城市居住;三是能够享受城市居民享受的社会公共服务。所谓两放弃是指:农民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可在城区集中安排居住,并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的社保待遇。

    “三保障”和“两放弃”互为条件,农民有了“三保障”,必须“两放弃”;要农民“两放弃”,就必须给农民以“三保障”。这里,农民变市民实际上是一种物质和身份的交换,即农民以承包地换城市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以宅基地换城市的住宅。

    试点过程中,共有4700多户农民报名参加,这一数额远远超出了预计。为此,温江区农村发展局制订了两个“限制条件”。

    其一,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必须达5000元以上,其中80%以上来自非农产业。这样,他们自愿“两放弃”后,能够承受城镇居民社保的缴费水平。

    其二,在如下区域内居住的农民优先考虑:城区规划的优先发展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即将延伸的区域、在“拆院并院”过程中整体成片集中区。

    7.2007年10月1日起,浙江嘉兴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正式实施。该办法有以下几点特色。

    一、《暂行办法》设计的是一个“低门槛”。不仅农民,城镇居民中未参与保险的,以及非本市户籍但已经取得暂住证的外来人员,年满16周岁至60周岁,都可以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因此,嘉兴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地级市。

    二、《暂行办法》得到政府财政支持。市政府每年财政补贴达3.6亿元。

    三、《暂行办法》特设了多种缴费基数,城乡居民可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参保,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政府补助的力度加大,这与一些地方实行城乡居民参保以“个人交纳为主”形成了鲜明对比。

    8.2008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在杭州、嘉兴、义乌、温州台州等地建立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的决策部署,明确要求嘉兴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以“两分两换”为特点的改革措施开始实施。所谓“两分两换”就是把宅基地和承包地分开,搬迁和土地流转分开;以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嘉兴市委书记陈德荣指出,我们推行“两分两换”的出发点是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拓展发展空间,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但是农民群众对这项改革的理解、接受程度如何,需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民意,以依法、有偿、自愿为原则有序推进。

    嘉兴的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有50%以上的农民居住在农村,一方面占用了大量非农建设用地,同时由于分散居住,各项城市基础设施很难向这部分农村居民覆盖。在“两分两换”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嘉兴市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靠近城市周边的地区,进行集中的公寓安置;有些则根据情况异地集中迁建;一些较偏远的地区需要翻建的,可能通过政策引导,集中到市镇上来。原则上不同区域实施不同政策。嘉兴的目标是,力争到2012年,嘉兴市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民实现向城镇和中心村集聚,流转土地面积100万亩以上,50%左右的农田实现规范化集约经营。

 

 9.近几年,江苏昆山市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三化”发展均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通过工业反哺农业,昆山现代农业的规范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也名列苏州市前茅。

    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方面,昆山市对农民流转土地按市、区(镇)两级财政每年每亩补贴400元,预计今年补助金额超过8000万元。目前,昆山流转入股土地面积20.59万亩,占现有耕地面积的81.8%。先后组建了123家土地股份合作社和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09年,昆山城乡一体化的低保标准提高到了每月410元。

    花桥经济开发区、张浦镇、巴城镇、千灯镇是试点先导区。目前,各镇正结合各自实际制订三年实施计划。例如,花桥即将开工建设两大农民集中居住区,8000多农户将完成拆迁7000多户;千灯镇已完成半数农户的拆迁安居,近3万亩农田已流转99.7%,农民保底租金收入每亩每年600元;巴城镇56%的农户已集中居住,8.2万亩基本农田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大舞台。

    苏州市委副书记徐建明强调指出,昆山市“三化”发展充分,要大胆创新谋求更大突破。要在制度上创新,探索各种有效的改革措施;在体制机制上创新,搭建平台,实现市场化运作;同时要尝试推进区镇合一,打破地域行政界限。

    10.据四川有关部门调查,德阳市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陆续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例如,41791起土地流转案例中,签订规范合同的仅4223起,占10.1%;签订不规范合同的3137起,占7.2%;不签合同的34431起,占82.7%。一些没有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或合同内容不完善、特别是租金约定不合理的,流出方或流入方常常受到利益驱动单方面毁约,引起矛盾和纠纷。

    又如,一些承租方在租赁农地后,擅自改变土地性质,开矿、建厂甚至用于房地产开发,成为建设用地。这种流转被称作“黑色流转”,对保护耕地危害较大。

    再有,土地流转的规模不大,土地集中连片困难,难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许多企业或业主在农村租赁土地都希望能够集中连片,便于实施机械化耕种。但由于不同农户之间利益目标不一致,常常导致较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因个别农户不同意而难以成功。

    参考文献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议》摘录:

    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直辖市发展,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成果。

    参考文献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简称“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摘录: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尊重农民的土地流转主体地位,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流转,也不能妨碍自主流转。按照完善管理、加强服务的要求,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三、作答要求

    1.根据给定资料,概述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方式及其作用。(2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准确、全面,不超过300字。

    2.试分析“给定资料6-9”对加快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哪些重要启示。(15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350字。

    3.给定资料介绍了当前农村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一些做法及其利弊。请针对重庆市石堰镇农民成立有限责任公司这一做法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给出你的解决思路。(25分)

    要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有针对性,不超过350字。

    4.认真阅读“参考文献2”,结合给定资料内容,以“从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所想到的”为副标题,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自拟主标题,观点明确,分析深入,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字数800-1000字。

 

 

公务员考试辽宁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