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基础知识(10 分)
1、“筚路蓝缕,以___ 山林。抚有蛮夷,以属华夏。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是古楚先民的创业过程。 (C )
A. 起 B. 乞 C. 启
2、夕阳西下,暮色沉沉,______的林海,发生了阵阵的松涛声。 (B )
A.苍茫 B. 苍莽 C. 沧茫
3、工厂抓生产,既要注意______,也要讲究质量,二者不可偏废。 (C )
A. 功效 B. 工率 C. 工效
4、他的心术,你们难道不知?自古道:“吉人自有天__ 。”任他怎么做去,我只是不管。 (A )
A. 相 B. 像 C. 象
5、退居二线,摆脱了繁忙的事务,可没过几天__日子,他又闲不住了。 (B )
A. 安静 B. 清静 C. 清净
6、这次抢购风潮来得迅猛,波及面广,其原因固然很多,比如媒体 真相滞后,少数商家乘机利用等,但归根结底,是
群众性的盲目跟从。 (B )
A. 披露 B. 曝露 C. 透露
7、诸葛亮舌战群儒,引古论今,__________。 (A )
A. 侃侃而谈 B. 夸夸其谈 C. 滔滔不绝
8、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勤政为民,扎实工作,为人民群众 实实在在的利益。(B )
A.牟取 B. 谋取 C. 缪取
9、2007 年 12 月29 日,温家宝总理吟诵了自己创作的俳句“常忆融冰旅,梅花瑞雪兆新岁,明年春更好”送给到访的福田康
夫首相,表达了中日领导人和中日人民对中日关系的美好期盼。下列名句与该俳句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 A )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0、 “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予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 (B )
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语言文字运用 (10 分)
11、“微博”已经逐渐成为当今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不少名人都纷纷选择通过“微博”这一方式和自己的粉丝互动,或者发表自己对于社会文化现象的看法或意见。与此同时,“微博”还产生了大量的经典语录,为网民所津津乐道。部分门户网站还开展了“微博小说大赛”。
请以 “物价”为主题,写一则微博,要求凸显个性,令人回味,并引用或化用一句古诗文,不多于140 字。
【参考范例】以前,人民币上起先有五十六个民族,再后来,是四大领袖,再后来,就只有毛爷爷屹立不倒了。同样的一张纸
币,从能供56 人花销到只能支撑一个人的生活,毛爷爷只能“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泪下” 啊!
(要求或幽默,或深刻,引用得到,意义表达清晰。)
三、文言文翻译(20 分)
1 2 、 古 之 正 义 , 东 西 南 北 , 苟 舟 车 之 所 达 , 人 迹 之 所 至 , 莫 不 率 服 ,
而 后 云 天 子 ; 德 厚 焉 , 泽 湛 焉 , 而 后 称 帝 ; 又 加 美 焉 , 而 后 称 皇 。 今
称 号 甚 美 , 而 实 不 出 长 城 。 彼 非 特 不 服 也 , 又 大 不 敬 。 边 长 不 宁 , 中
长 不 静 , 譬 如 伏 虎 , 见 便 必 动 , 将 何 时 已 ? 昔 高 帝 起 布 衣 而 服 九 州 ,
今 陛 下 杖 九 州 而 不 行 于 匈 奴 , 窃 为 陛 下 不 足 , 且 事 势 有 甚 逆 者 焉 。 天
子 者 , 天 下 之 首 也 , 何 也 ? 上 也 。 蛮 夷 者 , 天 下 之 足 也 , 何 也 ? 下 也 。
蛮 夷 征 令 , 是 主 上 之 操 也 ; 天 子 共 贡 , 是 臣 下 之 礼 也 。 足 反 居 上 , 首
顾 居 下 , 是 倒 植 之 势 也 。 天 下 之 势 倒 植 矣 , 莫 之 能 理 , 犹 为 国 有 人 乎 ?
德 可 远 施 , 威 可 远 加 , 舟 车 所 至 , 可 使 如 志 , 而 特 扪 然 数 百 里 而 威 令
不 信 , 可 为 流 涕 者 此 也 。
——汉·贾谊《新书·威不信》
翻译大义:古代的正统大义是,东西南北只要是舟车能够到达、人迹所至的地方,没有不臣服的,然后才能称天子;德行深厚, 恩泽广泛,然后可以称帝;有美德更好的时候,可以称皇。现在主上的称号十分美好,然而(恩泽威严等)实际上不出长城。 他们(指匈奴)不仅仅是不服从您的统治,而且大不敬。边境和中原之地常不安宁,(匈奴)就像伏虎,见机而动,到什么时候 才能停止?以前高帝起于平民百姓而震服九州 ,现在陛下执掌九州却不能震服匈奴,私下里认为陛下不足,而且形势有十分逆反的现象。天子,天下的首脑,是什么?是上位之人。蛮夷,是天下的足,是什么?是下位之人。征令蛮夷,是主上的行为; 供贡天子,是臣下的礼仪。足现在反而位居上位,首只能居于下位,是颠倒的形势。天下的形势颠倒。却不能治理,称得上国家有人吗?德行可以向远方施行,威严可以向远方施展,舟车能够到的地方,意图可以实现,而现在只能管制数百里的地方切威严命令不能使人信服,真是使人流涕啊。
四、现代文阅读 (20 分)
13、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第二文本、填空、对话。(6 分)
第二文本:通过不同的读者与文本“对话”,得到文本的再解读意义。
填空: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发挥再创造的才能,对文本的最终完成。
对话: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则积极地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这就构成了 “对话”。
14、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现代文论的见解有何相通之处?为什么?请用不多于90 字的语言对这两个问题加以表述。(6 分)
相通之处:所揭示的都是文学作品阅读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特征。
原因:第一,文学作品只是抽象性文字符号的系列组合; 第二,文学作品主要使用的是描述性语言,有着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15、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完成之后,在没有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还不能算是真正的作品。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联系 你阅读过的文学名著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200 字。(8 分)
答案要点:作品如果能不仅仅是传统四大名著,得分可以高一点儿,各位同学要注意创新,体现自我个性与知识涵养。 鼓励持反对意见的观点,但也必须充分、可信服,要能够自圆其说。
五、作文(40 分)
16、请以“广告”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 字。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