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高考>导航 > 最新信息 >吉林 >吉林市

吉林市2014高考考点安排公布图:高考考场查询

2014-05-29 10:38:00 来源:无忧考网

吉林市2014高考继续实行“无声入场”

全国统一考试考点设置一览表(城区)

吉林地区考生总数为22328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21724人(文科7425人、理科14299人),职业对口考生人数604人。

吉林市2014高考继续实行“无声入场”

2014年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全国统一考试时间表

吉林市2014高考继续实行“无声入场”

2014年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

对口招生考试时间表

为营造公平公正、安全的考试环境,确保考试安全、顺利进行, 2014年吉林市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继续实行“无声入场”,考场还将统一为考生提供考试用品。考生未带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准考证的,考点大门负责登记相关信息,交考点主考按考场偶发事件处理。5月26日,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就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员入场检查实施办法进行解答。

一、今年我市高考为什么要实行“无声入场”?

答:为进一步整肃考风考纪,净化考试环境,规范考试管理,加强对考生及涉考工作人员进入考场时禁带物品的检查,确保考试公平、公正,确保考试安全、顺利进行。

二、什么是“无声入场”?

答:“无声入场”即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员接受入场检查时,安检门不发出报警声响。

三、“无声入场”的检查对象有哪些?

答:(一)考生。

(二)涉考工作人员(即进入考点,参与考试组织、考务管理的人员和监考人员)。

四、“无声入场”的检查时间?

答:(一)涉考工作人员检查时间:上午7时前、下午1时前检查完毕。

(二)考生检查时间:上午8时、下午2时开始检查(各地可结合本地各考点考生人数确定具体入场检查时间,但不得迟于上午8时、下午2时);须在上午8时45分前、下午2时45分前完成检查。

五、“无声入场”的检查内容和方式?

答: (一)身份检查。通过对考生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准考证和涉考工作人员考试工作证等证件的查验,确认进入考点人员身份合法性。

(二)禁带物品检查。通过对进入考点、考场人员服装、鞋帽,项链、耳坠、发卡、手镯、戒指、磁卡、信用卡、钥匙、硬币等铁磁性物品,随身携带物品的检查,有效阻止禁带物品进入考点、考场,确保考试安全。

(三)按照从身体正面至背面、从上到下的方式全面检测。检查部位包括头部(双耳)、躯干、四肢、腋下、腰部、脚部及眼镜、衣袋、鞋袜、项链、耳坠、发卡、手镯、戒指、磁卡、信用卡、钥匙、硬币等物品。各部位的探测次数不少于3次,同时对随身携带物品逐一查验。

(四)检查人员在对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员检查前,应提示被检查人员是否携带了影响入场检查的禁带物品和与考试无关物品,如有携带请自行处理。

六、考生禁带物品有哪些?

答:各种具有发送或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如移动电话、对讲机、无线耳机及其他无线接收、传送设备等),电子存储记忆录放、扫描等各种信息传输设备,手表以及答题用笔、橡皮、格尺、圆规、三角板、涂改液、修正带等考试用品;带有金属物品的服装、鞋帽,项链、耳坠、发卡、手镯、戒指、磁卡、信用卡、钥匙、硬币等铁磁性物品;其他影响入场检查的与考试无关的物品。

七、涉考工作人员禁带物品有哪些?

答:各种具有发送或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如移动电话、对讲机、无线耳机及其他无线接收、传送设备等),电子存储记忆录放、扫描等各种信息传输设备,手表、照相机、摄像机;带有金属物品的服装、鞋帽,项链、耳坠、发卡、手镯、戒指、磁卡、信用卡、钥匙、硬币等铁磁性物品;其他影响入场检查的与考试工作无关的物品。

八、考生入场检查的流程是如何设置的?

答:入场检查分为校门检查、室内(考试楼)大厅检查、考场检查3个环节。

(一)校门检查

查验考生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准考证。

证件齐全的考生进入室内(考试楼)大厅检查环节;证件不全的交考点主考,按考场偶发事件处理。

(二)室内(考试楼)大厅检查

利用安检门和金属探测仪对禁带物品检查。

1.进入安检门检查前,出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准考证,主动将眼镜摘下交检查人员检查。检查人员要目测眼镜是否超宽、超厚,是否偏重等。

2.安检门未报警为合格;安检门报警为不合格,考生须退出安检门,通过特殊通道(由纪检、公安、卫生和考点工作人员组成)进行复检。

3.复检没有发现作弊器材的考生,可允许其先入场考试,但考生需在复检记录表上签字。

4. 考生检查结束后,要在准考证相应科目栏内加盖“检查”章,确认考生已进行过入场检查。

5.对身体内安装植入含金属物的考生要设立“医疗检查考生专用通道”,组织相关考生提前入场。要仔细核对医疗证明上标注的部位与考生身体报警部位是否一致,非对应部位按1~4中规定程序检查。

(三)考场检查

1.考生入场时,监考人员利用金属探测仪对考生进行禁带物品检查。按照从身体正面至背面、从头部到脚底的顺序,对考生的头部、颈部、背部、躯干、四肢、腋下、腰部、脚部,特别是耳、口部位和鞋底等进行检查。考生携带的眼镜须摘掉交给检查人员检查无问题后方可带入考场。

2.开考后,监考人员利用身份证识别仪对考生进行身份验证,并进行“三对照”。(1)“号”对照。对照准考证、准考证存根与桌面所贴号码、条形码是否一致。(2)“名”对照。对照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准考证、准考证存根与条形码姓名是否一致。(3)“人”对照。对照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准考证、准考证存根照片和考生本人相貌是否一致。

3.监考人员发现考生携带有作弊器材或*的,要及时报告考点主考,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第33号令)有关规定处理。

九、考生未带身份证和准考证如何处理?

答:考生未带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准考证的,考点大门负责登记相关信息,交考点主考按考场偶发事件处理。

十、发现*的如何处理?

答:发现*的,暂扣考生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和准考证,将考生交考点主考按有关规定处理。

十一、考生因疾病或身体原因需要带入特殊物品的如何处理?

答:考生因疾病或身体原因需要带入的特殊物品(如助听器、胰岛素注射泵、体内植入的含金属的材料、心脏起搏器等)须交验诊查医院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诊断书、病历)和当地招生部门出具的审核材料。

十二、考生拒绝接受或不配合检查的如何处理?

答:考生拒绝接受或不配合检查的,不准进入考点、考场,强行进入考点、考场的,按违规行为处理。

十三、因个人原因,开考后迟入考点、考场的考生如何处理?

答:因个人原因,开考后迟入考点、考场的考生,必须接受入场检查,由此延误的考试时间由考生自负。

高考时间科目确定 考生考试前须签订书

2014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时间为6月7日至8日。我市外县(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共设置10个考点,共10591名考生参加考试。

考试科目中,文史类(含艺体文科)考生均考语文、数学(文)、外语、文科综合;理工类(含艺体理科)考生均考语文、数学(理)、外语、理科综合;朝鲜语文、蒙古语文仅由中学用本民族语言授课考生参加考试。

此外,今年我市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考试的科目为语文、数学、综合、英语,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同时进行。

高考前,考生将签订书,自觉接受入场检查。如有违规行为,主动接受有关部门依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共吉林省纪委、吉林省监察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违纪行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规定做出的处罚决定。

我市严肃考风考纪 执行“六个严禁”“五个一律”

2014年高考在即,为营造公平公正、安全的考试环境, 我市纪委监察部门提出坚决贯彻执行“六个严禁”和“五个一律”的要求。

“六个严禁”:1.严禁党员干部及其他公职人员利用职权或职务影响暗示、授意、指使相关人员违反招生考试工作纪律;2.严禁党员干部及其他公职人员在招生考试中纵容其子女、亲属、请托人违反招生考试纪律,或为其实施舞弊行为提供便利,收受贿赂或谋取其他利益;3.严禁利用组织招生考试、录取等工作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索取财物或其他非物质性利益;4.严禁出具虚假证明材料,为考生异地违规参加高考提供便利;5.严禁违反规定为考生高考加分、保送、*等提供虚假证明材料;6.严禁高考工作人员包括参加高考监督工作的纪检监察干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五个一律”:1.对舞弊考生,一律取消当年成绩和下一年高考资格;2.对参与或授意舞弊的公职人员,一律给予党政纪处分;3.对参与或授意舞弊的领导干部,一律先停职检查,再作组织处理和党政纪处分;4.对失职失责造成影响和后果的部门,一律追究责任;5.对参与或间接参与舞弊的党员干部、考生和考生家长,一律曝光。

表格内容由市教育局提供,本报未作改动。

吉林高考试题推荐
高考吉林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