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 )、( )、( )。
2.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有( )、( )、 ( )、 ( )等。
3.物理规律教学的一般过程为( )、 ( )、 ( )、 ( )。
4.物理复习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 ( )。
5.教材分析的依据是( )、 ( )、 ( )、 ( )。
6.备课包括备教材、( )、 ( )。
二、选择题
1.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性是指( )
A、讲授的物理内容必须是正确无误。
B、讲授任何一个物理问题都必须讲深、讲透、讲全。
C、对任何一个物理问题或原理的表述都必须是十分严格。
D、所有的物理实验都必须是高度精确的。
2.下列属于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该着重贯彻的教学原则是( )
A、发展性原则
B、双边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
3.在物理规律的教学中,创设便于发现规律的物理环境的方法是( )
A、复习旧知识法
B、讲故事法
C、实验法
D、举例法
4.下列测验属于目标参照测验的是( )
A、期末考试
B、升学考试
C、分班考试
D、竞赛考试
三、简答题
1.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的性质和研究对象分别是哪几个方面?
2.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什么是物理规律?它可分为哪几类?
4.简述物理习题课的基本结构。
5.为什么备课必须“备学生”,备学生的含义是什么?
6.简述高中物理必修课教材的结构及知识容量。
四、论述题
要求:论点正确,论据充实,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1.为什么说学生是教学过程中认识的主体,教学中怎样才能较好地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2.举例说明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突出重点。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1)中学物理教学法概论 (2)中学物理教材教法分析 (3)中学物理实验技术及实验研究 (4)中学物理教学见习与试教
2、(1)讲授法 (2)实验法 (3)自学法 (4)讨论法
3、(1)提出问题创设便于发现物理规律的物理环境;
(2)带领学生探求物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形成规律;
(3)引导学生对规律进行讨论,加深理解规律;
(4)指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4、(1)平时复习 (2)阶段复习
5、(1)依据教学大纲,确立教学目的与要求。
(2)依据学生接受水平,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设计教学过程。
(3)依据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书。
(4)依据物理学的知识体系,认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6、(1)备学生 (2)备教法
二、选择题
1.A 2.C 3.C、D 4.A
三、简答题
1.(1)该门课程是一门由物理科学、教育科学、心理学、哲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2)它综合运用这些科学成果来研究中学物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正在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主要研究物理基础知识教学的一般过程 (4)如何立足于知识传授、着眼于能力的培养 (5)物理教学的目的任务,中学物理教学的内容和体系,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规律和原则,中学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等。
2.在物理教学中,首先应通过各种环节特别是教学内容的处理和选择,使学生的心理状态,由好奇转为喜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再通过教给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研究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入门,甚至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具有饱满的学习情绪;后的目标是使学生树立起克服学习中种种困难的意志。
3.物理现象或过程的本质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的反映;其分为物理规律、物理定理;物理原理;方程法则、定则;其它,如力的平衡条件,串并联电路规律;荼的熔解和凝固规律。
4.(1)组织教学 (2)复习旧知识 (3)教师示范举例或组织学生讨论 (4)学生练习 (5)小结 (6)布置作业。
5.解决教与学的矛盾。教和学是教学工作中一对主要矛盾,在这对矛盾中,学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为此,必须很好地研究学生的基本情况,尤其是用心理学的理论,分析研究学生的思想方面和学习方法方面的情况。其含义是指教师必须熟悉自己的教学对象、掌握他们的各种情况,懂得他们的生理特点和心理活动。
6.第一册:力学九章;第二册共十一章:热学两章,电磁学六章,光学两章近代物理一章。共安排包括188个知识点;96个演示实验;15个学生实验;节后习题81个,章后习题143个,阅读材料33个。
四、论述题
1.(1)从理论上说,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外因一定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2)要建立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学习的活动量;要花功夫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2.(1)恰当地引入物理概念 (2)正确地形成概念 (3)进一步巩固深化物理概念 (4)教学过程要围绕重点知识展开 (5)要善于围绕重点知识提出问题,启发诱导学生思考 (6)要加强对重点知识巩固练习与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