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共40分)
1.下列情况中运动的物体,能被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绕地球运转时的“神舟六号”飞船
B.研究飞行中的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桨
C.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
D.研究火车从北京到广州所用的时间
2.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B.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可能越来越大
C.物体的速度为零,则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D.速度的变化率很大,加速度就一定很大
3.从高为5m处以某一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小球,在与地面碰撞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m处被接住,则这段过程中
A.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
B.小球的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m
C.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
D.小球的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m
4.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1、2s为第I段,第3、4s为第II段,第5s为第III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1s内与第5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1s的加速度小于第5s的加速度
C.第I段与第III段的平均速度相等
D.第I段与第III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速度的方向相同
5.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第1s内的位移0.4m,则
A.第1s末的速度为0.4m/s B.加速度为0.8m/s2
C.第2s内通过的位移为1.2m D.2s内通过的位移为1.2m
6.某人骑自行车以v1=4m/s的速度匀速前进,某时刻在他前面7m处有一辆以v2=10m/s行驶的汽车开始关闭发动机,a=2m/s2,问此人多长时间追上汽车 ( )
A、6s B、7s C、8s D、9s
7.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汽车以大小是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终运动,那么刹车后2s内与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1:l B.4:3 C.3:l D.3:4
20
40
5
10
A
B
O
t(s)
v(m/s)
8.两个物体A和B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
A.20秒末A、B两物体相遇;
B.40秒末A、B两物体相遇;
C.开始A比B快,20秒后B比A快;
D.A做匀速直线运动,B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9.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路上起动时的加速度(轿车起动时的运动可以近似看作匀加速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如果拍摄时每隔2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m.那么这辆轿车的加速度约为( )
A.1m/s2 B.2m/s2 C.3m/s2 D.4m/s2
10.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从同一地点释放另一小石子,则它们落地之前,两石子之间的距离将
A.保持不变 B.不断变大
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6分)
11.从车站开出的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走了12s发现乘客没有上来,于是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车,总共历时20s,行进了50m.则汽车的速度为 m/s.
12.一物体从高处A点自由下落,经B点到C点,已知经B点的速度是经C点速度的4/5,BC间距离是9m,则AC间距离是 m.
三、实验题(每空3分,共12分)
13.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时间关系应当是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
14.如图为接在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记数点,但第3个记数点没有画出。由图数据可求得:
(1)该物体的加速度为 m/s2,
(2)第3个记数点与第2个记数点的距离约为 cm,
(3)打第3个记数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 m/s。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2分.15题8分.16.17每题10分,,18题14分)解答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竖直悬挂一根长15m的杆,在杆的正下方5m处有一观察点A,当杆自由下落时,杆全部通过A点用多长时间(不计空气阻力).(g=10m/s2)
16(10)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 125 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14.3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 m/s,问: (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 (2)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g=10 m/s2)
17.(10分)屋檐上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已刚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为1 m的窗户的上、下沿,如图所示,问:
(1)此屋檐离地面多高?
(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g取10 m/s2)
18.(14分) 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速度为vA=10m/s,B车在后, 速度为vB=30m/s。因大雾,能见度很低,B车在距A车750m处才发现前方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在进行火车刹车测试时发现,若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时刹车后至少要前进1800m才能停下,问:
(1) B车刹车的加速度为多大?
(2) 计算说明A车若按原来速度前进,两车是否会相撞?若相撞,在何时、何地?
(3) 能见度至少达到多少时才能不相撞?
参考答案
1.AD 2.BD 3.A 4. BCD 5.BC 6.C 7.D 8.BCD 9.B 10.B
11.5m/s 12 25m 13.A 14. 0.74 m/s2 4.36cm 0.47m/s
15. 解:由 得…………………………………………(2分)
…………………………………………(2分)
…………………………………………(2分)
…………………………………………(2分)
16.解析:(1)运动员打开伞后做匀减速运动,由v22 - v12 =2as2可求得运动员打开伞时的速度为v1=60 m/s (2分),
运动员自由下落距离为s1=v12/2g=180 m (2分),
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高度为s=s1+s2= 305 m. (1分)
(2) 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t1 = = 6 s (2分),
打开伞后运动的时间为t2= =3.85 s (2分),
离开飞机后运动的时间为t=t1+t2=9.85 s (1分)
17解:可以将这5滴水运动等效地视为一滴水下落,并对这一滴水的运动全过程分成4个相等的时间间隔,如图中相邻的两滴水间的距离分别对应着各个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它们满足比例关系:1∶3∶5∶7.设相邻水滴之间的距离自上而下依次为:x、3x、5x、7x,则窗户高为5x,依题意有 5x=1 则x=0.2 m 屋檐高度 h=x+3x+5x+7x=16x=3.2 m
由 h= gt2 得:t= s=0.8 s. 所以滴水的时间间隔为:Δt= =0.2 s 18. 解 (1) B车刹车的加速度为0.25 m/s2 (2) 会相撞,B车在刹车后60s,距刹车点1350m处与A车相撞.(3) 能见度至少有800m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