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1.(福建省福安一中20xx届高三月考)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黄金(Gold),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 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③开发土地资源 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①对应黄金,②对应上帝,④对应荣誉。
【答案】C
2.16世纪的葡萄牙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的:“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令诗人对他的祖国引以为豪的是( )
A.地处海陆交通要冲
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
C.率先探索新航路
D.占据欧洲商业中心地位
【解析】解题时注意关键词“16世纪”、“葡萄牙”。材料喻指葡萄牙走向海洋的活动,显然是指新航路的开辟,而葡萄牙是最早探索新航路的国家。
【答案】C
3.哥伦布在遗言中说:“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我发现了很多其他住着食人者的岛屿……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结合这段材料和所学知识,下列结论具有真实性的是( )
A.哥伦布曾经到达过印度并在印度建立了殖民地
B.哥伦布根本没有到达印度
C.哥伦布到达印度时,印度附近岛屿上住着食人者
D.哥伦布在死时才知道他发现了印度
【解析】本题的关键所在就是弄清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是否是印度,哥伦布没有到达印度,他只是到达了美洲的一些地区。
【答案】B
4.2008年以来,非洲索马里沿海累计已经发生80多起海盗袭击事件,平均每4天就有一艘船遭劫,海盗已猖獗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一现象备受国际关注,有人开始对索马里的历史产生兴趣,研究发现这一地区在15世纪末出现了一个的“海盗”,他最有可能是(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到达这一地区的是达•伽马。迪亚士只到达好望角,哥伦布到达的是美洲,麦哲伦是16世纪开始全球航行的。
【答案】C
5.“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点了。”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资本主义的兴起
C.欧洲的殖民扩张
D.工业革命的开展
【答案】A
6.2006年西班牙皇家造币厂发行了一枚12欧元纪念银币(如图),以纪念历史性旅程——发现美洲大陆之旅。马克思认为这次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这是因为( )
A.新航路的开辟使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B.殖民扩张活动给殖民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C.殖民地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D.新航路的开辟使近代商品交易产生
【解析】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连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这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为西方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市场。
【答案】A
7.(四川省成都市航天中学20xx届高三期中)白海军在《2049,相信中国》中指出:“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这里“全球化的开始”的真正含义是( )
A.从封闭走向开放
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从分散走向整体
D.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答案】C
8.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的工具。”在这种新组织的推动下,17世纪上半叶发展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的是( )
A.西班牙 B.荷兰 C.法国 D.英国
【解析】17世纪上半叶,荷兰成为海上贸易的头号强国,号称“海上马车夫”,其组建的大型商业公司是它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工具。
【答案】B
9.1661年,郑成功义正词严地指出:“台湾者,早为中国人民所经营,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据;今予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尔归。”这里的“贵国”当指( )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解析】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
【答案】C
10.17、18世纪,在争夺殖民地的过程中,英国最终打败荷兰、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这种结局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先进社会制度对落后社会制度的胜利
B.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胜利
C.英国海军力量处于优势地位
D.工业国对商业国、农业国的胜利
【解析】生产方式决定了殖民扩张的手段和方式,生产方式的高低对殖民战争的结局有重大影响。相比之下,工业资本优于商业资本,商业资本优于农业经济。在17、18世纪,英国代表工业资本,荷兰代表商业资本,法国代表农业国,因此从本质上看,题干内容反映了D项。B、C两项不是实质,A项表述不能表明英国与荷兰战争的结局,因为二者当时都是资本主义制度。
【答案】D
11. 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法国,建立了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英国自诩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是( )
A.英国人崇拜太阳
B.当时英国拥有大的军事实力,世界各地都有其军舰出没
C.当时英国是世界上大的经济大国,向世界各地输出商品
D.当时英国在世界各地占有大片的殖民地,是大的殖民帝国
【答案】D
12.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新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C.工业革命不断扩展
D.欧洲殖民者侵占美洲土地
【解析】西欧在16~18世纪对美洲进行了大规模的殖民侵略和扩张。作为宗主国,西欧各国往往用自己国家的地名来命名新侵占的地方。
【答案】D
13.1992年,许多国家举行纪念哥伦布成功远航美洲的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一条标语,上面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印第安人后裔这样说的理由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成千上万的印第安人由于被屠杀、奴役或染上殖民者带来的疾病而死去
B.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C.美洲大量金银被掠夺
D.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
【解析】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是因为新航路开辟后殖民侵略给美洲带来了苦难,A、C、D三项都是苦难,而B项是对西欧的影响。
【答案】B
14.有史学家认为,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主要指( )
A.政治纷争加剧
B.军事对抗升级
C.文化差异加大
D.贫富差距拉大
【答案】D
二、非选择题(15小题20分,16小题24分,共44分)
15.地理大发现极大地促进了各洲之间的物质交流,同时也引发了各洲之间的疾病大传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洲原产农作物向欧洲、中国传播一览表
品种 传入欧洲的时间 传入中国的时间 备注
玉米 哥伦布首次远航 16世纪中叶
马铃薯 哥伦布首次远航 16世纪末
番薯 哥伦布首次远航 16世纪末 中国产量世界第一
花生 16世纪初 16世纪30年代 中国产量世界第一
向日葵 1510年 16、17世纪之交 中国产量世界第一
番茄 16世纪20年代 17世纪初 中国产量世界第二
辣椒 15世纪末 17世纪初 中国产量世界第一
材料二 美洲—欧亚大陆之间疾病传播一览表
传播方向 疾病种类 传播时间 后果
从美洲传入欧亚大陆的疾病 梅毒 哥伦布首次远航之后 传播范围广、速度快,16世纪初开始传入中国
从欧亚大陆传入美洲的疾病 疟疾 地理大发现期间 欧洲人把疟疾带到了美洲,却在美洲找到了治疗该病的高效药物——金鸡纳霜
天花 地理大发现期间 由于美洲土著人身上没有该病毒的抗体,天花导致了数百万印第安人的死亡,但同时也促使了天花预防方法——种痘术的迅速发展和成熟
(1)根据材料一,总结地理大发现在促进各洲之间的物质交流方面的积极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总结地理大发现在疾病传播方面的影响。(4分)
(3)大多数人仍认为地理大发现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是利大于弊,你赞同吗?为什么?(8分)
【答案】(1)玉米、马铃薯、番薯等都成为今天中国人的日常食品,如果没有地理大发现,没有各洲的物质交流,我们也许享受不到这么丰富的物产(“丰富物产”)。另外,农作物的原产地不一定就是生产地,番薯、花生、向日葵的原产地在美洲,但目前中国的产量都居世界的首位,而且还培育出更多的品种来,这都有赖于世界市场的交流(“改良物种”)。明朝中后期中国开始引进高产作物玉米、番薯等,使我国不适宜生长稻麦的贫瘠土地得到利用,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能养活更多的人口,对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有重大意义(“提高产量”)。
(2)地理大发现引发了各洲之间疾病的大传播,使人类健康受到重大威胁。但也促使人类在被传播地区找到了治疗的方法,如治疗疟疾的药物——金鸡纳霜出产在美洲。
(3)赞同。总体而言,虽然地理大发现引发了不少问题,但因交流而产生的物质文明的进步是巨大的,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打破各洲隔绝是必然的,我们对此应该积极面对,因此地理大发现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是利大于弊。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园农业的发展使对不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在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因此得到了解决。
材料二 “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一片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不得不从生机盎然的农业区,迁至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艾周昌《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材料三 几乎每一个利物浦的市民都成了商人……几乎各个阶层的人对几内亚的买卖都兴趣浓厚。这真是一股浪潮,无怪利物浦的小船多如牛毛。在利物浦,赚取的利润并不稀奇。有时一次出航所得利润可达百分之三百。
——《资本主义和奴隶制度》
(1)依据材料一、三,指出奴隶贸易兴起的原因和主要动力。(8分)
(2)从材料中分析说明奴隶贸易对非洲造成的影响。(4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利物浦商人的贸易特点。(4分)
(4)结合上述材料简要介绍黑奴贸易的概况,谈谈为什么黑奴贸易会出现在15~19世纪的近四百年间。你认为奴隶贸易和欧洲资本主义早期发展有何关系?(8分)
【答案】(1)原因:殖民地的采矿业,种植园农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印第安人富有反抗精神,不能满足需要。动力:赚取高额利润。
(2)使非洲精壮劳动力显著减少,黑人家园遭破坏,社会经济倒退,陷入贫困落后。
(3)转运货物或黑人(三角贸易)。
(4)原因:①15~19世纪西欧的资本主义发展还处于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海外殖民方式还比较简单、粗暴。西方殖民者在美洲进行殖民侵略的过程中,一方面在美洲发展种植业,另一方面对美洲土著印第安人实行大规模的种族灭绝政策,造成了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同时,当时西欧国家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正常贸易获取的利润无法满足西欧商人的欲望。因此他们对于获取巨额利润的贸易,无论是正常的还是非正常的,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兴趣。黑奴贸易能获取巨额利润,对于西欧商人来说是难以抗拒的诱惑。②当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逐渐向自由资本主义过渡,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殖民政策也就相应地发生变化,资产阶级热衷于把包括非洲在内的海外殖民地变成他们的投资场所、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黑奴贸易也就逐渐衰落。关系:欧洲资本主义早期正是靠这种罪恶的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