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导航 > 最新信息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

2013-04-16 16:52:00 来源:无忧考网
这篇关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无忧考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

党的十八大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六项任务之首,明确提出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会议期间,大会收到了514件教育类提案。总体来看,加强学前教育管理、完善义务教育发展、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推进职业教育建设、教育体制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的问题,是教育类提案关注的重点。

  ◆◆◆加快立法规范管理

  20余年来,我国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截至目前,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已远远滞后于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由于缺乏对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权责的明确、科学划分,多年来“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更多地被误读为发展学前教育是“地方”即是县及乡镇政府的责任,责任主体重心过低,统筹协调和财政保障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对此,提案建议:要加快研究制定《学前教育法》或《学前教育条例》,明确我国学前教育产业和社会属性,强化政府行政管理责任;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逐步推行学前三年免费教育;增加学前教育专项发展经费,提高幼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此外,在各级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中,应增设学前教育管理专门机构,统筹该区域内学前教育的管理工作。对社会舆论广泛关注的民办幼儿园管理缺失问题,提案建议尽快研究、制定《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明确审批、登记、收费管理、教师待遇和教育质量监控等方面政策。此外,0-3岁婴幼儿早教市场的管理应当规范,明确主管责任部门,制定早教机构管理办法。并将婴、幼教老师纳入教师职称体系,或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将幼师纳入国家公务员制度。◆◆◆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

  经过25年的努力,我国已全面普及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但区域、城乡、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差距。为了实现“推进均衡发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使每一所学校符合国家办学标准”的目标,提案建议:依法将义务教育经费预算单列,建立省、市、县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建立健全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为使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向中西部、边远、民族地区和农村学校倾斜,提案建议,加强对城镇化时代新农村教育的研究,建立适应未来城镇化发展要求的农村中小学教育体系。采取“小规模化”、“小幼一体化”和乡村教育的混合模式,因地制宜完善农村教学点;完善编制动态管理和定期调整制度,建立农村教师待遇补偿和表彰奖励制度,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

  在保障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方面,提案提出,应建立中央与省级、流入地与流出地政府之间的经费分担机制,为农民工子女教育提供经费保障。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为流动学生提供补偿教育和服务支持。可探索实行“义务教育登记卡”制度,为农民工子女入学提供依据,并对其就读、转学情况提供登记服务。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2012年起,“异地高考”的呼声拉开了高等教育招考政策改革的神秘面纱。从2012年到2013年,“异地高考”始终牵引着公众关注。各地关于异地高考的政策于2012年底相继出台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提案建议,应有条件、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开放异地高考;要进一步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改变目前以政府为主、高校为辅的高考招生制度。为了改变各地教材不一、录取分数不一等现象,亟待制定和出台我国基本学业统一质量标准和考试制度。此外,提案还建议,取消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实行硕士招生的申请考核制。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高等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紧密结合,提高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对此,提案建议将国家学位改为各高校学位,改革研究生教学模式,推进与企业、国外大学合作,实行开放式联合培养模式,激励博士生进入学术前沿。

  提案还认为,高校师德建设应纳入社会道德建设之中,作为高校所在区域或城市乃至全社会文明道德水平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应当建立健全高校师德评估体系,并将该标准纳入高等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接受社会监督。

  提案建议,要形成职业教育发展大体系。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建设关系直接的教育,对促进城镇就业、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发挥着巨大作用。为实现职业教育与城乡人力资源需求的加速对接,培养更多城镇工业信息化和农村现代化所急需的实用型人才,提案建议,完善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升学方面的衔接,形成与普通高等教育平行发展、各有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系列。与此同时,同步规划和调整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改进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推进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进入职业教育课堂。

教育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