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务员考试>导航 > 模拟试题 >山西

2013年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3-04-08 15:56:00 来源:无忧考网

 1.【答案】B。解析:1981年厦门经济特区成立,1988年海南经济特区成立,因此A项错误。经济特区的开放主要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和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出口部门,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对外开放主要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造,因此C项错误。首次开放服务业的是浦东新区,其拥有四个开放区,因此D项错误。

  2.【答案】D。解析:国家制度是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和规定的关于国家本质和形式的制度的总和,它包括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答案】A。解析:“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设立的第九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4.【答案】C。解析: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大部分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5.【答案】B。解析: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阐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也是中国革命成功的三大法宝。

  6.【答案】A。解析:《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条第3款规定,村民委员会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A项正确。

  第12条第1款规定,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B项错误。

  第16条第1款规定,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联名,可以提出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的要求,并说明要求罢免的理由。被提出罢免的村民委员会成员有权提出申辩意见。C项错误。

  第26条规定,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委员会召集。村民代表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有五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提议,应当召集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组成人员参加方可召开,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同意。D项错误。

  7.【答案】A。解析:根据2011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原《刑法》“犯罪分子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条款删除,因此B项错误。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因此C项错误。判处无期徒刑的,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十三年,因此D项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A。

  8.【答案】B。解析:《行政监察法》第7条第2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监察工作,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监察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监察业务以上级监察机关领导为主。A项正确。

  第14条规定,监察人员办理的监察事项与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B项错误,“可以回避”应为“应当回避”。

  第17条第2款规定,监察机关之间对管辖范围有争议的,由其共同的上级监察机关确定。C项正确。

  第41条规定,上一级监察机关认为下一级监察机关的监察决定不适当的,可以责成下一级监察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必要时也可以直接作出变更或者撤销的决定。D项正确。

  本题答案为B。

  9.【答案】B。解析:1927年8月“八一”南昌起义——1935年1月遵义会议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初步产生时期;遵义会议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时期,1945年朱德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概念,并对此做了阐述。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以及建国以来的和平建设时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时期。

  10.【答案】D。解析:“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是张衡对月食作出的科学解释。

  11.【答案】B。解析:2000年8月19日,我国海拔、面积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

  12.【答案】D。解析:青海湖是中国的咸水湖。

  13.【答案】D。解析:利率又称利息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计算则称为年利率。在萧条时期,降低利息率,扩大货币供应,刺激经济发展。在膨胀时期,提高利息率,减少货币供应,抑制经济的恶性发展。

  14.【答案】D。解析:外汇储备的多少,不能代表一国经济发展的状况。

  15.【答案】B。解析:我国各少数民族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等。

  16.【答案】B。解析: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

  17.【答案】B。解析: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其中平等是基石,团结是主线,互助是保障,和谐是本质。

  18.【答案】A。解析: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在自然条件下,湖泊也会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不过这种自然过程非常缓慢。而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

  19.【答案】B。解析:“连中三元”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这里的“三元”指解元、会元、状元。A项错误。中国文化把五行、五色、五方位甚至五味、五脏等一一对应,红色对应的方位应是南。B项正确。《二十四史》是指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编定于清代乾隆年间。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末共四千余年的史事,被称为“正史”。《二十四史》中,只有《史记》是通史,其他都是断代史。C项错误。椿萱是父母的代称,萱堂是对他人母亲的雅称。D项错误。

  20.【答案】D。解析:苏格拉底认为放弃对人自身的探讨而去研究自然是愚蠢行为,他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1.【答案】A。解析:作为热导体,石墨烯比目前任何其他材料的导热效果都好。因此B项错误。海姆和诺沃肖洛夫于2004年制备出石墨烯,由此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因此C项错误。石墨烯的出现为相对论量子力学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而在这之前科学家们只能在高能宇宙射线或高能加速器中对该理论进行验证。因此D项错误。

  22.【答案】D。解析:《金匮要略》是我国古代医学家张仲景的著作。

  23.【答案】B。解析: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别称是“自然派”。“唯美派”是20世纪初在日本出现的文学流派。

  24.【答案】D。

  25.【答案】B。解析:我国在《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中把食品添加剂定义为:“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为了增强食品营养成分而加入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范围的食品强化剂也称食品添加剂。”可见,B项说法有误。

  26.【答案】A。解析:句意说的是煤炭价格随着石油价格的走高而走高。结合选项,“水涨船高”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提高,切合句意。相形见绌:指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如影随形:比喻两个人或事物关系亲密,常在一起。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27.【答案】D。解析:本题从第二空入手比较容易。题干中第二个句子的主语是指示代词“这”,指代的是前面一句话,而前一句话讲的是对Google的认识、看法,所以第二空选“共识”最恰当。另辟蹊径:比喻另创一种新风格或另找一个新途径、新方法。与后句的“在Google的弱点里做文章”对应。故本题答案为D。

  28.【答案】C。解析:“心胸开阔,不带成见,是个严格的史学家”是指司马迁在写史时不偏不倚,忠于史实的态度,故第一空填“客观”或“中立”较合适,排除B、D。虔诚:恭敬而有诚意。前面说“他极度崇敬孔子”,后面如果说“他不是个虔诚的孔门信徒”,则前后文意矛盾,所以第二空不能填“虔诚”。故本题答案为C。

  29.【答案】C。解析:街谈巷议: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议论,指民间的舆论。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妇孺皆知: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与前文“看起来新奇、鲜活”相对应,第一空填“司空‘见’惯”最合句意。第二空对应题干中的“大多是作为逸闻而散见于……”,选“分散”最合适。

  30.【答案】C。解析: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不可偏废:指两方面都应同样重视,不能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由前文的“责任和使命并存”可知,句中是从责任的角度来强调传承和振兴文化的重要性,因此空缺处填入“责无旁贷”最恰当,当选。

  31.【答案】C。解析: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与之前的“股市大涨”相对,这里所填的词语应含有股市大跌之意。凄风冷雨:形容天气恶劣,后用来比喻境遇悲惨凄凉。愁云惨雾:形容暗淡无光的景象,多比喻令人忧愁苦闷的局面。惨不忍睹: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哀鸿遍野: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现在也常用来形容市场遭受打击后大面积亏损的惨相,如股市、家电行业等。恰合句意,故本题答案为C。

  32.【答案】A。解析:先看第二空,“观点”不会存在误会或误差,排除B、C两项。再由“可以修正……也可以对……解释或观察”可知,句意强调的是战争文化研究比运用单一学科解释更“合理”,而不是“客观”。因此本题答案为A。

  33.【答案】A。解析:由句意可知,改革是需要前瞻性和目的性的,句意没有体现改革需要“勇气”和“魄力”,而且“得过且过”与“走一步算一步”有重复之嫌,故排除B、C。另外,句意说的是改革不仅需要有目标,还需要保证目标是正确的,故第一空填“远见”比“目标”更合适。本题答案选A。

  34.【答案】C。解析:先看第一空,“背信弃义”意为违背诺言,不讲道义。句中并没有涉及信义的问题,故排除A。“以怨报德”用怨恨来回报别人的恩惠。句中也没有体现出“怨”这层含义,排除D。“诚然”表示事情确实这样,用于引起下文转折,常与“但”、“但是”连用。“当然”表示肯定,强调合于事理或情理,没有疑问。句中先是肯定“人才外流的确让人黯然”,再以“但”转折,故填“诚然”比“当然”更合适。本题答案选C。数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契合句意。

  35.【答案】D。解析:第二空中,对于文化资源稀缺的城市而言,城市文化的建立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弘扬”意为发扬,是对原有事物的发扬光大,与句意不符,排除A。“涵养”意为使(水分)蓄积,与“文化”不搭配,排除B。第一空中,“彰显”意为充分显示;“提炼”比喻对某种事物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提高。对于文化资源丰富的城市,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作为文化特色进行利用,而是要有一个选择加工的过程,故“提炼”更贴合文意。D项当选。

  36.【答案】A。解析:本题从第三空入手。末句是说产业效益的大小受科技进步、资金投入、法制保障等因素的影响。一脉相连:形容血脉传承的密切关系。唇齿相依:比喻关系非常密切,相互依存。产业效益与影响因素之间显然不是血脉传承或者相互依存的关系,排除C、D。“息息相关”与“休戚相关”都有关系密切的意思,但“休戚相关”适用面比较窄,一般只能指有祸福可言的人、集团、国家等相互间的关系,而“息息相关”则不仅可指人,还可指物,故应选“息息相关”。第二空中,“产业提升”为固定搭配。本题选A。

  37.【答案】A。解析:精益求精:指对某种技能或学术的追求很高,没有止境。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另辟蹊径: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精雕细琢:比喻创作艺术品时的细心钻研和做事精心细致。由词义可排除B、C。放纵:纵容,不加约束。滋生:繁殖,产生。“惰性”是懒惰的本性,是每个人身上都多多少少存在的,须加以约束和克服。这里是说宋人有唐诗作榜样,便偷起懒来,这样做的后果便是模仿和依赖的惰性被“放纵”了,而不是“滋生”。

  38.【答案】A。解析:第一空是形容那些留守的老弱妇幼,“看守”、“留守”不如“守望”合适,因为“守望”除了“留守”,还带有“盼望”之意,更能表现出他们那种特有的心态,排除B、D。再看第二空,“担当”与“重任”搭配恰当。因此本题答案为A。

  39.【答案】B。解析:题干对比了两种投资路径:一种是一夜暴富,显然这需要机遇,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一种是通过时间积累发挥复利功效,这与前者相比显然更具现实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然而,却不一定更“稳妥”和更“有效”,据此可排除A、D。“效仿”一般针对别人的行为而言,不能用来指“机遇”,故排除C项。本题答案为B。

  40.【答案】D。解析:先看第三空,“徘徊”、“彷徨”这两个词意思相近,均有犹疑之意,与句子意境不符,排除A、B。流连:舍不得离开。徜徉:休闲自在地行走。题干并没有特别强调对古镇依依不舍的意思,故这里用“徜徉”更合适。另外,“街巷格局”与“建筑风貌”相对应,而“风格”与“风貌”则有重复之嫌。而且“印痕”多指看得见的痕迹,不如“痕迹”契合句意。故本题答案选D。

  41.【答案】A。解析:先看第二空,“远离”、“去除”与“困境”搭配不当,排除C、D。由句意可知,中国特色发展模式的优势很明显,与“显现”相比,“凸显”更能突出这种优势。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42.【答案】A。解析:先看第一空,句中是说传统经济学在细节方面关注不够。“闪烁其词”是指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捉襟见肘”形容衣衫褴褛,也比喻顾此失彼。据词义可排除B、D。再看第二空,“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的形势;“鞭辟入里”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由句中“拥有如庙堂般巍峨的气势”可知,这里侧重的是气势的巍峨,故应选“高屋建瓴”。

  43.【答案】A。解析:作者形容大乡绅仆人的丑态,句子没有用反语,所以第一空应填贬义词“大模大样”。“血气方刚”在此处形容年轻人旺盛的热情,“年轻气盛”强调的是年轻人易冲动的特点。作者让那口气憋着不是因为人穷没有志向,而是因为“人微言轻”,说了也不管用。因此本题答案为A。

  44.【答案】B。解析:风韵犹存:形容中年妇女仍然保留着优美的风姿。与文段中“正当妙龄”矛盾,排除A。绚丽:耀眼而华丽,不能用来形容“传说”,排除C。“蕴藏”含有隐藏之意,“与自然精灵们争胜”自然要展现至美,而不是隐藏至美,排除D。因此本题答案为B。

  45.【答案】C。解析:先看第一空,“充斥”意为充满(含厌恶意),用来形容《顾准文集》、《顾准日记》,感情色彩不符,可首先排除A。《顾准文集》、《顾准日记》之所以畅销,缘于顾准其人“满足”了人们对于知识分子角色的期许,而不是“印证”或“引发”。第三空中“老少咸宜”也符合“三字经”的特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46.【答案】B。解析:这段文字采用的是演绎论证的方法。作者先提出一个普遍的规律,即在讨论公共政策问题时,民众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进而由一般到特殊,推及到公共领域中的税负问题,说明税负是否沉重取决于该国民众对税负的主观感受。故B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未体现“税负”这一论述主题,排除。本题D项迷惑性较大。文段在论述税负问题时,用的是“相反”,而不是“例如”。故这段文字用的并非是例证法(用税负的例子来论证前面的理论),而是演绎推理法,用前面的理论来推出税负是否沉重的判断标准。因此“税负”问题才是文段中最为关键的信息,也是作者论述的落脚点。

  47.【答案】B。解析:由文意可知,横线处所填内容是针对文段中的悖论而提出的解决方法。文段中悖论是“人们在学习时通常会面临两种情况,一是不知道要学习的内容,二是已经知道了要学习的内容”。A项是关于“自满和谦虚”的问题,C项是关于“积累和作为”的问题,D项是关于“学习和思考”的问题,均与文段无关,排除。“不知道要学习的内容”对应“知其然”,“知道了要学习的内容”对应“知其所以然”便可*悖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48.【答案】D。解析:文段讲的是“家电进城”,强调应该挖掘城镇消费市场的潜力。但文段并没有否定“家电下乡”的成效,故A项错误。文段说的是应该“让城市低收入和失业居民”像农民一样,“也得到家电产品消费的实惠”,但并没有说“城市低收入和失业居民”比农民“更需要政策支持和补贴”,故B项错误。C项中的“大力推广新产品”在文段中并未体现,也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49.【答案】A。解析:文段主要讲的是通过创造性模仿获得产品,而并非“不断的改善”,且B项“就能”表述过于绝对,排除;由文段中“在跟进中发现现有产品的缺陷,然后通过创新弥补缺陷……”并不能得出“创新来源于对现有产品缺陷的弥补”,排除C项;由“所有的产品,除了……都是通过创造性模仿来实现的”可知D项表述错误,排除。因此本题答案为A。

  50.【答案】C。解析:材料是一段散文,主要说的是“我”旅居在外,虽然独守空斋,但因有书相伴,即便环境恶劣,阅读仍然能充实心灵,带来愉悦感。故本题的关键词应是“孤旅,阅读,充实”。A项“升华”在文中没有体现,B、D两项均未点明阅读在旅途中的作用,排除。因此本题选C。

  51.【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中国人对生死问题的关注,然后表明在这一问题上中国人关注生远胜于死。最后一句从侧面点明,人们表面上关注死,实质上是对生的进一步关注,即中国人对生死问题的关注实际上是以生为旨归的。选项A、B、D均谈到生死,但都未点明关注的侧重点在“生”这一论断,故排除。本题答案为C。

  52.【答案】D。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人需要提高自身价值,接着讲真正提高自身价值需要通过克己修身来实现。文段前两句澄清对待自身价值的思想误区是为了引出“克己修身”这一话题,排除A项。B项在文中稍有提及,但文段强调的是人才质量的提高,而不仅仅阐明人才质量的核心是什么,故排除。C项文中没有提到“自我包装炒作”的问题,偏离文意,排除。所以答案选D。

  53.【答案】D。解析:文段主要说的是使自己的声调、音量、节奏甚至坐姿与对方相称会使人们谈话时心理上更具有相容感,这能使他人相信彼此是“自己人”,以利于交流。A、B、C三项均未点明“相容感”对交流的积极作用,故排除。本题答案为D。

  54.【答案】B。解析:由最后一句的“怀疑”、“很可能”可知,文段对“自我保护”的结论只是猜测而不是肯定的结论,所以A项说法错误。C、D两项扩大了词义的外延,“藏族人不到14%”是指藏族人中的乙醇代谢酶速率高的人的比例少,而不是指“速率比较低”;文段的“红脸”是指喝酒脸红而不是单纯的红脸。文段通过研究人员试验得出的多项结论,提出一个推论的思路,即:喝酒脸变红→肝脏中的代谢酶存在变异现象→基因变异的人种分布与先后完成稻米驯化的地域存在某种重合性→可能是减少米酒酒精对人体产生的伤害。由这个推论过程可知,B项为正确答案。

  55.【答案】C。解析:文段通过与儒家的“道”对比,阐释了老庄之“道”的特征。基于此种特征,老庄学说更能从精神上满足人们对于生命的具有宗教意味的渴望,因而在魏晋时期蓬勃兴起。故文段主要说明的是魏晋时期老庄学说兴起的原因,即C项。

  56.【答案】B。解析:这段文字主要阐述了文化艺术的大众化、非功利化的特质,正是基于此,文化消费的“昂贵”,甚至成为奢侈品的趋向才显得危险,照此发展下去,将把文化艺术引向迷向和末路。A、C、D三项都没有涉及文化消费趋向“昂贵”的问题,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57.【答案】D。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自我反省评审原则的内容,然后,“但是”笔锋一转,指出这种原则在外交中的局限性,故文段想要说明的是自我反省评审原则不适用于外文实践,即D项。文段论述的核心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其推崇的自我反省评审原则,故排除A、B。C项文段并未明确提及,故排除。

  58.【答案】C。解析:阅读文段,可知转折连词“但是”后面的内容才是作者重点强调的。四个选项中只有C是“但是”后面的内容。故答案选C。

  59.【答案】A。解析:B项表达的是原本形成的“传统”的内涵。C项的表述简化为“原本是过程”,据原文“传统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消失而成为过去”可知,“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的过程”是传统的形成过程,而非原本是过程。D项,由原文可知,“原本是传统的始发言行”,而D项的表述却是已取得自主性的“传统”,故错误。A项是“原本”内涵的正确的表述。故本题答案为A。

  60.【答案】C。解析:横线前介绍了“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接下来就应该描述这株紫藤萝。根据所给五句话可以初步确定其介绍的顺序,首先是花朵稀落,到后来连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所以,①是结束句。并且从句意可知,⑤是直接对②句这一形态的描写,故⑤句应紧跟在②句之后,故本题答案为C。

  61.【答案】C。解析:做题时注意句间关键词语的关系,注意不同句子间内容上的交叉、包含或并列关系。①、③和⑤之间有着“视界”交叉点,故这三句应为一个句群,紧密相连,据此排除A、B。C、D的区别在于②的位置。④句有指代词“这”,如果②排在④前,则④句的“这”指不到指代对象,故排除D。本题选C。

  62.【答案】C。解析:议论文的一般顺序是先提出论点或是指出问题,然后再进行分析论证。所以本题中①和④这两个引出“学术不端”问题的句子应该放在段首,故首先排除A、D。再看②③⑤⑥四句,⑤句指出人们对学术不端行为人所在单位也表示失望,⑥句以“因为”开头,解释失望的原因,故应紧承⑤句之后。③句是从反面进一步阐述⑥句中提到的单位不负责任甚至袒护包庇的态度,②句是以“或者”介绍单位不负责任的另一种做法,与⑥③并列,故应紧承⑥③之后。本题答案选C。

  63.【答案】C。解析:文段说的是用纸袋代替塑料袋存在很多问题,可行性不高。A项的说法不确切,文段只是列举了纸袋在制作成本、污染控制、运输成本方面相对于塑料袋并没有优势,这并不能得出“纸袋相对于塑料袋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优势”的结论,排除。B项说的是如何解决白色污染,不是文段的主旨,排除。D项也不对,文段想说的是纸袋代替塑料袋并不是一个好主意,而不是说两者难以抉择,排除。因此本题答案选C。

  64.【答案】B。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我国生物种类丰富,然后以“然而”转折,介绍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我国动植物物种造成的灭绝或濒危的影响。A项“灭绝速度逐年加快”从文中无法得出。C项“物种丰富”不是文段的重点。文中的数字列举只是为了说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动植物的不利影响,不能由“灭绝”和“濒危”的字眼便判定前者更需要保护,而且D项未点明“环境恶化”这一关键因素。本题选B。

  65.【答案】A。解析:文段主要阐述的是企业不仅要顾及股东的利益,还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B项在文段中没有体现。C项,“成为……重要尺度”并不表明尺度发生了变化。D项中“更”在文中无法找到根据,且根据常识可知企业的目的在于盈利和维护股东的利益。

 

  75.【答案】C。解析:能被125整除,则符合题意的五位数的后三位应该是125或者250。如果后三位数是125,则有3×3=9个数;如果后三位数是250,则有4×3=12个数。故一共可以组成9+12=21个能被125整除的五位数。

  76.【答案】A。解析:答对题目的得分一定是偶数;未答题不得分,不影响总分的奇偶性;答错一题扣1分,总分23为奇数,则答错的题目应为奇数个,排除B、D两项。根据未答的题目个数为偶数个,分情况讨论。答错3道的话,答对(23+3)÷2=13道。未答题有20-13-3=4道。答错5道的话,答对(23+5)÷2=14道。未答题有20-5-14=1道,非偶数与题干条件不符。故本题答案选A。

  77.【答案】A。解析:这是个植树问题和盈亏问题的复合问题。植树的学生有(202+348)÷(5-4)=550个,一共栽了550×4+202=2402棵树。每边栽了2402÷2=1201棵树,因此学院路长(1201-1)×5=6000米。

 

  81.【答案】D。解析:从每列来看,图形构成相似,只是部分发生了变化,对比图形的异同,发现本题规律为每列后两个图形组合得到第一个图形。

  82.【答案】C。解析:题干及选项图形均是由外部正方形和内部的直线条构成,正方形内部直线之间的交点个数,依次是0、1、2、3、4、(5),选项中只有C的图形内部直线之间有5个交点。

  83.【答案】D。解析:左边图形折起来后,A的上面应为空白;B中三个面的相对位置不对;空白面不会和带阴影的边相接,C错误;D项可由左边图形折成。

  84.【答案】A。解析:每组图形的组成元素均相同,只是阴影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由此判定其规律为阴影的移动。第一组图中,全块的阴影在图形上顺时针移动,半块的阴影顺时针移动并且自身顺时针旋转。第二组图中,全块的阴影在图形上逆时针移动,半块的阴影逆时针移动并且自身逆时针旋转。

  85.【答案】C。解析:图形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一般先考虑共有的图形构成。第一组图中三个图形都有两条长度相等的直线,第二组图中三个图形都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圆。

  86.【答案】C。解析:给出的六个图形均为轴对称图形,图形④中含有阴影,最可能考查的则是对称轴的个数。图形①③④的对称轴数目为1,图形②⑤⑥的对称轴数目为2。

  87.【答案】A。解析:本题可从直线与曲线图形、封闭区域数两点考虑,图形①②③⑥中含有曲线,从曲直性上无法找出合适规律。考虑封闭区域数,图形①②⑤中的封闭区域数为1,图形③④⑥中的封闭区域数为2。

  88.【答案】C。解析:图形①④⑥均为直线图形,图形②③⑤均含有曲线,故将图形①④⑥分为一组,图形②③⑤分为一组。

  89.【答案】D。解析:图形②③⑤中均为相对的阴影,且各不相同,组合正好可得到一个完整的圆。此时,图形①④⑥含有不同部分的阴影,且阴影相加也构成一个完整的圆。

  90.【答案】B。解析:每组两个图形的组成元素相同,只是排列方式不同,由此确定移动规律。图形①②④均可移动第一个图中的1条直线得到第二个图;图形③⑤⑥均可移动第一个图中的2条直线得到第二个图。

  91.【答案】C。解析:技术创新的定义要点是:①首次应用;②非独占性、不确定性、市场性和系统性。C项是新技术的首次应用,并且突出了市场性的特点,属于技术创新。A项不具有市场性,不符合②;B项是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不是新技术的首次应用,不符合①;D项微软公司的技术具有独占性,不符合②。故答案选C。

  92.【答案】A。解析:统一指挥原则的定义要点是:①一个下属只应接受一个上级的命令;②一个下属只向这一个上级汇报自己的工作。A项中各地经销办事处的经理们既要向分管市场经营的副总经理汇报工作,又要向总会计师汇报,违反了要点②,因此违背了统一指导原则;B项不是工作事务,与统一指挥原则无关;C、D两项都符合定义要点。故答案选A。

  93.【答案】D。解析:反暗示效应定义要点是:①用夸张或者激将的间接方法;②产生相反的结果。A、B、C三项都属于用夸张或者激将的间接方法影响别人的行为,产生了相反的结果,因此三者都属于反暗示效应。D项王先生教育儿子只是正面的说教,并没有“用夸张或者激将的间接方法”,不符合①。故答案选D。

  94.【答案】C。解析:壁垒营销定义的关键信息是:针对竞争对手的“竞争门槛”。A项低价策略、B项网络优势、D项广泛的普及都分别构建了有效的针对竞争对手的“竞争门槛”,符合定义。C项收购IBM的PC业务并没有构建“竞争门槛”不符合定义关键信息,因此不是壁垒营销。故答案选C。

  95.【答案】D。解析:运动性失语症的定义要点是:①能理解他人语言;②能发音但不能构成语言。A项“答非所问”说明可以构成语言,不符合②;B项虽然符合定义要点,但并不是一种功能丧失,而是尚未学会,不属于失语症的范畴,不符合①②;C项只是不能准确地说出物品名称,不符合②;D项符合定义。

  96.【答案】D。解析:钓鱼式攻击的定义要点是:①伪装成信誉卓著的法人媒体;②获得如用户名、密码和信用卡明细等个人敏感信息。A项属于直接攻击并不是伪装,B、C两项都不存在伪装,均不符合①;只有D项发出邮件的并不是该银行,而是伪装银行以获得其账户信息为目的的网钓者,使用了钓鱼式攻击。故答案选D。

  97.【答案】B。解析:零次情报定义的关键信息是:零散和初始的信息。A、C、D三项都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的、正式的公开发表的,因此不属于零次情报的来源。B项电视新闻报导可以提供零散和初始的信息,可以从中获得非正规情报,所以是零次情报的来源。故答案选B。

  98.【答案】C。解析:路径依赖性的定义要点是:①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②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及未来可能的选择。A项是小明的妈妈逼着他吃青椒,不符合①;B项该生产商的销量渠道并不是无法改变的,不符合①、②;C项符合定义;D项是权衡之后的选择,也不符合①、②。故答案选C。

  99.【答案】C。解析:公共定价法的定义要点是:①政府提供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②“市场性物品”。A、B、D三项都符合定义;C项网吧并不是由政府提供,不符合①,因此不需要应用公共定价法。故答案选C。

  100.【答案】C。解析:内婚制定义的关键信息是:在一定血缘或等级范围内选择配偶。A项在一个部落里选择配偶,属于内婚制;B、D两项明显也符合定义;C项允许上等种姓从下等种姓中娶妻超越了本身的血缘和等级,不符合关键信息。故答案选C。

  101.【答案】A。解析:高山属于陆地,并且高于地面;波浪属于海洋,并且高于海面。故答案选A。

  102.【答案】A。解析:题干中词项两个词可组成成语,且前后词项表面看是并列关系,实际上两个词项在语义上是转折关系,B、C、D三项都是并列关系,只有A符合题意。

  103.【答案】C。解析:运动员在运动场上训练,学生在学校学习。

  104.【答案】D。解析:售货员销售的对象是顾客,演员表演的对象是观众。C项交警指挥的对象不仅有司机,还有行人和自行车等。

  105.【答案】B。解析:抢劫是一种犯罪,抢劫的结果可能是坐牢;登山是一种运动,登山的结果可能会受伤。A项地震是一种灾害,地震的结果可能造成伤亡,但题干坐牢是动词;而C项广告是一种营销手段,做广告的结果可能是让顾客购买产品,与题干也略有不同。

  106.【答案】D。解析:铁观音是茶叶的一种,原产地是福建;上海青是蔬菜的一种,原产地是上海。B项宣纸虽然是文房四宝中的一种,但文房四宝只包含固定的四种事物,而茶叶和蔬菜分别包含许多种事物,所以D项更合适。

  107.【答案】B。解析:小时和分钟都是时间单位,且1小时比1分钟表示的时间长;千克和克都是质量单位,且1千克比1克表示的质量大。C项里和公里都是路程单位,但1里比1公里表示的路程短;D项升和立方分米表示的容积大小一样。

  108.【答案】C。解析:并列关系,世博会和奥运会都是一项国际规模的活动,体操和跳水都是一种体育项目。故答案选C。

  109.【答案】A。解析:草根和精英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古典和前卫属于不同的艺术风格。

  110.【答案】C。解析:不再发行且存世稀少的东西才会导致绝版;不再生产的物品才可以称为文物。

  111.【答案】A。解析:削弱型题目。题干由酒后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只占总的交通事故的10%得出结论:“酒后驾驶,等于送死”只是危言耸听的夸张宣传而已。

  如果A项为真,就说明酒后驾驶的时数在总的驾驶时数中所占的比例更低,相对于酒后驾驶的总时数所占的比例,酒后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比例其实是非常高的,有力地驳斥了题干推论;B项并未说是否也扣留了若干非酒后驾驶的车辆而减少了事故的发生,且没有说明扣留的具体数量,也可能扣留数量其实很少,因此B项对题干推论的削弱程度不强;题干中并没有提及私家车和大卡车的区别,C项是无关项;D项则加强了题干的结论。故答案选A。

  112.【答案】C。解析:考查复言推理。由“乙不上场”可进行如下推理:乙不上场→乙和戊中有人不上场→丙上场(根据3);乙不上场→甲不上场(根据1)。所以可知甲、乙不上场而丙上场,只有C项符合。

  113.【答案】B。解析:评价型题目。办公室主任将“循环再利用纸张”等同于“劣质纸张”,文具供应商反驳这一观点的论据是:最初的纸张就是用可回收材料制造的。但造纸原料与纸张的质量是不相关的,因此B项恰当地指出了文具供应商的反驳中存在的漏洞。

  114.【答案】D。解析:削弱型题目。题干结论是:存在别的某种原因引起过敏性肠胃炎;论据是:即使让患者停止食用那些已经证明会引起过敏性肠胃炎的食物,可他们的过敏性肠胃炎并没有停止。

  A项诱发过敏性肠胃炎的食物、C项过敏性肠胃炎患者的其他表现都与题干论证无关;B项中的引起食物过敏反应的食物与引发过敏性肠胃炎的食物可能不同,削弱程度有限;D项食物与过敏性肠胃炎的发生之间存在时差,则过敏性肠胃炎没有停止可能是由于刚刚停用食物,从而削弱了题干的结论。故答案选D。

  115.【答案】D。解析:加强型题目。题干由大量奖学金无人问津推出“这些奖学金的标准应当被修改”的结论。A项说明奖学金无人问津是“另有他因”,削弱了结论;B项是无关项,能否修改标准与是否应当修改标准无关;C项说明奖学金项目的严格标准并不影响学生申请和奖学金津贴发放,削弱了结论;D项说明这些奖学金项目所指定的专业标准有问题,应该修改,加强了结论。故答案选D。

  116.【答案】C。解析:前提型题目。题干结论是海贝岛上出售的汽油在质量上是相同的,论据是不同牌子的汽油公司所销售的汽油来源相同。要使结论成立,就要求汽油从来源到销售的过程中质量没有任何改变或者改变是一致的,故C项是必须假设的。A、B、D三项都没有涉及到质量,所以都不是必须假设的。故答案选C。

  117.【答案】A。解析:分析推理题。根据约定可知,每年的某月某日与那天是星期几是不随年份变化的,因此I正确。而如果某人的第一个公休日是星期日,并且必须连续工作六天后休息一天,则到那一年的末尾之前,公休日都是星期日,III错误;而那一年的最后一天(普通年)或最后两天(闰年)虽然不算在任何一周内,但算在他工作的天数中,因此在明年的第一个公休日就不是星期日了,II错误。故答案选A。

  118.【答案】D。解析:考查直言命题推理。“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是一个全称肯定命题,其矛盾命题是特称否定命题:有的哺乳动物不是胎生的。根据直言命题的从属关系,单称否定命题→特称否定命题,由D项可以推出“有的哺乳动物不是胎生的”,因此最能反驳题干的判断。

  119.【答案】B。解析:解释型题目。B项解释了地震在美国东部和加州影响区域的面积不同的原因是加州的地壳更能吸收地震波,A项无法解释为何打击区域面积不同,C、D两项也都无法解释这一现象。故答案选B。

  120.【答案】B。解析:削弱型题目。题干结论是最后一句,论据是该药物只能从“菠苴”树的树皮提取且制取一公斤药物需要剥取1000株“菠苴”树的树皮。

  A项即使为真,也可能无法杜绝砍伐“菠苴”的违法现象,最终导致“菠苴”灭绝;B项说明“菠苴”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人工栽培,则剥取大量树皮不会导致该树种灭绝,从而削弱了题干结论;C项中央卫生部门批准使用和药物生产没有直接关系,是无关项;D项10000株“菠苴”树的树皮只能抽取十公斤药物,如果大批量生产仍需要许多树皮,仍可能导致该树种的灭绝,对结论的削弱程度有限。故答案选B。

  121.【答案】B。解析:“8月份,在国家重点调度的120种工业产品中,有95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占重点调度产品的79.0%,占比相较于7月份提高14.0个百分点”,可知7月份的占比为79.0%-14.0%=65.0%,所以7月份工业品产量同比增长的有120×65.0%=78种。

  122.【答案】C。解析:2009年1-8月山东省累计实现零售额7808.4亿元,增长18.1%,增速同比回落5.4个百分点,则2007年1-8月山东省累计实现零售额7808.4÷(1+18.1%)÷(1+18.1%+5.4%)≈5353.6亿元。

  123.【答案】D。解析:“8月份,与上年同月比,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7%,比上月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说明2009年7月山东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月下降0.7%+0.1%=0.8%。

  124.【答案】C。解析:由“1-8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872.1亿元,增长23.0%……第一、二产业投资保持稳定增长,依次增长19.2%和16.2%;第三产业投资增速加快,增长33.0%;上年同期的三次产业投资构成之比为3.9∶56.3∶39.8”可知,第二产业增长最缓,占比将下降;第三产业增长最快,占比上升;第一产业增速低于平均值23%,故占比也会下降。据此排除A、B、D,选C。





 

公务员考试山西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