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美化防洪堤,梧州市投资700多万元在鸳江大桥至龙母太庙之间,利用长达1.5公里的河东防洪堤内壁建了一条历史文化长廊,其长度和面积的浮雕群在全国极为少见,嵌于防洪堤壁上的五龙阴刻石雕更是。长廊共有17幅大型浮雕、6个文化景观、3个水景、55幅雕刻诗词书法,内容分为梧州龙文化、古文化、传说文化及近代文化四部分。游客通过游览历史文化长廊便可一日读懂梧州上下4000年文明历史。
以下是梧州历史文化长廊文字介绍:
一 、序(A0)
梧州为岭南古城,自汉高五年(公元前一八三年)建苍梧王城至今,已有两千余年。古为广信县、苍梧郡治所,唐武德四年(六二一年)始称梧州,今为桂东中心城市。浔江、桂江、西江于梧州交汇,广西近九成之水经此东流,誉为广西『水上门户』。
党和政府恤民情、顺民心,斥巨资三亿余元修筑河东防洪堤。二00一年初动工,建设者团结拼搏,艰苦奋战,历三载建成。大堤长三千七百米,宛如『水上长城』,蔚为壮观。
大堤既成,遂对堤防进行文化景观建设。梧州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风情妙曼,人文发达,民间艺术瑰宝丰盈。有『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之史载,有『金牛仙渡』之传说,有『白鹤仙女』之故事,还有龙母利泽天下之『龙母文化』,家喻户晓,百世流芳。梧州亦为百年商埠,背靠云贵川,面向粤港澳,交通便利,商贾云集,商贸繁荣。梧州更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之城,孙中山曾三次驻节梧州,运筹北伐。梧州又是日新月异、充满活力之现代城市,正阔步走向未来。鉴此,艺术家们精心制作艺术浮雕嵌于堤壁,使之成为堤景结合的亮丽风景,令优秀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发扬。
二、金牛仙渡(A1)
传说,一老翁牵一水牛,欲渡西江,招来船夫,船夫嫌水牛巨重,心中不悦,仍勉强渡之。过江之后,船夫向老翁讨要船费,老者笑而不答,轻拍身边水牛,水牛排下一堆『黑粪』,老翁牵牛拂袖西去,船夫恼怒不已,回头忽见舱中『黑粪』变成一堆金灿灿的元宝,大喜曰『真仙人金牛渡也』。
三、鸳鸯江传说(A2-A3)
(一)北门外有一种菜后生,一日遇小龙女被黄龙所欺受伤跌倒于江边,遂义愤怒斥黄龙,并将小龙女接回家中。母子每日登白云山采来草药,悉心为小龙女治伤。
(二)小龙女在种菜后生家得知黄龙常将西江、桂江之水搅得浑浊不堪,百姓深受其害,心中十分不安。小龙女伤好后返回龙宫之时,毅然于发髻上拔下一颗水晶宝珠赠与种菜后生。
(三)种菜后生执宝珠在江中一划,江面便变得平静如镜,清澈碧透。百姓吃上了清净江水,万分高兴。
(四)黄龙见百姓吃上了清水,不再敬畏龙威,恼羞成怒,遂暴力抢夺宝珠。种菜后生与之鏖战九日,终于血尽力竭,吞宝珠于腹中,投桂江而死。从此,桂江水清碧绿,西江水浑依旧,二水一绿一黄斑驳相汇之处,人称『鸳鸯江』。
四、水上婚礼(A4-A7)
(一)定情
从前,梧州船民男女双方定情订婚时,分别邀请亲友,把船开到江心唱叹、对歌。所唱之歌多借用成双成对之事与物,比喻男女纯真的爱情。
(二)迎亲
男家迎亲的彩船称礼艇。礼艇船头立着两名接亲少女,各撑一把系红绳的黑伞,黎明时分出发迎亲。接亲时,女家船上众人会连珠炮般地发问,礼艇上众人绞尽脑汁答歌,直至问者歌尽心服,始将新娘送出。
(三)拜堂
新郎新娘在船上拜堂,拜堂时先唱拜堂歌,继之挑箩炮,即新郎亲手揭开新娘的面纱,边挑边唱歌谣。拜堂礼毕,新娘行剪礼,把预备好的有长有短的彩带剪整齐,寓意婚后夫妻共同生活相敬相爱。
五、春华(A8)
梧州体育健身运动历史悠久。舞狮、赛龙舟、足球、排球、水球、跳水、游泳及体操等项目广泛开展。
六、梧州商埠古都(A9-A12)
(一)商埠古都
梧州是广西乃至西南诸省的东出海通道,是通往粤、港、澳的水上门户,曾被誉为『小香港』,1897年辟为通商口岸。
(二)吉日良辰
店铺商号开张,择定吉日良辰,鸣炮庆贺,祈求滚滚财源。
(三)敬拜财神
商人敬拜财神,以求广纳财气,生意兴隆。每年农历正月初二、七月廿二日(传说是财神比干和赵公元帅的生日)商家都要敬拜财神。
(四)『祃祭』
『祃祭』本为军中祭礼,古代行军于所止处祭神曰『祃祭』,后传至民间。梧州俗谚中有『初二、十六,鸡公猪肉』之说,指的是农历每月初二和十六的两度祭。商号店铺尤重祃祭,肴馔丰盛,以公鸡和猪肉等祭天官、社公、门官、土地公、灶君等神。
七、梧州造币史(A13-A15)
(一)北宋元丰年,朝廷在梧州设监铸钱,称元丰监,为宋代江南六大钱监之一。钱监『每年铸钱十八万缗』,每月生产1.5万缗,每天要烧125炉,工人将近千人。
(二)铸币的必经工序是制作范母。『范』就是模子,范母是用于制作模子的模子。用范母成批翻制精确的钱范,是大規模铸币的首要条件。
(三)据《岭外代答》记载:『铁,梧州产者,在熔则如流水,然以之铸器,则薄几类纸,无穿破。凡器既轻且耐久,诸郡铁工锻铜,得梧铁杂淋之,则为至刚,信天下之美材也。』
八、古币(A15-1)
梧州元丰监铸钱作坊所铸造的铜钱有『崇宁重宝』、『熙宁重宝』等10多种,造型优美,制作精细,是我国北宋时期钱币中的精品,体现了宋代梧州的冶炼工艺水平。
九、福寿壁(A15-2)
福,福气、福运之意,《韩非子》卷六:『全寿、富贵之谓福。』寿,《庄子·盗跖》上有:『上寿为百岁,中寿为八十,下寿为六十。』长命百岁,益寿延年,是人们美好的愿望。
十、抗洪图(A16-A17)
桂江、浔江、西江在梧州交汇,城区常受洪水之患,梧州人民不屈不挠与洪水抗争。
1994年6月19日,梧州遭遇特大洪水,水位25.91米,洪峰过时全城一片汪洋,经济损失严重。1998年6月28日,再遇百年特大洪水,水位高达26.51米。市委、市人民政府紧急动员,全市人民齐心合力,加固刚竣工之河西大堤,解放军白台山英雄团官兵千里驰援,军民并肩战斗,终获胜利,河西城区免受洪水灾害,人民生命财产得以保护。
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心梧州防洪工程建设,1994年7月9日,朱镕基同志亲临梧州视察抗洪救灾工作,作出了『梧州一定要设防』的重要指示。2001年7月19日,温家宝同志视察梧州防汛抗洪工作,作出了『河东堤要在2003年汛期发挥效益』的具体指示。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梧州召开河东防洪堤建设现场办公会议。市委、市政府精心部署,举全市之力,开展防洪大堤工程建设大决战,共投入资金6亿多元,先后建成河西、河东防洪大堤。2003年,梧州城区不设防成为历史。
十一、西江(A17-1)
『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唐代诗人张九龄身置西江月夜澄澈柔美之景,诗情泉涌,一首西江夜行咏诵千载。西江地域楚地之属,为百越文化之区。梧州锁镇岭南,俯视三江,文化发达,风光宜人。古郡八景,令历代俊彦争相吟咏,华章迭起,异彩纷呈。金牛仙渡,唤渡之声宛然若闻;砥峙龙洲,屹然中流;火山无火,冰井无冰,元结遗铭,千古佳谈。冈峦听鹤,临池风细,已随西水东逝;云岚、桂楫,当须春晴绝胜。江月夜夜好,云山朝朝新,梧州这颗西江明珠,必将更加流光溢彩。
十二、古王城(A17-2)
自秦以降,逮至汉唐,苍邑古郡,偏隅一方。西汉初,苍梧王赵光筑建苍梧王城,遂始开建城之史。至唐武德年间,始有梧州之称。岁月流徙,兴废迭更,曾负载和刻录着古郡盛衰的历史物证,已抖落开千年尘土,今又流芳。人文风物,清醇仍乃,昔南汉铜钟,允升宝塔,白鹤道观,龙母太庙,金龙街巷,骑楼长廊,一一陈说着过去,维系着古王城的风土脉络,屹峙南岭,终将传承久远。
十三、鸳江风情(A18)
梧州三江相汇之处,江水一绿一黄,俗称鸳鸯江。苏东坡游历梧州,留下诗句『鸳鸯秀水世无双』。打渔、渔歌唱晚、赛龙舟是梧州民间特有的风土人情。渔舟轻摆,银网撒落;夜幕轻启,渔火点点;渔歌渐起,虚无缥缈。江中百舸争流,奋勇搏击前进。
十四、未来(A19)
浩瀚的历史长河,现代与憧憬构建科学与飞翔的空间;万束星状蓝光,仿如遥远银河传来天籁的呼唤,引领人类的遐想遨游未来太空。
十五、孙中山三次驻节梧州(A20-1、A20-2)
梧州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梧州人民为民主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1911年武昌起义,梧州为桂粤两省第一个响应起义宣告独立的城市。民国十年(1921年)十月至翌年四月,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孙中山三次驻节梧州,并率三万革命军北上桂林,运筹『*北庭,统一中国』之北伐战争。
此西门口码头,为孙中山1921年莅临梧州时登岸之码头。
十六、中山纪念堂(A20)
民国十四年(1925年)三月,孙中山在北平逝世,在时任西江善后督办处长李济深倡议下于梧州北山兴建中山纪念堂,民国十七年(1928年)夏动工,民国十九年(1930年)建成,是全国最早建成的中山纪念堂。中山纪念堂占地面积达1630平方米,纪念堂前座是4层塔式圆顶,后座为千人会堂。纪念堂采用中国古典宫殿式与西欧圆顶式相结合构筑设计。1981年,国家文物局将其编入《中国名胜词典》,为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七、名人纪念柱
赵光
赵光(?~公元前111年)南越国苍梧王。梧州市历首任行政长官,汉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赵佗自称南越武帝,在今梧州市建立苍梧王国,封族弟赵光为苍梧王。赵光即位,筑苍梧王城。这是梧州建城之始。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十月,汉统一南越,置苍梧郡、广信县,苍梧王城为苍梧郡、广信县治所。赵光被封为隋桃侯,食邑3000户,同年病逝,葬于西江南岸火山。
陈钦
陈钦(?~15年),西汉古文经学家,字子佚。苍梧郡广信县人。少熟读《易》、《书》、《诗》、《春秋》和《礼记》。成帝时被察举为茂才。
建始年间,陈钦到京师任五经博士,跟随古文经学家学习《左氏春秋》,但不墨守师说,有独立创见,自成一家,著有《陈氏春秋》。陈钦极力倡导古文经学思想,东汉经学家赵岐在《三辅决录》中称赞『《左氏春秋》,远在苍梧』。
他向王莽讲授《左传》,王莽称帝后,封陈钦为厌难大将军,驻守塞北。
士燮
士燮(136~226年),字威彦,苍梧郡广信县人。汉末为交趾太守,督岭南七郡。三国时为龙编侯。著作有《士燮集》、《春秋经注》、《公羊注》、《谷梁注》传于世。士门家族是当时实力雄厚的地方势力,士燮弟壹,为合浦太守;次弟黄有,为九真太守;三弟武,为南海太守,加上士燮的交趾太守,士家四郡占岭南疆土过半。《三国志》记述,士燮出门时,『车骑满道,胡人夹毂焚烧香者常有数十,震服百蛮,尉他不足逾也。』『尉他』即南越王赵佗。历士燮威望极高,不在赵佗之下。
牟子
牟子(170年~?),名融,字子博。苍梧郡广信人。汉末佛学家。苍梧隐士,自幼博览群书,博学多才。他精通诸子百家,成为广西最早研究佛学的人,极力推崇老子的『绝圣弃智,修身保真』的学说。三国初,著有《理惑论》(37篇),糅合儒、道各家学说,是中国第一部佛学专著。
关冕钧
关冕钧(1871~1933年),字耀芹,号伯衡,广西梧州市长洲岛人,清朝光绪癸已年进士,二十四岁为翰林院编修,诰授光禄大夫,官至四品。任铁路大臣时,创办中国铁路事业,立志『交通救国』。辛亥革命时,他与林森、徐世昌等人倡赞共和,参加反清运动。历任南北议和代表、约法会议议员、参政院参政、参议院议员、晋北榷运局局长。民国廿二年(1933年),关冕钧病逝于北京,归葬于梧州市长洲。
李济深
李济深(1885~1959年)原名李济琛。广西苍梧大坡镇人。他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国民革命。民国十五年(1926年),李济深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委、任黄埔军校副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民国十六年(1927年)十月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民国十七年(1928年)六月任广东省省长。抗战期间,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战地委员会副主任。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一月,在香港创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主席。1949年9月2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李济深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之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十八、鹤冈返照(A21-1)
鹤冈,又名白鹤山,位于鸳鸯江畔。《名胜志》记载:『梧州城西桂江岸形如飞鹤,山多松树,入夜白鹤群集。』清代诗人关正运有《鹤冈返照》诗云:『城西隔岸叠峰稀,落日平冈见鹤飞……』当朝阳刚从东方升起,江上晨雾未消时,隔江相望,窈窕多姿的白鹤山,宛如一个静卧云雾中的仙女。当斜阳西照,霞光把白鹤山的影子投入碧绿清亮的桂江,就像一个花容月貌的女郎对镜梳妆。这就是梧州景致——鹤冈返照。
鹤冈山下,鸳鸯江畔,有一道观———白鹤观,始建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九、白鹤仙女传说(A21)
皓月当空,青年渔民黄亮于鸳鸯江畔吹奏箫管,见鹤冈飞来一只白鹤,翩翩起舞。不巧,渔霸刘洪发现,竟向白鹤放箭,鹤伤翅跌于黄亮之船上,黄为鹤疗伤,伤愈将鹤送回碧空。鹤长鸣三声,依依不舍。
白鹤飞走,黄亮朝思暮想,乃上鹤冈山寻找,巧遇仙鹤十姐妹,方知两个月前救起之鹤竟是仙鹤十姐妹中之十妹,名云姑。在姐妹撮合下,两人喜结良缘。云姑身带鹤顶红宝珠,能庇佑黎民幸福,渔霸刘洪得知,强行监禁黄亮,要挟云姑拿宝珠来换人。云姑去找刘洪,刘洪对宝珠垂涎三尺,从云姑手中夺过宝珠及仙鹤羽衣,将衣穿上,甚为得意,忽觉两腋生风,身躯飞起,随后从高空摔到地上,一命呜呼。此后,云姑与黄亮恩爱有加,相濡以沫。
二十、虞舜文化(A21-2)
舜,又称虞舜,字重华,黄帝九世孙,史称虞帝,为华夏始祖五帝之一。
舜推崇和履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理道德规范,是道德文化的创始人。舜在位五十年,建立不少功业。『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史记》)。
梧州,苍梧之野,为虞舜文化的繁衍之地。《史记》记述:『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苍梧县志》载:『舜陵相传在城东五里许,大云山下锦鸡岩,其地与九嶷相近』。历代诗人多有吟咏:『为谒苍梧庙,看云哭九嶷』(唐·杜甫);『苍梧独在天一方……我行忽至舜所藏』(宋·苏轼);『常诵苍梧云起愁……怅望九嶷空白头』(南宋·李纲);『南海苍梧万里遥,重华遗迹在山椒』(明·王祐)。
二十一、龙母传说(A21-3)
龙母传说为百越神奇女性,公元前290年生于梧州藤县,父温天瑞,母梁氏。龙母出生发长一尺,仪容瑰伟。幼年时,某日洪水肆虐,龙母幸得木盆乘坐漂至广东悦城被救。此后常往返于悦城、梧州及藤县等地。长大后,与姐妹及邻里姑娘结成『金兰七姐妹』,立志『利泽天下』。龙母为民造福,百姓推举她为氏族首领。
龙母下河捕鱼,忽遇石蛋,大如斗,拾回家中精心呵护。经十许日,石蛋爆出五条小龙,龙母珍爱如子,将小龙放回江中,龙母之名因此而得。某日,龙母于江边剖鱼,误伤一小龙,不幸尾断,五小龙远游而去。不久,西江流域,洪水急涨,人说是断尾龙所为。龙母率众抗击洪水,不日雨停水退,苍生得以安居生息。数年后,西江瑞云腾移,乃是五龙为母之德所感动,返乡寻母。龙母见龙子辉色炳耀,喜悦地说:『儿啊,你们今已长大,应该造福于民了。』
龙母于珠山遇赖普义法师,赖欲霸占珠山,遂拿木拐杖与龙母之铁棍斗法,赖说:『如我之拐杖浮于水,则珠山为我所有。』试之,拐杖浮。龙母说:『拐杖浮何足奇?看我之铁棍能浮方为奇迹。』遂置铁棍于水中,竟然浮起,而拐杖却倏忽沉下水底,法师见状目瞪口呆,原来鲤鱼于水中托起铁棍,而鱼虾将拐杖拉下江底,法师败走。
秦始皇听说百越之地有龙母,便派专使携厚礼召龙母进京,龙母恋土终未赴京。仙逝后,人们建龙母庙以作纪念。
二十二、古广信文化(A21-4)
汉武帝于公元前111年平定岭南后,设立交趾刺史,其治所设于苍梧郡治之广信,以汉武帝诏书『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取出『广信』得名,广信之东称广东,广信之西称广西。古广信是岭南和珠江流域最早开发的地区,是中原文化南下与岭南土著百越文化的交汇点。自秦皇汉武帝后,古广信始终展现出强大的吸纳融合能力,经过长期交流,逐步形成有别于中原文化的生活习俗、语言文字、风土人情、农耕水作、宗教信仰的山地文化、水上文化和商品文化等,统称为古广信文化。
二十三、文化石
项目名称:梧州历史文化长廊
建设单位:广西梧州安澜防洪排涝工程投资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广西南宁林顿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梧州市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
建理单位:广西水利电力堪测设计研究院
广西梧州规划设计院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广西南宁林顿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梧州市工艺雕塑工作室
广西梧州瑞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梧州市宏业建筑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