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港联动
使企业有了出海口
7月22日,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申报的第一票“区港联动”出口货物成功运行,价值18万美元的LCD显示器由陆路运抵太仓港,再经驳船运达洋山港后,出口欧洲。据佳世达负责物流的王峰先生介绍,“区港联动”使企业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手续,这比在洋山港办理手续至少可以节省2-3小时,每一标箱可节约400元,节约幅度可达15%左右。今后如果太仓港开通欧洲航线,货物直接从太仓港启运,还可节约更多的时间和成本。
今年6月,苏州高新区与太仓港签定了“区港联动”合作协议,实现区港直通。“区港联动”快速模式,把港口功能延伸至苏州高新区,使区内企业拥有了自己的出海口,摆脱了内陆企业的局限,进出境货物的报关、查验、放行等手续均在家门口完成,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手续更加便捷,货物流转更加快速,企业成本明显降低。“区港联动”模式无疑是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的主要选择之一。业内人士指出,“区港联动”快速模式的推行,将有利于进一步拓展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的空间,进一步改善苏州高新区投资软环境。
构建平台
让生产与物流牵手
苏州高新区生产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普遍具有“定单网络化、物流全球化、生产零库存”的特点,因而对物流效率要求极高,而且物流成本也已经成为企业生产成本中不可忽视的一笔消耗,有“第三利润源”之称,降低物流成本就能为企业开掘出“第三利润源”。
苏州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是苏州高新区发展现代物流,吸引各类物流企业集约经营,为企业构建高效快捷物流平台的主要载体。目前,保税物流中心已经成功吸引了近20家知名物流企业,百余家生产企业选择这里完成物流运作。生产企业与物流企业的牵手合作,大大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与生产企业名硕电脑合作的大田仓储公司,平均每天可以为名硕处理订单550票,一张200个料号的订单,只需6小时就可以完成备料并送至名硕的生产线。同时大田还为企业储备了21天的料件库存,在今年初的雪灾中,尽管道路运输受阻,但由于有了物流企业的库存,名硕生产线没因雪灾受到影响。名硕负责人也表示,从2006年4月开始利用保税物流中心平台以来,基本实现了零库存,存货成本大幅降低;由于能及时获得料件,避免了产能闲置;订单的达成率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提升。
资源整合
为企业构建快速通道
为进一步提升物流环境,苏州高新区提出了“两个300亿工程”的发展目标,即在今后两到三年内,苏州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海关监管货值达到300亿美元、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额达到300亿美元。为此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进驻保税物流中心的苏州海关有效提高效率和方式,积极推动业务发展:如分送集报的试点、出口退税业务操作模式的优化等;苏州国检积极推动报检流程的优化和现场查验的效率;今年上半年,保税物流中心监管货值达60.68亿美元,同比增长266%;报关单量达45248票,同比增长350%。下半年保税物流中心将加快开发建设,完善服务功能,规范区域管理,确保8月份二期通过验收。出口加工区上半年实现监管货值总值104亿美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0亿元,销售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近2倍。
从6月份开始,位于苏州高新区大同路的一幢写字楼开始装修,不久这里将成为苏州高新区集中报关报检的场所,原先分散在中外运高新物流、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中心的海关、商检以及进出口审批部门都将集中到这里办公,企业办理业务可以享受一站式服务,将大大节约时间。一批报关公司也将搬迁到这里,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这是苏州高新区通过资源整合,进一步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物流环境的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