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是交通费高,行路难。公交、有轨电车、地铁,价格一样,每张票合人民币11元,和国内打的差不多。车费高导致逃票现象严重。别以为光中国人逃票,老外逃票有的是,不过主要是学生和穷人。我的邻居中有比利时和法国学生,他们也坦陈常逃票,理由是:“我们没钱!”很是理直气壮。但我看他们去泡酒吧、开party时掏腰包却从不犹豫。
在欧洲打的与国内完全不同,你得打电话给出租车公司预约!伸手拦出租,没人会搭理你。这方面欧洲国家真还没有咱中国来得方便。
生活中免不了有些修修补补的事,比如钉个鞋掌,修个拉链什么的,在欧洲碰到这档子事就犯难了。欧洲人工费用太高,基本上没这些行业!我在布鲁塞尔只碰到过一个修鞋店,给我钉了两个鞋掌,国内二三块钱的事,他收费合35元人民币!别的中国学生告诉我,这算便宜的,有时修一双鞋的钱,在国内买一双都富余。洋人东西坏了怎么办?没人修,只好扔!
中国学生还有一大苦恼就是理发。欧洲理发没便宜的:在比利时男士修剪一下得花约合100元人民币,女士得210元,贵得像开玩笑!可人都得讲个形象,一两个月总得修剪一次头发。中国学生中有几个会理发技艺的,但人家也忙,不好意思麻烦。没办法,只好对着镜子,拿一把剪刀,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结果是头发前面参差不齐,后面一点没动,整个是“新旧社会”两重天!我很幸运,理发的事一直有个东北籍同学帮忙料理,他技术不比国内专业理发师差。有一次他刚给我理完发,对我说:“你也给我剪剪,我省得上理发店花钱了!”盛情难却,我操起电推子小心翼翼地操作起来,没两分钟他后脑勺立马变成了大寨田,这哥们看过镜子“呀”地大叫一声,哧溜就往理发店奔,我连说声“对不起”的时间都没有。
说心里话,在国外除了想家人和想吃中国菜,就是想念家乡生活的各种便利,想念门口熟悉的报亭、理发店、修车摊、裁缝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