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南京市鼓楼区和延安市宝塔区后孔家沟村共建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实践基地。今年3月30日,鼓楼区审计局“新兵”孙南南作为首批两名培训对象中的一员,被区委组织部派往延安后孔家沟村锻炼。
在后孔家沟村的两个月,孙南南与农民一起生活,一起劳动。着一身宽大的衣服,穿一双军绿色胶底鞋,皮肤被晒得黑黑的,加上一头凌乱的头发,看上去他就像个农民。
醒目的“珍惜生命之源”
一天傍晚,孙南南和同伴从城区回到了后孔家沟村。“进城办两件事:洗澡、上网和朋友联系。上进城洗澡是在10多天前。抵达延安当晚,在餐馆卫生间门上贴的‘珍惜生命之源’六字警语让我感触颇丰。”孙南南说,“不论生活在什么地方,从事什么工作,每个人获得和使用的资源都是有限的,都容不得浪费。现在大力推行的效益审计,其目的体现在促进大家使用好每一份资源,希望以小的投入得以发挥大的作用。这次锻炼就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吧。”
其实,从事审计工作也好,做审计人也好,都要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重视细节,以小促大,做到“点滴之处显身手,细微之处见水平”。
“干农活就像干审计,同样需要认真、严谨、任劳任怨的态度”
到达后孔家沟村的第二天,孙南南便开始干农活。后孔家沟村的产业是种植山地苹果,伺候果树是村民们每天的重点工作。孙南南与当地村民一起从清晨6点半就上山干活,有时要伴着月光下山。而中午饭,大多是带着方便面、拎着两壶水,在果园里烧水煮面。
孙南南已熟练掌握了剪枝、数花、数果、刮树枝、挂防冰雹网等一系列果树种植技术。谈到对劳动的体会,“果园劳动绝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浪漫与轻松,是需要持久的耐性与细心的观察。大家分散在空寂的果园里忙碌一天,考验的不仅是体力,更是对忍耐寂寞与所掌握劳动经验的挑战。”孙南南说,“其实审计工作也是这样,在一份精准的报告背后,汇集了审计人员长久默默无闻的勤恳与辛劳,凝聚着审计人员无数的心血和汗水。”
帮助结算砖款到凌晨
在这里,除了上山劳动,孙南南还协助村两委会处理村务。其中结算砖款的工作,孙南南印象深刻。村里从砖厂购砖给村民垒院墙,后只按领砖时打下的收条计算数量和价款,但结算中却出现众多问题:砖厂送来的货与去村里自领的货价格不一样,不同砖窑的货价格不一样,有人收条上砖数和实领数不一,有人领了砖未打收条,还有村民间互相调剂等等问题,解决起来如同抽丝剥茧一般复杂。孙南南与村干部一起连续几个晚上开会、核对数据,仔细计算每户村民的砖款,直到第三天凌晨才完成所有砖款的结算工作。村干部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让孙南南刮目相看。
“做任何工作都要有责任心,要有耐心。”孙南南说,“作为一名新任职的国家公务员,今后会遇到诸多复杂的问题,需要面对,需要承担,因此,我们必须以加倍的热情注入到宝贵的时间里,认真履行审计职责,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与业务技能,争做一名优秀的审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