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物流师考试>导航 > 备考辅导

丹东建设东北东部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可行性分析

2008-06-28 10:22:00 来源:无忧考网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当前全国各地兴起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物流中心的情况下,丹东在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东北东部区域性物流中心方面具备的条件、机遇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合理布局、发展重点和采取的主要措施等建议。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区域性物流中心;机遇与挑战;
  中图分类号: F259.4 文献标识码:A   
  丹东是辽东半岛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非常明显,具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巨大潜力。基于此考虑,笔者认为丹东应该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努力把丹东建设成东北东部区域性物流中心。
  一、丹东作为东北东部区域性物流中心的环境分析
  1.自身具备的条件
   丹东具有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历史。丹东历曾是东北地区物流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纵贯大半个东北东部,直达黄海的鸭绿江黄金水道,连接朝鲜半岛和日本群岛的鸭绿江大桥,将东北的物资向我国沿海、内陆地区、朝鲜半岛、日本群岛以及东南亚集散。从明朝开始,丹东就成为鸭绿江流域木材和粮食的集散地。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丹东物流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江上商船和木排云集,岸上运输物资车水马龙,沿江木材行和粮行鳞次栉比,成为我国东北东部地区的水上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区位优势显现和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丹东地处我国东北东部经济带、辽东半岛经济带、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带和朝鲜半岛经济带交汇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点。“四带一圈”的区位优势加上朝鲜半岛形势的趋向缓和,有利于拓展丹东物流业发展的腹地。同时,近年丹东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6年,公路货运量达到3047公里,客运量达到2828万人次。丹东港现拥有码头泊位26个,港口年货物吞吐量达到2107万吨。丹沈、丹大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东北东部铁路即将开工建设。丹东机场进入国家4C级机场行列。
   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注入了动力。一些港口运输、公路运输、集装箱运输、货代、快运、商品配送、仓储中转等传统物流企业开始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丹东交通物流中心、辽东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和裕华物流公司等已具备现代物流企业的雏形。在流通领域中,部分物流业务从经营主体中分离出来,实行了物流业务专业化运作。工业企业改革中生产经营实行了“主辅分离”,促进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2.当前面临的机遇
   区域经济合作范围的扩大,有利于拓展丹东物流业发展的空间。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中明确提出“建设纵贯东北东部地区的铁路工程,形成东北新的出海通道”。这条大通道北起黑龙江省的牡丹江,南到辽宁的丹东和大连,辐射东北东部13个城市,而丹东的大东港恰恰就是东北东部最近、最直接、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在最近国务院发布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中,大东港被列入港口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这有利于丹东港口和临港物流业的发展
   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丹东高起点发展物流业。国家将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在优先的位置,已经在产业政策、土地、信贷和投资等方面给予倾斜。丹东粮食物流基地、辽东集装箱等一批建设项目也已列入辽宁省“十一五”规划中,有的项目正在争取国家投资。这些项目起点、资金密集度和技术密集度都比较高,必将促进科技、人才、智力、信息、资金等向物流业集中,从而推动现代物流业高起点发展。
   临港产业园区的发展,有利于丹东物流体系的建设。丹东临港产业园区是辽宁省实施“五点一线”开放战略的重要一点,是未来一个时期省重点支持发展的地区。园区规划中已划出一定面积的土地用于物流园区建设,从而在土地使用上有了保障。临港产业园区道路、供水、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实行统一规划和集中建设,为加快临港物流园区和口岸物流园区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
   3.需要应对的挑战
  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域物流规模的扩大。由于受历史因素的影响,丹东重化工业的建设发展缓慢,在工业结构中形成轻工过重和重工过轻的格局,工业经济的发展与工业化应达到的进程不对称,限制了物流业的发展。但这也促使丹东在“十一五”规划中,为了调整工业不合理的布局和结构,发挥沿海港口城市有利于重化工集聚的优势,安排了一些重化工项目。随着工业企业物流量的增长,特别是大型重化工、工矿、装备制造业等项目的推进和物流量的快速增长,必将推动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形成。
  大连国际物流中心和沈阳区域物流中心地位的确定,对丹东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有所影响。国家已确定将大连和沈阳分别建成国际物流中心、区域物流中心。大连国际物流中心新增物流量中的一部分是瞄准东北东部地区,东北东部地区陆路运输畅通后,丹东大东港与大连港对东北东部地区新增物流量将在同一运输渠道上竞争,这对丹东发展区域物流构成了一定压力。未来朝鲜半岛和东北亚新增的物流有可能通过沈阳向国内外集疏运,对丹东建设东北亚物流集散地的目标又是一个挑战。
  丹东在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过程中,有利因素是潜在的,制约因素是现实的;机遇稍纵即逝,挑战无时无处不在,应该不失时机,抓住机遇,扬长避短,整合资源,充分利用现有优势,促进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努力打造东北东部区域性物流中心。
二、丹东建设东北东部区域性物流中心的空间布局、发展重点及采取的主要措施
  1、空间布局
  在对丹东进行详细的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我认为丹东建设东北东部区域性物流中心,应该充分发挥“四带一圈”的区位优势和交通网络体系优势,结合生产和流通对物流业发展的需求,重点建设物流园区(一级节点)、专业物流中心(二级节点)、物流配送站点(三级节点)相配套的物流体系,逐步实现丹东物流资源由分散向相对集中、由城市中心向港口、口岸和城市外围调整,适度集中,合理分散。
  2、发展重点
  建设东北东部区域性物流中心,应该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推进:一是推进物流体系建设。着重抓好“两个物流园区、六大物流基地、十处专业物流中心、一个配套”的建设。二是推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推进物流信息网络体系建设。要加快建立丹东物流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大力推进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扶持信息服务企业的发展。四是推进物流供给和需求基地的建设。五是推进现代物流企业发展。要加快推进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引进跨国物流集团提升丹东物流业发展水平。
  3、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规划管理和协调。城市规划、交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等编制和修订,要充分考虑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和物流配送结点等发展需要。
  二是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快交通运输、仓储、邮政等行业企业的改革重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支持有实力的物流企业“走出去”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提高竞争力。
  三是积极提供财政和金融扶持。应建立现代物流发展引导资金,用于支持重点物流发展企业、重大物流设施和重要物流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四是改善政府服务,大力培育重点企业。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出台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五是积极培养和引进现代物流人才。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普及现代物流知识,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引进一批国内外优秀专业人才。
  六是实施物流生态工程,推进现代物流标准化建设。物流项目布局和产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并将企业物流标准化作为政策支持的重要选择条件,提高物流业标准化作业水平和与国际接轨能力。
  七是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强化物流行业自律、市场监管和统计工作。要建立健全政府综合协调机构,适时组建物流行业协会,加大物流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研究制定科学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适时建立我市现代物流重点联系企业统计直报制度,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博士,丹东市人民政府
  参考文献:
  [1]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办公厅,2005.
  [2]丹东城市总体规划(2000年-2020年).丹东市规划局,2000.
  [3]丹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丹东市发改委,2006.
  [4]丹东市临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草案.丹东市人民政府,2007.
  [5] 海峰著.区域物流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85-91,96-98.
  [6]丹东地方史.丹东市史志办,1997.
  [7]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国家振兴东北办,2007.   
  Feasibility Analysis on Constructing Dandong into the Eastern Regional Logistics Center of Northeast
  Zhang Dongjun
  ( Doctor of Management of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ditions, opportunities and the challenges of Dandong in developing the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and constructing the eastern regional logistics centers of Northeast in the current circumstances of the rising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and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center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Key words: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regional logistics center;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物流师考试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