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万州区审计局在加大审计监督力度的基础上,注重发现案件线索。截至4月底,已向检察院、公安局、纪委以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移送案件线索42项,涉及金额5638万余元。目前,有3名涉案人员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2名人员被纪委立案调查,充分发挥了审计机关在反腐倡廉中的重要作用。其具体做法是:
一是确定发现案件线索的支撑点。年初,在安排全年工作中, 将资金量大、有第二次分配专项资金和有收费职能的部门,涉及民生民本的医疗卫生、救灾救济、移民后扶等资金以及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作为优先安排审计或审计调查的范围。
二是选准查处案件线索的切入点。群众举报是揭露违法犯罪的最直接、最省事的方法,是发现案件线索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审计机关确定审计重点的依据。根据群众举报,在对某国有企业集团进行资产负债损益审计中,查出违法违纪金额1.2亿元。向区检察院、公安局、纪委移送案件线索31项,涉及金额3400余万元。
三是突查库存现金发现案件线索。对被审计单位的库存现金和有价证券进行突击盘查是发现“小金库”的有效方法,也是发现案件线索途径之一。在对某国企业审计中,就是采取突击盘查库存现金和有价证券,查出2个“小金库”合计金额300余万元。
四是核查资金流向寻找案件线索。从收款票据入手,对支出的会计凭证进行详细审查,从中寻找案件线索。在对某乡进行救灾资金的审计调查中,仔细审查支出凭证发现签字代领的较多,通过审计人员逐户进行核对,发现村干部从中侵占农户救灾款2000余元。
五是在蛛丝马迹中查找案件线索。首先,采取观察对比发现案件线索。在对某建筑工程审计中,审计人员在审查会计资料的同时,到建筑工地实地查看,发现面砖的价格疑点问题,进而审计人员先后到成都、重庆对同类产品进行市场调查,发现高出市场价5倍,最终查出并追回虚报的800余万元;其次,留心听取被审计单位职工和群众的议论与反映,查找案件线索。在对某专项资金的审计中,审计人员无意中听到某局职工对资金使用情况的议论,以此为线索查出某局设立账外账,涉及金额8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