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在河北省工商银行和承德分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审计局和市内审协会的指导下,承德分行稽核监督部认真遵守《内部审计准则》、《职业道德规范》和《工商银行河北省分行稽核人员工作行为准则》,按照上级行稽核部门的工作部署,认真发挥内审监督职能。以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与执行、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为工作重心,努力实现稽核“三个转变”,加强稽核监督,深化稽核手段改革,加大稽核科技含量,充分运用非现场稽核,提高稽核工作效率,努力消除不安全隐患,防止重大差错事故和案件的发生。全年共完成稽核检查项目53个(次),进行现场稽核共计243天、183人次,稽核频率3.5(次);共发现问题171个,提出整改建议77条,整改反馈77条,对于整改不彻底或措施落实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或处罚,使全部问题都得到有效整改,整改率100%,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的稽核工作任务,为承德分行加强依法合规经营、促进各项业务的安全稳健发展,起到了应有的保驾护航作用。
一、改进稽核方式,认真完成各级行安排的稽核项目
2004年,我们深入实施稽核监督,加大稽核监督密度与力度。全年共完成上级行安排的各项稽核工作13项(个、次),完成本级行安排的稽核任务40项(个、次)。其中,专项稽核8项,离任责任稽核36项,常规性稽核9项。
(一)加强非现场稽核检查监督,利用《非现场稽核监督系统》定期一年二次进行非现场稽核分析。我部对我行2003年度、2004年上半年的财务和经营风险进行了非现场稽核分析。利用分行管理信息部、计划财务部等部室提供的相关资料和《非现场稽核系统》,从“安全、盈利、流动性”三个方面运用其分析功能进行查询、计算、整理,按照现代商业银行标准对我行经营风险进行了非现场分析评价。通过评价,我行2003年风险综合评价得分为56.24分,风险等级为D+,风险度为较高风险+。我行2004年上半年风险综合评价得分为69.52分,风险等级为C++,风险度为中度风险++。我行综合得分较去年同期和去年年末分别增加15.42和13.28分,较去年同期和去年年末分别下降7个和6个风险等级,“三性”指标得分均有所增加,其中盈利性指标较去年同期和去年年末分别增加10.64和12.53分,安全性指标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01分。为领导经营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分析,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明确了方向。
(二)积极倡导“全员参与非现场稽核”理念,扩大非现场稽核监督面积,提高稽核工作效率。在开展 2004年年终决算专项稽核中,我部充分利用非现场稽核结果,把预警信息和系统的分析功能相结合,对大量的非现场稽核预警信息进行分析、排查,确定稽核点,带着问题直接进驻现场核实,使预警问题得到现场验证,在提高稽核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减少了现场检查时间,减轻了支行的接待压力。现场稽核时间每行只用1至2天,比往年减少一半的时间。
我们的具体作法是:首先,利用《财务非现场稽核系统》和《缩微系统》对所辖14个支行(部)、分行计划财务部、核算监督中心和牡丹卡业务中心进行非现场稽核,根据非现场稽核核实结果和情况,确定分行营业部和9个支行进行现场专项稽核。同时安排4个支行和分行计划财务部、核算监督中心、牡丹卡业务中心进行自查。其次,收集整理相关制度文件和制定详细的稽核检查方案,对指标性的财务审计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待摊费用等,利用《非现场稽核系统》将此类科目的分户帐及期初、期末余额、自年初累计发生额按支行列出逐一与省行、分行下发的批复文件核对入帐金额是否在核批指标之内,利用非现场完成此项工作。第三,根据《非现场稽核系统》将需核对的有关科目明细帐按支行列出,对金额较大的和有疑问的发生额,通过《缩微系统》查阅业务处理具体时间,详细记录工作底稿,到支行直接调阅传票,使现场检查更具有针对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工作效率。第四,利用《非现场稽核系统》和《缩微系统》进行非现场稽核,根据非现场稽核发现有疑问的问题,向各支行下发《非现场核查通知书》,要求支行先进行核实,对支行反馈上来的情况进行排查,对支行提供的依据、答复的理由不充分的、解释不清楚的、不符合正常业务处理程序的问题,再到现场进行核查。第五,认真组织稽核人员共同对稽核检查方案进行研究和讨论,充分发挥非现场稽核系统的作用,做到检查内容全面、方案具体。第六,在检查中明确检查责任,对于检查中走过场、使检查流于形式,致使应发现的问题未发现,或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隐瞒不报的,要追究检查人员的责任。第七,对于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违规、违纪事项,要按照《中国工商银行稽核处罚暂行规定》和《中国工商银行关于解除违规违纪员工劳动合同的规定》,对有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不得姑息迁就,掩盖问题和矛盾。
二、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做好内控综合评价工作
2004年修订了《中国工商银行承德分行内控委员会章程》、《中国工商银行承德分行内控委员会工作规则》、《承德分行稽核人员岗位责任管理办法》、《现场稽核和非现场稽核业务流程》等制度;拟定出台并在全行实施了《承德分行内控责任人制度》。督促分行各部室和各支行根据业务发展和岗位轮换情况,修改岗位责任制和内控委员会的工作规则。首先,组织、指导全部支行和分行部室进行内控评价自评工作。其次,分行对支行进行内控综合评价抽评工作。从2002年起至2004年底,我行利用3年时间,完成全辖15个支行的内控综合评价抽评工作。
积极推扩内控建设工作成绩。由于我行的内控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成效显著,2004年6月,我行总稽核何树清同志接受银监局承德分局的邀请,对承德辖区的金融业高级管理人员计120多人,讲解了工商银行的内控机制及承德分行的内控制度建设情况等知识,受到了全体听课人员的一致好评。
三、加强内控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建立《违规问题档案库》
为了切实加强内控管理、提升管理水平,2004年,承德分行稽核监督部建立了《承德分行机构、人员违规问题档案库》。通过《承德分行机构、人员违规问题档案库》,对稽核部门及各专业检查出的问题全部录入数据库,实施违规积分制度并作为当年内控等级评价的一项重要评分依据。内控评价结果与支行行长、分行专业部室工作业绩挂钩,并将其作为督促全行上下加强内控管理,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平台和有效手段。
为了切实提高稽核监督的约束作用,提高规范操作水平,防范操作风险与道德风险,对于稽核检查发现的较为严重的问题或影响较大的问题,及时、严格予以稽核处罚,以儆效优。按照《中国工商银行稽核处罚暂行规定》,进行经济处罚1个支行、处罚金额5万元,处罚个人9人(次)、处罚金额5400元,向全行印发稽核通报2个,从而有力地教育了员工,震慑了违规行为,避免了发生更大的风险。
四、积极开展稽核工作调查研究,踊跃探讨稽核监督新机制
在认真完成稽核专项检查任务的同时,针对工商银行现行的稽核管理体制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承德分行稽核监督部还积极开展稽核监督调查研究工作,全年写出8篇有价值的理论研讨文章,其中2篇被省、地市级报刊采用发表,6篇被省行网讯发表;上报稽核工作信息46篇,其中,6篇被总行网讯发表,30篇被省行网讯发表。在上报的文章中,既有对现实问题的反映,又有对稽核体制改革的探讨;既有对防范经营风险的研究,也有对完善内控制度的建议。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引起了上级行领导重视,从而为促进稽核监督职能更加有效的发挥起到了应有作用。
五、积极配合外部审计单位做好各项审计工作
认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市审计协会安排布置的各类报表及文字材料报送等工作,我们作为内审部门积极参加市内审协会组织各项活动,并按照内审协会的规定,及时足额缴纳会费,支持内审协会各项工作的开展。
2004年我行稽核监督工作在全省稽核专业考核中排名第四,与第一名仅差0.7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上级行和市内审协会的要求还有差距,我行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倍努力,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内控管理水平,使我行内审各项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