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局认为,要适应新形势要求,审计机关必须制定一套完整、规范、详细的规章制度,让制度规范每件事、每个人,把遇事问领导,变成遇事找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执政能力,促进领导干部和审计人员的廉洁自律。
他们一是建立了机关工作制度。他们把干部管理制度作为制度建设的重点来抓,制定了干部能上能下制度,规定年度考核不称职的处长、副处长调离领导岗位,改任非领导职务;年度考核不称职的非领导职务者下调一级。建立了人员交流制度,制定了人员交流实施细则,通过岗位交流,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建立了学习制度,制定了学习培训及考试工作管理办法,并把学习列为选人、用人的参考依据,保证了建立学习型机关规划的落实。建立了全员述职述廉制度,要求从局长到每个工勤人员每季末、年末在全局大会述职述廉,接受评议。
二是建立完善了审计工作运行机制,通过建立创新体制,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建立了审计对象交流制度,把原来按部门管辖的审计对象改为全局统一安排审计对象和审计项目,打破了审计对象归口管理的旧模式。建立了处级干部担任审计组长制度。规定处长、副处长每年都要审计2至3家经贸企业,审计对象的选择和审计人员的配备均采取随机抽样方法确定。建立了审计工作内部监督制度,制定了《审计复核工作规则》、《审计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保证了审计人员的公正执法。建立了税费、罚没款收缴入库程序制度。对查出的违纪违规行为金额的缴款、罚没款的缴款方式、交款入库程序、入库时间都作出明确规定,规范了审计程序,使审计收缴款连续几年未发生拖欠。
三是制定了奖励考核办法。几年来先后制定了《优质审计项目奖励办法》、《审计信息奖励办法》、《考试成绩优秀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奖励办法,通过奖优罚劣,促进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提高。
四是建立了机关党建和反腐倡廉的制约机制。他们把搞好机关党建和廉政建设作为目标管理的主要环节来抓,制定了《审计局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若干规定》、《党员管理细则》;建立权力制约机制,制定了《重大问题议事规范》,对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的处理、公布结果,干部的推荐、任免、调整以及机关1万元以上的大额开支规定都要经过局长办公会和党组会决定,有效的解决了权力集中的弊端;先后制定了《廉政建设规定》、《领导班子廉洁从政有关规定》、《八小时以外廉洁行为的几点要求》等系列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规章制度,从源头上防止了不廉洁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