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卫生职称>导航 > 最新信息

南京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确认与食用小龙虾有关

2010-09-08 10:30:00 来源:医学教育网
7日下午5:30,南京相关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小龙虾事件调查结果:南京发生的小龙虾疑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确认与食用小龙虾有关。另据通报,截止今天中午12时,南京已确认23名横纹肌溶解征患者。

  在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关于对南京发生小龙虾疑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初步意见。

  7月份以来,南京地区发现多例疑与食用小龙虾密切相关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卫生部派专家组与南京当地专家一同开展了现场调查和样品采集工作,并协助开展实验室检验工作。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邀请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市鼓楼医院、北京市朝阳医院等单位专家召开专题研讨会研究,依据初步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和临床会诊意见,与会专家认为,本次事件是与食用小龙虾相关的,极少数个体出现的一过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经综合分析,认为与国际上时有报道的Haff病基本一致。

  Haff病在波罗的海地区、地中海地区、美国和巴西都有病例出现。在2000年,北京曾出现6例类似病例报道。据专家介绍,Haff病例多有食用水牛鱼、银鲳鱼或小龙虾等水产品史,怀疑这些水产品中含有某种生物毒素。

  南京地区发现与食用小龙虾相关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具有与Haff病相类似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如病前4-13小时内均有食用较多(10只以上)小龙虾史,主要症状为肌肉酸痛,无发热和关节疼痛,无神经麻痹,仅个别出现恶心症状,临床检验发现患者肌酸磷酸激酶进行性的一过性升高。

  但具体的致病因素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探索。综合检验结果与会专家组确认本次所报告病例属Haff病,与食用小龙虾有关,病人经及时治疗,愈后良好。

  专家组还初步提出了病例建议和病例监测方案。建议经卫生部批准后,在食用小龙虾地区开展主动监测,进一步探索确切病因。并建议其他食品安全监督部门进一步开展相关病因排查工作。一旦发现安全隐患,要积极采取控制措施,及时通报卫生部。
卫生职称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