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写作文要着于挖掘所写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反复思考,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准备的《二十四节气白露作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二十四节气白露作文 篇一
秋风吹过一片田野,拂起一串串水珠,不知不觉已置身白露。
炎热的夏天随着白露的到来,已经告一段落,天气也随之转凉。人们整天沉浸在细雨霏霏的世界里,好似裹上了一层纱,朦胧间仿佛听见是谁在吟唱着情歌,世界已经换了新颜,秋意浓浓了。
夜间,夹杂着秋雨阑珊的声音,很快进入梦乡,但却总在半夜嫌凉,又添上一床薄被。
清晨,串串露珠洒遍,躺在草地上,坐在菜叶间,玩在花丛中。透明的小球在微微的晨曦中闪闪发亮。和谐的田园风情,就在一夜间促成,万幅画卷中精致的一篇!推开窗户,迎面扑来的是秋风,像位失恋的小情人,横冲直撞,显得愁苦。
漫步在山间,空蒙的山色,雨丝像花絮,像轻纱,像柔丝。我蹀躞其中,雨丝温柔地亲吻着我的脸颊,些许冰凉。远处的桂花、菊花开了,灼灼其华,妖艳而深沉,埋在江南烟雨中,似乎闻到它那迷人的'芳香,在山野中弥漫。
“白露过秋分,农事忙纷纷”丰收佳节的号角也随之吹响,农民们扛着锄头、提着篮筐,有的尽情播种,有的喜悦收获。
傍晚,大雁、燕子纷纷南飞,枝头鸟儿也在风中啾啾。走在回家的路上,却觉“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白露,数不尽的湿润雨露,道不尽的诗情画意。
2.二十四节气白露作文 篇二
朋友,你知道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吗?你又觉得哪一个节气是美丽的呢?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蒹葭》千年咏叹的情境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五个节气——白露。一个温柔清新的名字,一段幽雅静谧的日子。此时,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代表着白露过后,天气即将转凉。
每年的九月七日至九日,夏秋转换,暑热渐消,层林渐染,大地慷慨地披上了金色外衣。夜晚,空中的水汽凝结成晶莹剔透的露珠,附在花草那茁壮的.茎叶上,当早晨的第一缕霞光照射其上,洁白无瑕宛若珍珠,煞是惹人喜爱,故取名为“白露”。
白露时节的景色让人陶醉,白露的习俗更是让人回味。
白露过后,天气即将转凉,为了应对冬日的寒冷,人们通常会在这时候吃一些补品。而白露茶在这一天又是必不可少的。顾名思义,白露茶就是在白露节气采摘的茶叶,不像春茶花那样娇嫩,也不像夏茶这样干涩,茗一口,独特甘醇的清香留恋在唇齿之间,让人烦尘顿消。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初秋晶莹的清晨,在烟气氤氲的河畔,我恍忽看见一名身披白纱的女子,风姿绰约,迈着轻盈的步伐,缓缓地走来,走进了那千年镌刻的记忆。
而一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千古绝唱,又道尽了多少思亲的无奈?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四季轮回,节气变换,剥落的岁月里总是藏着许许多多的故事,我们的生活正因为有这些别样的节气而不显得单调。在这诗情画意的白露时节,何妨去看一眼远山,濯一足秋水,那盘旋而落的秋叶也许脉络着我们纯真的童年。
人们在这喧闹烦杂的城市里忙碌不停,却不知宁静、安谧就藏在他们的生活之中。
穿过树林,爬上山坡,看晚霞……
3.二十四节气白露作文 篇三
今天天气非常炎热。站在地上就感觉像是站在铁板上一样,烤得脚疼。像是想把人间蒸发一样,我感觉自己就像是水,太阳一照就会蒸发。
我们家的吊兰也像是感到了炎热,微微地垂下了头,叶子也开始往回缩,有的叶子更是扛不住炎热,浇水也没用,你浇的越多就越枯干,也不知道它是怎么想的,黄色叶子开始频频出现。有些甚至已经枯了,出现了焦黄色,轻轻一碰,感觉要碎的样子。
有些黄色的叶子颜色非常浅,底部还有一点点浅绿,不过是星星点点的黄色,还有点发白,叶子缩在一起怎么拉也拉不开,叶子背后的纹路也非常清晰,自从白露开始,吊兰成长速度就变得越来越慢了,虽然每天给他浇水,但底部土壤仍然有一点干,大概水都被太阳给吸走了吧。
吊兰的'颜色开始改变。也说明着白鹭的到来了。
白露三候。一侯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4.二十四节气白露作文 篇四
到了白露节气,秋意渐浓。旧时南京人十分重视节气的“来”和“去”,逐渐形成了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节气习俗。
说到白露,爱喝茶的老南京都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再者,家中存放的春茶已基本“消耗”得差不多了,此时白露茶正接上,所以到了白露前后,有的茶客就托人买点白露茶。
5.二十四节气白露作文 篇五
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白露米酒中的精品是“程酒”,是因取程江水酿制而得名。程酒,古为贡酒,盛名入远。
《水经注》记载:“郴县有渌水,出县东侯公山西北,流而南屈注于耒,渭之程水溪,郡置酒馆酝于山下,名曰‘程酒’,献同也。”、渌酒均系__美酒。《晋书.武帝纪》:“荐、渌于太庙”,可见程酒当与、渌媲美。
《九域志》亦云:“程水在今郴州兴宁县,其源自程乡来也,此水造酒,自名‘程酒’,与酒别。”程乡即今三都、蓼江一带。资兴从南宋到民国初年称兴宁,故有郴州兴宁县之说。白露米酒的酿制除取水、选定节气颇有讲究外,方法也相当独特。先酿制白酒(俗称“土烧”)与糯米糟酒,再按1:3的比例,将白酒倒入糟酒里,装坛待喝。如制程酒,须掺入适量糁子水(糁子加水熬制),然后入坛密封,埋入地下或者窖藏,亦有埋入鲜牛栏淤中的,待数年乃至几十年才取出饮用。埋藏几十年的程酒色呈褐红,斟之现丝,易于入口,清香扑鼻,且后劲极强。清光绪元年(1875)纂修的《兴宁县志》云:“色碧味醇,愈久愈香”,“酿可千日,至家而醉”。
《水经注》还记载,南朝梁文学家任与友刘杳闲谈,“任谓刘杳曰:‘酒有千里,当是虚言?’杳曰:‘桂阳程乡有千里酒,饮之至家而醒,亦其例也。’南朝梁时,兴宁隶属于桂阳郡。在苏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还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直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里酒店里还有零拷的白露米酒,后来逐渐消失。
6.二十四节气白露作文 篇六
东风吹起檐角的风铃,叮当作响,像个孩子哭泣着跑进深巷。轻轻的忧伤划过你的肩头,带起青丝一缕,惆怅一丈!
街角的`柳树落叶飞荡,辗转沉浮,犹如老人拄着拐走出落日。缓缓的眸光刺透我的心房,转出红尘百丈,轮回百世!
树梢的布谷已不知去向,只有深沉的低吟在陋巷飘荡,反反复复,袅袅婷婷。白露,白露为霜,霜还未降,青叶已暖暖变黄,流水带他漂向未知的远方!
于我理想路途的驿站,停歇,遥遥寄出一片狼藉,默默回首东望。念念,不敢相忘,不是薄情,胜似薄情,终是曲终人散,人走茶凉!
始于心,终于心,无悔,无妄。待到来年白露,依然可见心头有雨,眼底有霜。邀一轮月,挂于枝头,尽一杯酒,融入肝肠。何妨,清风明月,结局怎样!随他去,任他走,天地茫茫,自有个人信仰,绪论终章。
我有浊酒一杯,故事一堆,请君自斟自饮,细细品尝。是非黑白,感叹唏嘘,无关痛痒。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7.二十四节气白露作文 篇七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伴着朗朗上口的24节气歌,我们即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五个节气——白露。
当每年太阳系中的老大——太阳到达黄经165度的时候,白露这个节气就悄悄地来临了。晶莹的小露珠会调皮的在清晨爬上了如同春天时一样生机勃勃的植物叶片上,像一颗颗白色的半透明水晶一样闪着光,十分美丽。所以被人们称为白露。
白露时,天气已经转凉了。白天与夜晚快到10度的温差给大雁、燕子等候鸟一样信号:该出发了!大批大批的'鸟儿启程去南方避寒去了。与此同时,也有许多动物开始储备过冬的食粮。正所谓“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不仅仅小动物在白露有着变化,人类也与白露节气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吃龙眼,喝白露茶、白露米酒等等民俗都有几千年历史,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农民伯伯注意了,到了白露,就到了农事繁忙的时候了。各种各样的水果、蔬菜也就接二连三的成熟了,要记得及时收获哦。
现在人们重视白露,古代人一定也不敢疏忽。比如描写白露的诗词就有许多。2500年的《诗经》就有写道“兼蕸苍苍,白露为霜”,脍炙人口的《月夜忆舍弟》中有“露从今日白,月是故乡明”。唐代诗人杜甫也写过:“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从天气变化到动物反应,从现代人到古代人,白露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气,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秋天的开端。秋天来了,人们尽情体会美妙的秋天吧。
8.二十四节气白露作文 篇八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更是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以及酉月的起始。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因为白天的温度虽然仍达三十几度,可是夜晚之后,就下降到二十几度,两者之间的温度差达十多度。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
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___了,以免着凉。还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此时的天气,正如《礼记》中所云的:“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古人在《孝纬经》中也云:“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其实,气象学表明:节气至此,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然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煞是惹人喜爱,因而得“白露”美名。
9.二十四节气白露作文 篇九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一首诗,巧妙地将二十四节气包含其中。
农历8月的“白露”,是我喜爱的节气。
《诗经》上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诗句。到了白露,秋天才真正向我们走近。大雁南飞,秋风送爽,夏天的炙热被-场秋雨驱散得无影无踪。花枝草尖的露水在清晨一抹阳光下晶莹剔透,美丽的秋姑娘把山林树的叶染上橙黄色,在秋风的吹拂下蝴蝶一般在空中翩翩起舞。
“白露高粱秋分豆”这时节,是一年的耕种得到收获的日子。这时的田野,一眼望去,高粱如火,棉花似云,大豆咧开了嘴,荞麦笑弯了腰。春种秋收,这也是农民伯伯-年企盼的'时节。
“白露”时节,也是我们祖辈老家江苏太湖祭奠禹王的日子。大禹是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深入人心。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白露”时节,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祭奠禹王的香会,历时一周。以纪念他治水的功绩。
我喜欢“白露”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我的一对双胞胎妹妹三年前的“白露”这天降生。当“白露”悄然而至的那晚,我来到长沙妇产医院,看到了两个可爱的小天使,粉嫩的面容,两眼微闭,我可想像,那一定是一双双圆溜溜、灵动的大眼睛。我的到来惊醒了她们,大妹妹睁开了眼睛,水汪汪的,就跟今早初阳照射的露珠一样清澈耀眼,我看着两个可爱的小宝宝,如看到了世间珍宝一般。这时,一阵秋风从窗外吹过,外面传来“滴嗒滴嗒”的雨声。我们在产房里谈着笑着,风声,雨声,笑声,演奏了一首独特的交响乐曲。
喜爱的“白露”来了;又一个瓜果飘香的季节,又一个丰收的季节;又一个美仑美奂的季节,又一个笑声连连的季节……
10.二十四节气白露作文 篇十
每年9月7日到9日迎来白露节气。
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谚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句谚语提醒大家: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寒露节气一过,应注重足部保暖。
“白露”之后气候冷暖多变,特别是一早一晚,更添几分凉意。如果这时候再赤膊露体,穿着短裤,就容易受凉诱发伤风感冒或导致旧病复发。体质虚弱、患有胃病或慢性肺部疾患的人更要做到早晚添衣,睡觉莫贪凉。秋天病菌繁殖活跃,加之气候比较干燥,易造成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所以,秋季是呼吸道疾病的多发季节。
寒露过后,气候冷暖多变、昼夜温差变化较大,稍不注意,就易着凉伤风,诱发上呼吸道感染。此外,患有慢性胃病的朋友,生活中也应尽量注意保暖,避免因腹部受凉而导致胃病复发或加重。
11.二十四节气白露作文 篇十一
“一场秋雨一场寒”,次秋风秋雨,带给人们的是明显的寒意。
长江流域有句民间谚语“白露身不露”,是告诫人们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露体的一句民间警谚。因为“白露”过后,气候逐渐转凉,特别是一早一晚,更添几分凉感。如果这时候再赤膊露体,穿着短裤,就容易受凉。
《养生论》曰:“秋初夏末,不可脱___,贪取风凉。”若衣单体露,轻则易患感冒,重则易染肺疾。因秋季主气为燥,燥易伤肺。“白露”过后燥气渐盛,与风相合形成风燥之邪,必首先侵袭肺及肺所主之地(皮毛、鼻窍等)。如因着凉而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外邪,则会出现肺及吸呼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若风邪侵犯经络筋骨,使经筋阻痹,可出现四肢痹症。
民间还有一个说法:“白露身勿露,露了冻泻肚。”随着夜间的凉意一天比一天明显,撤掉凉席,关上窗户,换上长袖衣入睡,将薄棉被备在床头,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很容易受凉引起腹泻。特别是病人、老人、体弱者,更要注意随着气温的变化加减衣服。
眼下,尤其是中青年,追求时尚,喜欢穿着吊带衣、露脐装上街,显示青春靓丽。但是,显示青春靓丽也要量力而行,至少偶尔为之,如果此时将“刻意”露出的后背和肚脐,美其名曰为“春捂秋冻”则会适得其反。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对于北方人来说,尤其是耐寒力差的人,白露一过,更要注意足部保暖,以防寒邪侵袭。
12.二十四节气白露作文 篇十二
明天就要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白露,也是秋季的第十五个节气。
到了白露节气,早晨的树叶上,草丛里,常常挂着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的露珠,因此而得“白露”这个有诗意的名字。
到了白露,名义上秋天应该到了,但是夏天好像依然喜欢着深圳,迟迟不肯走。北方地区已经开始加衣了,但在深圳,走在大街上,无论男女老少,依旧短袖短裤清凉打扮,空调和风扇依然是我们的避暑必备工具。楼上的空调水一天到晚“吧嗒吧嗒”地滴在楼下的'雨棚上,独奏着夏天独有的乐章。
“一场秋雨一场寒,三场秋雨不穿单。”在北方,入秋后气温就变低,而在南方,这句话似乎也不成立,虽然已经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已经下过两场雨,但在深圳,夏天的热气还没消失,今天还没到中午就开始断断续续下着雨,我一直以为很快天气就会凉下来。
然而,我又被天气戏弄了。下了一场雨过后,天气非但没有变得凉爽起来,反而跟夏天差不多:空气依然闷热。走在路上直想快步躲进空调房,深圳的白露未免太特别了吧。
闷热的天气,总会让人想到“上火”,龙眼就是容易让人上火的食物之一。然而白露时节却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吃龙眼。据说是因为白露时节暑气消散,人们食欲会提高,是调养身心的好时节,吃龙眼正合适,因此白露吃龙眼的习俗就流传至今了。
不过此时在深圳龙眼已经过季了,不过没关系,妈妈早就网购了一些龙眼。今天,咱们可以敞开肚皮吃了。
龙眼土黄色的外壳很粗糙,有点不起眼,但剥开外壳露出了晶莹剔透的果肉,滑滑的,让人看了准馋。我赶紧抓住果肉,咬在嘴里,甘甜的果汁立马爆了出来,穿过我的牙缝。太美味了!
龙眼可以用来做很多种美吃,如龙眼罐头,还有我家今天的早餐桂圆枸杞粥。妈妈说,桂圆就是龙眼晒干而来的,把壳剥掉,扒下肉与枸杞、红枣、米煮成粥,具有养心、健脾、补血的功效。有句俗话叫“白露吃龙眼,一颗顶只鸡”,可见龙眼的营养价值之高。
白露,有诗意,有美味,大家都品一品,尝一尝吧。
13.二十四节气白露作文 篇十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今天,是白露。
风,带着微微的凉意,空气中浮动着桂花的幽香。夏的炙热被一场秋雨驱赶的无影无踪。露珠如一个调皮的孩子,在花草树木间玩着滑滑梯,与清晨的一抹阳光构成一弧风景线。
在每年的这一天,我们都会去山上采集露水,今年也不例外。
在一片花草的`渲染中,缀着无数饱满的露珠,在朦朦胧胧的晨雾中,晶莹里仿佛倒映着每年白露来这采集露珠的人们,是那样愉悦、兴奋。他虽然没有星星的深沉,钻石的闪耀,萤火虫的俏皮,却有着星星点点般的朴实无华,她闪着迷离的光,如人间珍贵的宝石。
我的手在树叶间一拨,它就咕噜咕噜滚落到瓶中,他是那样的清凉,如烟如雾,里花一般,以柳一般,以雪一般,以黛色的苍穹粉雕玉琢。
她的身姿是那样曼妙,她是那样的热爱舞蹈,她是那样感恩自然母亲,我喜欢她不仅是因为她的美丽,更是爱她的无私奉献。
她,为人们抹去了夏的燥然,为我们赎来了秋的凉爽。她,以樱花般绚丽的灿烂,为我们增添了多一分的愉悦。她,以那纯洁美好的心灵,感染着我们,感染着万物。
放眼观去,露珠依旧在丛中打着旋儿,这一望无际而宽阔的原野,无处不有她们的身影。她们依旧在每一年的这个时候,给我们无尽的欢快,给予我们美好的希望,白露是什么让你这么的无私,让你处处为我们着想?
暮色茫茫,夕阳将下,我轻抖一身水花,手握一小瓶露珠,心中有些不舍,一步,一不转头,再看一眼,一颗露珠从叶间滑下,仿佛在说:“即使冷杉苍松,变成琼枝玉珂,榆杨换去中山装,枫林褪下火红的长裙,我依旧在这等你。”
“嗯,明年再会!白露。”
我一步,一步走下山去……
我知道了,那是她们善良纯洁无知的心,指引他们这么做的吧,此时的白露是我印象中深的时候……
14.二十四节气白露作文 篇十四
今天是白露时节开始的第一天,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意味着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字面上的意思是说,晚上会有很多露水了。这时,早上和晚上会特别凉爽,但正午时分仍然比较炎热。
今天一大早,我去上奥数课,穿着长裤,长沙有这种天然空调那该多好呀!中午回家,太阳公公终于起床了,下课的路上,走在阳光下,突然觉得燥热起来,但家里面已经不需要开空调了。妈妈说:过了白露节,两头冷中间热,所以要注意保暖了,不然寒气就会进到身体里去,会感冒的。这个时候很适合做户外运动,因为不那么热了不用担心会中暑了。
杨老师曾经在上学期给我们讲过节气的三候。于是我上网查资料,了解到白露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现在正值一候鸿雁来的时候,可我却很少看到这样的景象,可能是因为在城市的缘故吧?
白露时节,水果很丰富,有葡萄、梨、橘子等。民间有白露时节吃龙眼的习俗,不过我不喜欢吃。经过晚上露水洗礼过的蔬菜也格外的香甜,秋天干燥,雨水较少,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滋润我的皮肤。我喜欢这个节气。
15.二十四节气白露作文 篇十五
《礼记》有云:“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每年的9月7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65度,天气转凉,夜间气温骤降,至水汽遇冷凝结成水珠,密集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早晨阳光照射,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白露”由此得名。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这个时节正是群鸟南飞,避寒过冬的时节。
白露是《诗经》里萦绕着思念的露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李白笔下凝成珠的月光,“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是苏轼笔下沁人心脾的深呼吸,“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__苍苔。”也是杨万里笔下晨曦中泛起的'那一抹秋的涟漪“靑霜红碧树,白露紫黄花”。
白露送来了丰收的气息,秋风过处,五谷飘香,稻谷乐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
白露送来了书香的味道,新学期,老师们将继续带领我们探索未知,陶冶情操,用知识点燃我们的思想火花。在明亮的教室、宽广的操场、现代化的体育馆里,我们将继续挥洒青春的汗水,留下拼搏的身影。
白露送来了秋的收获,秋的喜悦,在秋的晨光下闪耀着,跳跃着。这就是我心中的白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