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诗词鉴赏>导航 > 最新信息

隆冬时节的诗句(17篇)

2025-08-11 15:24: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朔风像一把锋利的刀,刮过旷野时带起呜呜的呼啸,将天地间的温度削到了极致。大地裹着厚厚的雪被沉沉睡去,光秃秃的树梢上挂满了毛茸茸的霜花,连平日里最活泼的溪流也收敛了性子,在冰层下藏起了叮咚的絮语 —— 隆冬,就这样以最凛冽的姿态,占据了整个世界。​清晨推开门,呵出的白气瞬间凝成细密的雾,脚下的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像是大地在低声呓语。屋檐下的冰棱冻得笔直,如同一串串透明的水晶,在微弱的阳光下闪烁着清冷的光。窗玻璃上爬满了冰花,有的像松枝,有的像山峦,指尖触上去,冰凉的触感瞬间窜遍全身。​然而凛冽中总有温暖在潜滋暗长:炉火在炉膛里噼啪作响,映得满室通红;主妇们围坐在炕头,一边纳着鞋底一边闲话家常;孩子们裹得像棉花糖,在雪地里追逐打闹,笑声惊飞了枝头栖息的麻雀。隆冬是冷的,却也冷得纯粹,冷得让每一点温暖都格外珍贵,让每一份等待都充满了对春的向往。本篇文章是©无忧考网为您整理的《隆冬时节的诗句(17篇)》,供大家阅读。



1.隆冬时节的诗句 篇一


  山中雪后

  【清】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图。

2.隆冬时节的诗句 篇二


  对雪

  【唐】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3.隆冬时节的诗句 篇三


  《霁雪》

  唐·戎昱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4.隆冬时节的诗句 篇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隆冬时节的诗句 篇五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6.隆冬时节的诗句 篇六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隆冬时节的诗句 篇七


  初冬夜饮

  【唐】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8.隆冬时节的诗句 篇八


  小雪

  【唐】戴叔伦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9.隆冬时节的诗句 篇九


  步出夏门行·冬十月

  【汉】曹操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

  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鵾鸡晨鸣,鸿雁南飞,

  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钱镈停置,农收积场。

  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0.隆冬时节的诗句 篇十


  立冬即事二首(其一)

  【元】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11.隆冬时节的诗句 篇十一


  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2.隆冬时节的诗句 篇十二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3.隆冬时节的诗句 篇十三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14.隆冬时节的诗句 篇十四


  四时田园杂兴(其六)

  【宋】范成大

  放船闲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

  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15.隆冬时节的诗句 篇十五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6.隆冬时节的诗句 篇十六


  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17.隆冬时节的诗句 篇十七


  《阁夜》

  唐·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诗词鉴赏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