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翻开历史的长卷,爱国之情似一条奔腾不息的江河,从古老岁月奔涌至今。它藏在屈原投江时激荡的汨罗波影里,凝结成 “路漫漫其修远兮” 的赤诚求索;它跃动于岳飞背上 “精忠报国” 的针脚间,化作 “壮志饥餐胡虏肉” 的铿锵誓言;它还流淌在文天祥零丁洋畔的诗句中,闪耀着 “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不朽光芒。
©无忧考网
为大家精心整理了16篇爱国故事,虽简短却字字千钧。这些故事如同一颗颗火种,穿越千年时光,依然在我们心中点燃炽热。
1.古代爱国故事简短 篇一
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时代最盛,武丁通过一连串战争将商朝的版图扩大了数倍,而为武丁带兵东征西讨的大将就是他的王后妇好。甲骨文记载,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就在这时,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保卫国家。武丁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此后,武丁让她担任统帅。
从此她东征西讨,打败了周围二十多个方国,那时作战,出动的人数都不多,一般也就上千人,和大规模械斗差不多,但是根据记载妇好攻打羌方的时候一次带兵就有一万三千多人。也就是说占都城十分之一的军队都交给她了。
妇好是中国历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她为了国家,不惧危难挺身而出,出兵救国的精神让人抚掌称叹,她不仅仅是华夏民族的骄傲,更是女子楷模。
2.古代爱国故事简短 篇二
1775年,独立战争爆发,黑尔在康科德加入了北美人民争取独立的军队。他被任命为上尉,后来又晋升为少校,带领士兵在战场上英勇杀敌。1776年,他在一次战斗中不幸受了重伤,被敌军俘虏。敌人许诺给他自由和财富,只要他肯背叛自己的祖国,但黑尔坚决地拒绝了。敌人残忍地割断了他的喉咙,黑尔为了保卫祖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3.古代爱国故事简短 篇三
阿赫罗梅耶夫在20世纪80年代仍旧还在服役,是为数不多的二战在役老兵之一。他从小就立志要为国家之强大而努力一生。在其17岁时,便参加了苏联红军。在二战结束后,阿赫罗梅耶夫也没有闲着,而是不断的充实自己,学习更先进的技术和作战策略。在苏联解体后,他感到绝望,最终选择了自/杀。
4.古代爱国故事简短 篇四
18世纪末,波兰的领土陆续被普鲁士、奥地利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三个强大的邻国瓜分,波兰就此不复存在。波兰人民不断抗争,但始终未能建立波兰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不少伟大的爱国者,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就是其中之一。居里夫人把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发现、得诺贝尔奖的发现命名为钋元素,以纪念自己的祖国。
5.古代爱国故事简短 篇五
肖邦是波兰的音乐家,他的音乐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思念和热爱。肖邦在他的音乐中融入了波兰的民族音乐元素,创造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在他去世后,他的心脏被运回了华沙,以表达他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6.古代爱国故事简短 篇六
范仲淹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他不仅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还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他在镇守西北边疆期间,采取了积极的防御措施,有效地遏制了西夏的侵略,使得西北边境地区相对稳定。他还通过改革军制、修筑边防工事、选拔培养将领等措施,提高了北宋军队的战斗力。他的军事才能和防御策略,对于北宋时期的国家安全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7.古代爱国故事简短 篇七
明世宗的时候,有一批日本的海盗经常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骚扰。他们和中国的上豪、*商勾/结,到处抢掠财物,杀害百姓,闹得沿海不得安宁。历把这种海盗叫做“倭寇工公元1553年,住汪直、徐海的勾/结下,倭寇集结了几百艘海船,在浙江、江苏沿海登陆,分成许多小股,抢掠了几十个城市。沿海的官吏和兵士不敢抵抗,见了倭寇就逃。倭寇侵略越来越严重,使躲在深宫里的明世宗也不得不发愁了,叫严嵩想法子对付。严嵩的同党赵文华想出一个主意,说要解决倭寇侵犯,只有向东海祷告,求海神爷保佑。明世宗居然相信赵文华的鬼话,叫他到浙江去祷告海神。后来,朝廷派了个熟悉沿海防务的老将俞大猷去抵抗。俞大猷一到浙江,就打了几个胜仗。但是不久,浙江总督张经被赵文华陷害,俞大猷也被牵连坐了牢。沿海的防务没人指挥,倭寇的活动又猖獗起来。朝廷把山东的将领戚继光调到浙江,才扭转了这个局面。
8.古代爱国故事简短 篇八
梁红玉(1102-1135),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苏淮安,宋朝抗金女英雄,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后结识韩世忠,两人初次见面,是在平定方腊后的庆功宴上,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韩赎其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为韩的正妻。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长江阻击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后独领一军与韩世忠转战各地,多次击败金军,绍兴五年随夫出镇楚州,“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于当年八月二十六日死于楚州抗金前线,1151年,韩世忠病逝,夫妇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
9.古代爱国故事简短 篇九
霍去病是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他是武帝卫皇后的姐姐少儿和霍仲儒的非婚生子,其舅父卫青是抗击匈奴的名将。汉朝的大将军。西汉初年,北方匈奴屡为边患。武帝时国力强盛,开始对匈奴的侵略进行反击。元朔6年(前123),年仅18岁的霍去病以校尉的身份,跟随卫青出征。他率领800骑兵长途奔袭,斩获匈奴2000余人,战功冠于全军,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在元狩2年(前121),元狩4年(前119)与匈奴军的战斗中,霍去病显露出杰出的军事才能,共斩俘匈奴10万余人。汉武帝很喜欢这个名将,曾下令给他建造府第,但霍去病却拒绝了。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洋溢着爱国激情的名言,世世代代激励着后人。元狩6年(前117),年仅24岁的霍去病猝然去世。武帝十分痛惜,在自己将来的陵墓茂陵旁边为他修建了一座状如祁连山的坟墓,用以表彰他抗击匈奴的卓著功绩。
10.古代爱国故事简短 篇十
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采纳他的建议。分析:“位卑未敢忘忧国”,为国分忧,是每一个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义务。
11.古代爱国故事简短 篇十一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他被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21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12.古代爱国故事简短 篇十二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最终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3.古代爱国故事简短 篇十三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岳母为了激励他精忠报国,遂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他果然不负众望,为国杀敌屡建奇功,后为*人所害,但终成为民族英雄。
14.古代爱国故事简短 篇十四
公元前100年,西汉使臣苏武出使匈奴,被怀疑涉嫌刺杀单于被扣留。丝毫不屈服,自/杀未遂,被派去放羊,单于说只有等公羊生小羊才放他回来。十九年后,汉昭帝时期,苏武才被放回,但是节杖却没有丢失。
15.古代爱国故事简短 篇十五
萧邦19岁从音乐学院毕业时已经很有名气了。后来他出国深造,在送别晚会上,朋友们赠送给他一只装满祖国泥土的银瓶。这只银瓶一直伴随着他19年。1849年秋天,萧邦病重垂危,他嘱咐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动政府不会允许将我的遗体运回华沙,就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去。”
16.古代爱国故事简短 篇十六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跟德国的奥古斯登堡原来是要好的老朋友。1848年普鲁士侵入丹麦的国境,这种侵略行为引起安徒生的极大愤怒。四年后,他到德国去旅行。许多德国朋友涌到车站去迎接他。一位朋友说:“奥古斯登堡公爵夫妇在家里等您,希望您去和他们会见。”“我不愿去见他们,奥古斯登堡参加了四年前普鲁士侵丹麦的战争,我怎么能去看这家人呢?”安徒生愤怒地说着。从此,两位老朋友断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