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又是一年清明至,微风中弥漫着思念的味道。当天空飘洒着如丝细雨,大地被染上一抹新绿,我们在缅怀先人的同时,也迎来了亲近自然的契机。四年级的我,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有着别样的感悟和经历,下面就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与清明的故事。以下是由®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清明节作文(精选15篇),欢迎大家阅读。
1.四年级清明节作文 篇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当我想起了唐代大诗人的这首诗的时候,就想到清明节快要到了,只剩下了一步之遥。
清明节的那一天,父亲一大早就对我说:“清明节到了,该祭祖坟了,这是我们中华的传统风俗。”我得意地说:“谁不知道,就你一个人知道,那还不赶紧去祭祖埃”母亲也说:“你不说,我们也知道啊,今天是清明节埃”我跟母亲这样一唱一合,害得父亲什么也不敢说了。
经过十几分的步行,我们终于到了老爷爷的`墓前。我拿出水果和糕点放好,点燃香,拿在手上,深深的向老爷爷鞠了一躬,拜了几拜,接着我就拿出纸钱,在老爷爷的墓前点了起来。父亲在对老爷爷行完了中国礼仪之后,就拿出鞭炮点了起来,一会儿天空中就传来了“劈劈啪啪”的响声,那声音震耳欲聋,就像天上打雷一样。后来我又在老爷爷的墓前默默许愿:“希望老爷爷保佑我学习更上一层楼,全家快乐幸福,身体健康,学业有成。”
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啊,我觉得那么的有意义。
2.四年级清明节作文 篇二
有句古诗说得好“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是中华民族一年之中祭祀先人,缅怀先烈的特殊日子。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这一天,天气不错,春光明媚;一大早爸爸带领全家经过一番颠簸,来到南象山公墓。远远地就听到广播里在反复“文明祭扫,不准燃放烟花x竹”等通知;走进大门,只见一座座墓碑前青烟缭绕,熙熙攘攘的人们有的捧着菊花,有的捧着青团、糕饼等祭品在各自先人的墓碑前说着话儿……
来到太公、太婆的合墓前,我们肃然起敬;爸爸点燃一根香,说到:“来,我们一起为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三鞠躬。以表示我们对他们的敬意”。随后,我转身拿起早已准备好的花篮,恭恭敬敬地放在了太公、太婆的合墓前。花篮里的花都是菊花,在几片绿叶的衬托下,更加显得庄重,肃穆了。拜完之后,我们开始给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烧在阴间的钞票,有一亿的,有两亿的,还有一百万的大钞票,我们边烧边跟他们说:“放心吧,你们走好了,现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挺好的,不用担心。”
走出南象山公墓,我感慨万千:我一定要珍惜眼前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积极向上,长大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3.四年级清明节作文 篇三
今天是清明节,吃过早饭,爸爸就带着我去老家上坟。上天也仿佛理解人们的心情,从昨天夜里就飘起了丝丝冷雨,一路上我看到的人们都行色匆匆,神情悲伤。
远远地,我就看见一个小小的坟头孤立在空旷的麦田里,那是奶奶的坟。来到坟前,爸爸摆好贡品:有葡萄、火龙果、香蕉、苹果,这些都是妈妈用心准备的。爸爸又拿出一叠纸钱,用打火机点燃,只见红色的火苗在风中跳跃着,快燃完了的时候,爸爸拉着我在奶奶的坟前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这时,我看到爸爸的眼睛里好像闪着泪花,我知道,爸爸是想念他的妈妈了。奶奶有病去世的早,那时爸爸才只有十三岁,爸爸一定是吃了很多苦,想到这里,我心里也很难过。过了好一会儿,爸爸才低声说:“走,我们回家了。”我不知道这句话是说给我听的,还是说给奶奶听的。
在回来的路上,我问爸爸,今天为什么叫清明节又为什么给去世的亲人们上坟?爸爸就给我讲了关于清明节的来历: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x害而x亡国外,途中又累又饿,他的'大臣介子推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给重耳吃,救了他一命。后来重耳做了国君,就是历的晋文公。他想重重地报答介子,可介子不贪图x官厚禄,誓死不见。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下令将介子推去世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就是告诉我们要感恩,我们清明节上坟祭祀先祖,祭拜亲人,就是沿袭这种感恩的精神。一个充满感恩的社会,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才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才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4.四年级清明节作文 篇四
“明天放假了!”“明天放假了!”“明天是清明节,全国放假!”随着同学们的欢呼声,同学们纷纷走出了校园。
第二天我早早起床,就随着爸爸回到农村的奶奶家。一进家门,就见奶奶在忙着包粽子。我问:“奶奶,您包粽子干什么?”奶奶笑着对我说:“包给老祖宗吃呀?等会你去上坟记得带去呀!”我甜甜地答道:“好。”其实,我是回想起以往过节吃过奶奶包的粽子,那香味……“嘿嘿!等会我多吃几个才是。”
下午两点多钟,伯伯一家四口,我们一家三口,叔叔一家三口,连同几个爹爹的几家人,二十几个人浩浩荡荡的队伍向坟地走。我们有的携带酒食果品,有的`拿纸钱,有的炮,有的拿铁锹,有的拿柴刀等物品,说说笑笑来到了坟地。
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放鞭炮,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当然,我吃得最多的是粽子——两个。伯伯叔叔都笑话我,我可管,只要自己喜欢就行。
呀!吃撑了,连晚上的团圆饭都吃不下了。可惜了那鸡腿鸭腿海虾。还好,离开奶奶家时,奶奶给我捎上十几根我的最爱——粽子。
这就是我每年过的清明节。
5.四年级清明节作文 篇五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时间是从4月4日至4月6日。
清明节的气氛非常热闹,公园里,去踏青的,去玩耍的,超市里的人更是数不胜数,真是人山人海!但是,清明节的气氛有时也很难过和失落。在墓地上,人们祭奠死去的.亲人,心里很伤心。
清明节也有许多习俗,例如:踏青、煮鸡蛋、扫墓。人们去公园里爬山、踏青,兴高采烈。清明节的早晨,要煮鸡蛋,还可以把鸡蛋染上颜色,画上美丽的图案,有一部分人也会去扫墓,去坟墓上扫地,纪念和祭奠死人。互助友爱一个习俗是插柳,把柳枝插到门前。在清明节那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踏青,去相山公园里看看那生机勃勃的花草树木。看!那一片“花海”里的花朵仿佛在跳起了优美的集体舞。又像一只只五颜六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这真像是进入了美不胜收的梦境一般。
现在,让我来给你介绍一下清明节的传说吧!古时候,晋公子重耳x亡在外,中途饥饿得晕倒了,介子推把他大腿上的肉割了下来,煮成了肉汤,给晋公子吃,救了晋公子重耳。后来晋文公成为了王,却忘记了介子推。他想起来了,但是介子推也已经带着母亲隐居在绵山中了。晋文公在山上放火,逼介子推出来,火烧了三天三夜,山里一点儿动静也没有,于是晋文公发觉要去深山中看看,原来介子推和其母已经死在了山中,晋文公想让介子推做官,可他却已经死了。这一天就是清明节,第二年这一日,晋文公去祭奠介子推,看到了一棵死去的柳树,上面写着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又一年,老柳树竟死而复生,柳树的生命力十分顽强不屈,因此,清明节这一天要禁火,吃凉的食品,插柳枝,还要纪念介子推。
这就是清明节的传说与习俗,可让我丰富了不少知识呀!大开眼界!
6.四年级清明节作文 篇六
“又是一年芳草绿”,伴随着春姑娘的脚步,清明节很快就到了。星期二,我跟着爸爸、妈妈、姑姑、表哥他们到老家去扫墓。
爸爸提前就买好了苹果、提子、桔子等水果,还买了鱼、鸡等菜。爸爸把这些东西放在一个篮子里。我们首先来到爷爷的墓前,只见爸爸用锄头把四周的杂草除掉,我跟妈妈、姑姑就把花插在墓上,表哥把水果和肉等祭祀用品放在墓前,爸爸随后把蜡烛点燃,伯伯把鸡宰了,然后把鸡血淋在墓地上,我和表哥堂兄等鞠了几个恭,爸爸口里还说着:“清明节祭奠先人,保佑后辈,平平安安。”然后,我们又到了奶奶那里去扫墓。扫完墓后我和表哥等人就下山了,在路上我们说说笑笑,表哥一边说:“地上真滑要小心……”还没说完,“扑哧”一x股就滑到地上,大家看到他那狼狈样哈哈大笑起来。路上我们看见了金黄色的'油菜花,粉红色的桃树。真美!看到有这么好的景色我们还在花下合影。
回家的路上很轻松,爸爸和姑姑还教育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好好报效祖国。
7.四年级清明节作文 篇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当人们提起清明,便会联想到雨。不管大雨还是小雨,都是清明最明显的特征。
这不,春雨真的就以毛毛雨的形式在清明前夕光临了北京这座美丽而又端庄的城市。
毛毛雨与清晨的朝阳手挽手向北京走来。可毛毛雨却不讲义气,叫来乌云大哥,一下子便挡住了朝阳小弟弟的去路。闹得朝阳小弟去找风婆婆告状。可老天却不领情,而风婆婆竟也是毛毛雨的“同伙”。看到风婆婆也在帮毛毛雨的.忙,朝阳小弟哭着跑开了。
毛毛雨又来到操场上。片刻间,操场变得湿润起来。当我们打开窗户时,今天早上,妈妈很早叫我起床,我问妈妈这么早去干什么?妈妈说:”我们去乡下外婆家拜祖先,过清明。我立马起床,和妈妈一起出发。
我们上了公共汽车,真怪?今天的汽车怎么这么挤呀?哦!原来今天是清明节,全都放假了。我们就在这拥挤的车上,很快到了外婆家。
今天外婆家真热闹,很多亲戚长辈都来了。吃过中饭,我们一大堆人马就去爬山拜祖先了。一路上,我採了好多映山红。然后放在祖先的坟墓前。我好奇地问妈妈:“这里面是谁呀?”妈妈告诉我说:“是你的外太公,外太婆。”然后我还看见他们在忙碌地放上很多菜,酒,又是点蜡烛,点香,烧纸钱……我一下子明白了,哦!原来清明节是这样过的,我懂了!
8.四年级清明节作文 篇八
今天是清明节,我和妈妈早早地来到了外婆家,准备包清明馃。
来到厨房,外婆已经做好了面团,这个面团白白的、大大的,可有弹性了。只见外婆从面团中取出适量的面团,揉成一个个乒乓球大小的“白球”,再把“白球”压成饼状。可是这个“小白球”好像在逗我似的,非常有弹性,压下去又弹上来,我使出了九年二虎之力才压扁。然后再用勺子舀出适量的`菜,放在面团中间,最后抓住面团的两边像包饺子一样往中间合,变成一个增大版的“饺子”,诱人极了,真想把它给吃了。
外婆把青明馃放进锅里煎,不一会儿,一股香喷喷的味道从厨房里飘出来,馋得我直流口水。外波把一个个金黄的青明馃端出来时,我们立刻扑上去狼吞虎咽的吃起来,那味道简直是“天下第一美食”,好吃得不得了。
这个清明节过得真有意义!
9.四年级清明节作文 篇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杜牧写的诗大家一定都会背吧?清明节了,应该去坟前向各位前辈去祭拜,这都是我们晚辈的礼节嘛。星期六下午就出发向。
妈妈、爸爸、弟弟、我和我的堂妹一家子,一起买好了祭拜的食物准备上山去。很快,到了山下。这座山说它陡峭,也不是很是很陡,说他平坦可是一眼望去这一座山看起来斜面非常斜。虽然说每年来这里一次,但感觉上并不是非常陌生。
我们在路途中,看到许多的坟墓,仔细一看,有一些的墓碑上面有一个五角心,上面的颜色已经淡化了。后来我问奶奶才清楚了,原来这代表曾经为国家捐躯过的。我真有想要上去祭拜一下,可是因为时间有限,没有许多的时间在这里耗,所以这个梦想只好作为泡影。
到了,终于到了。我们摆好了祭拜的仪式,开始烧黄纸等扫墓必备的。我拜好后就开始在附近逗留,这附近有好多的茶叶,嫩嫩的,绿绿的,虽然说旁边有许多的坟墓不景气,可是,加上这春天的'鸟叫声很茶叶的清香,好象旁边是隐身的。我只顾自己差一点被他们落下。
到了最后的一站的时候,大家额头上都冒出了汗珠,我们来的目标也渐渐好象不是在扫墓,而是在采茶叶(希望在天堂的前辈们不要生气。),我们采了满满的一戴子茶叶,看这茶叶,我似乎可以看到这茶叶被我们处理过的味道了。
这次去扫墓,我真是受益匪浅。
10.四年级清明节作文 篇十
清明节是24节气之一,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天人们将会去坟地祭祀,扫墓。据说,清明节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呢。
在秦朝末年,有一位叫刘邦的男子,离乡去打仗,后来他立了大功,当上了皇帝,就坐着马车回故乡。大将问刘邦要去哪里?刘邦说:“我要去墓地看望我的父母。”到了墓地,很多墓碑旁长满了野草,看不清字了,刘邦怎么也找不到父母的墓碑,于是他将一张纸撕碎,如果哪一块小纸片粘在墓碑上,连大风也吹不走,就是他父母的墓碑。纸片在空中飞呀飞,终于有一片小纸片粘到墓碑上,连大风都没有刮走,刘邦扒开草一看果然是他父母的墓碑。他激动地叫:“天缘,真是天缘啊!”于是,刘邦就祭拜了父母。后来民间的人们也效仿这种做法,在每年的这时都会祭祀祖宗。在我们这儿也是如此。
清明节这天,爸爸爷爷带着我和妹妹,还有哥哥去给太奶奶上坟。我们一直绕了很远的路才来到太奶奶坟前。爷爷和爸爸先跪在太奶奶的坟前,我们也学着大人的样子跪着,接着爷爷和爸爸给太奶奶烧了很多的.纸钱,爷爷嘴里还念叨:“活着没有享福,现在给您多烧些钱,在那边吃好喝好……”只见爸爸脸上神情严肃,眼角湿润,显得很伤感。我想爸爸和爷爷肯定很想念太奶奶。看到这个情形,我不禁想起杜牧笔下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上完坟,我们怀着对太奶奶的思念,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清明节,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更是一个怀念亲人的节日。我们要将这个有意义的节日永远传承下去。
11.四年级清明节作文 篇十一
我去过北京的天安门,去过青岛的海底世界,去过安徽的黄山……但我还没去过开封的清明上河园。
大年初一这天,爸爸带着我们和伯父一家一起去河南开封游玩。这里真是热闹非凡,汽车一辆挨着一辆,像一条长龙。于是我们停下车,步行去清明上河园。来到清明上河园的大门前,首先呈现在眼前的是四龙戏珠的花灯图案,我们赶紧合影留念。往四周放眼望去,处处灯火辉煌,美轮美奂!唯有西面“清明上河园”五个清秀隽永的大字显得特别淡定自然。
一进入清明上河园的大院,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张择端的一尊塑像,它的后面就是长达十余米的清明上河图。妈妈告诉我:整个的清明上河园就是根据这张图来设计建造的。我们沿塑像的右边往前走,就到了民俗街,还没有靠近,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那里一定有很多好吃的。继续往前走是宝莲池,那里有好多好多方形的'灯笼,倒映在水中,真是好看极了!“快看,这儿的树会变颜色!”菲菲姐几乎尖叫起来。我们一家人都放眼望去,果然,那树一会儿是蓝色,一会儿是绿色,一会儿又变成了红色和粉色。经过妈妈的提醒,我们才发现是树下面的灯光不断地变换着颜色。
清明上河园里还有各种各样的表演,我们一直玩到夜幕降临,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这次游清明上河园使我既放松了心情,又增长了见识,真开心啊!
12.四年级清明节作文 篇十二
清明节要到了,按家乡的风俗要到祖坟面前烧香、磕头、杀鸡、敬酒、献茶。献粑粑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几天地里的蚕豆刚好熟了,正是做豆米粑粑的时候,我最喜欢妈妈做的豆米粑粑。
清明节那天早上,爷爷和爸爸用篮子背上大公鸡、酒、茶,点上香去祖坟完成节目。奶奶和妈妈在家里煮肉、煮饭,最忙的要数做豆米粑粑。妈妈从地里摘来新鲜的蚕豆,剥成豆米,清洗干净了装在锅里煮起来。等豆米熟了,妈妈也就准备好了糯米面和红糖粉装在一个大一点的盆里,把锅里的豆米和汤趁热倒进盆里和起面来。
和好面后,用双手捏粑粑,一会儿奶奶和妈妈捏了一桌子有白的糯米有绿的豆米粑粑。接下来是煎粑粑,奶奶拿香油倒在锅里,等油热了就把豆米粑粑放在锅里煎,一会儿豆米粑粑就熟了,一个个豆米粑粑胀鼓鼓的,油亮亮的冒着糯米和豆米的`香气。我刚想抓一个来尝尝,妈妈说要先献老祖公,不然会头晕肚子疼。我只好忍住了,直到用碗装上豆米粑粑点上香,献了磕头祝福后我抢先抓一个来吃,嘴里是粑粑的香、粑粑的甜。
我觉得生活就像豆米粑粑那样又圆又甜。
13.四年级清明节作文 篇十三
清明节,让人缅怀先辈,令人留恋,令人悲叹,令人振奋,这里面蕴含了许多的先辈们的事迹,当他们入土为安之时,自己的故事就告终了,剩下的,就只有让人怀念了!
据我所知,4月5日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如果按照旧的清明习俗,在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坟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听风听雨”当然是指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这首诗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又一年清明节,你在缅怀着谁?
14.四年级清明节作文 篇十四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祖节日,是祭拜祖先,悼念己逝去亲人的一种活动。这一天,奶奶早早地就准备好了给太爷爷太奶奶和爷爷上坟用的东西,叔叔开着车,我们很快就到了山上。我们先去了太爷爷太奶奶的墓前,放上鲜花,又烧了些纸钱。然后又到了爷爷的墓前,他们的墓离的不远,我们把爷爷最喜欢的烟酒拿出来,摆在爷爷的墓前,在给爷爷烧上一些纸钱,借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在天堂的那一边也能够和我们一样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转眼间,爷爷已经去世四年了。爷爷是因病去世的,走的时候还很年轻,我隐约记得一些我小时候和爷爷一起玩的`画面,心里不由得多了几分思念与伤感。
一天的扫墓就这样结束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认识到了生命的珍贵。
15.四年级清明节作文 篇十五
这几天是清明节我们放假,全家决定到西塘游玩。听说这是个古镇,非常好玩。我们开了一上午,中午才到西塘。
进了大门,能看见这边古老的建筑。无论是小亭子还是阁楼,显得这么古色古香。楼顶的瓦檐高高跷起,一片片灰色的屋顶,他们经过了很多年,小桥流水交相辉映。一条条小船漂过来,带着满船欢乐的游人,河岸两边游人如织,小店里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我们随着拥挤的人流,向前移动着脚步,并且不时看一看旁边小店买的、吃的、用的、穿的等等,物品一应俱全。刚过一座小桥,忽然听到有人在唱戏。我们走近一看,原来是3个人在唱戏呢!但是我什么也听不懂,总觉得挺热闹。我坐在椅子上,听了好一会儿,一点儿没听懂,只以为很好玩。只见有人拉二胡,有人唱戏,有人敲铃,有人打竹板,还有一个人在演奏乐器,这个乐器我还不认识呢!爸爸说,这应该叫“瑟,”还真热闹呀!
后来,我们又坐了西塘的游船,船一摇一摆的,真是很舒服呢!船夫给我们发了救生衣,怕万一掉到水里,还有危险呢!不过我最喜欢这船的'感觉呢!
总之,西塘里让我见到了许多有趣的东西,感受到古镇的特色,真是不虚此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