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日记>导航 > 最新信息

清明节见闻日记(精选10篇)

2024-03-14 15:36: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当清明节来临之际,人们的心情就变得悲伤愁苦,思念自己逝去的亲人。以下是由®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清明节见闻日记(精选10篇),欢迎大家阅读。

1.清明节见闻日记 篇一


  清明节到了,通往吉山墓园的大道上车水马龙涌动着祭拜的人流。

  吉山墓园坐落在吉山的南麓,前面是水库,库水清澈,背后是一片葱绿的大山,那一层层、一排排、一行行整齐不乱的墓碑排列在山岗,平地和路旁。人们祭拜的供品除食品外还有一束束的鲜花、纸币、“金砖”、纸粘的楼房和唐装、红绳带、柳条等真是无奇不有。人们摆好供品点燃纸币祭拜祈祷,那烧纸币的啪啪声、祈祷声、人流噪杂声、汽车喇叭声、鞭炮声连成一片。

  祭拜完的人们借着这难得的家族聚集的机会在一起聚餐,有的家族还挂起家谱在一起祭拜,此时此刻,会使人想起杜甫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清明节见闻日记 篇二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来到了,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重要的祭祖节日,是祭拜祖先,悼念己逝去亲人的一种活动。这一天,妈妈早早地就准备好了给太爷爷太奶奶上坟用的东西,叔叔开着车,我们很快就到了山上。我们先去了太奶奶的墓前,放上鲜花,又烧了些纸钱。妈妈点燃了香,拜了拜,说:“请保佑我们家人身体健康,事事顺利,学业有成,开开心心。”

  爸爸和伯伯叔叔把杂草除尽之后,到了太爷爷的墓前,他们的墓离的不远,我们把太爷爷喜欢的烟酒拿出来,摆在太爷爷的墓前,在给太爷爷烧上一些纸钱,借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在天堂的那一边也能够和我们一样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转眼间,太奶奶和太爷爷已经去世四年了。太奶奶太爷爷是因疾病而去世的,走的时候还很年轻,我隐隐约约记得一些我小时候和太奶奶太爷爷一起玩的画面,心里多了几分思念。

  一天的扫墓就这样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坐车回家了。


3.清明节见闻日记 篇三


  今天是清明节,幸好没有下雨,我们一家人去竹溪扫墓。竹溪在嵊州的西北部,与诸暨市毗邻。竹溪是奶奶的娘家,我们为曾外祖父、曾外祖母去扫墓。

  一路上,只见车来人往,比往常热闹,大多是到乡下去扫墓的。

  车到浦桥,只见公路两边的山坡上到处都是桃花红,李花白,红白相蚋,风景这边独好;浦桥盛产各种水果,是嵊州的“水果之乡”,看来今年浦桥水果又是丰收年。

  车到崇仁,田野上到处是一片绿油油的,大地像铺上了一层绿地毯,青春的麦苗正在拔节。那金黄的油菜花,银白的萝卜花,紫红的草子花,把田野画成一幅绚丽多彩的水彩画。蝴蝶在花间翩翩飞舞,蜜蜂为采蜜而忙忙碌碌。

  车到竹溪,山村被群山环抱,空气格外清新甜润,潺潺的溪水清澈见底;山峦连绵起伏,满山青松翠竹,郁郁葱葱。山上许多竹笋破土而出,村民们肩扛锄头,背着竹篮,兴高采烈地在掘笋。

  从浦桥到竹溪,公路两边的村庄都建起了一座座三、四层高新房子,不亚于城里的别墅,呈现一番新农村的新景象;爷爷说:“这几年,改革开放使农民富起来了,新房子越建越多,越来越漂亮,农村和城市没有区别了。”


4.清明节见闻日记 篇四


  在清明节的一天,我和妈妈爸爸,还有我的好朋友陈泊坤和他的爸爸妈妈开车一起去踏青。

  在路上我们大约坐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快到去踏青的地方了,我们踏青的地方是在哪里呢?妈妈告诉我,让我看远方,边指边说:“那里就是我们踏青的地方了,”我顺着妈妈手指的方向一看,大山连绵起伏,山势险峻,大树覆盖了整个大山,花儿露出了灿烂的微笑。我们来到了山脚下,当我们爬到山中间的时候,我和陈泊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不久我们听见了流水淙淙的声音,原来有一个小瀑布,陈泊坤用水摸了一下脸,感觉顿时有了力量。我们下山的时候,我和妈妈无意中发现了一个买土鸡的地方,妈妈叫我和陈泊坤一起去问一下有没有买土鸡蛋的,我们走到近前,发现屋前有几只鸡在土里刨食,进了屋子里我才吃惊的发现,距离西安这么近的地方居然也有这样破的房子。房子里面非常的黑,里面有一个大炕,炕上有两口大锅,其中一只锅里煮着一些粘糊糊的面条,一个爷爷和一个奶奶端着这种面条吃得非常地香。我们买了他们仅有的十几个土鸡蛋,妈妈一改往日买东西时喜欢讨价还价的习惯,一声不吭地付了他们算出的钱。走出屋子,妈妈心情沉重地说:“想不到现在我们农民的生活还这么艰苦。”后来这几天,妈妈一直和我念叨这件事情,很后悔那天没有多给他们留一些钱。

  回想踏青的经历,我和朋友玩得很开心,也一路欣赏了美丽的景色,但是我始终还记得那户人家。对比他们,我觉得我们城里人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都太优越了,山里的孩子有些还上不了学呢,能上学的学生也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那么认真地学习,他们改变贫穷改变落后的拼搏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5.清明节见闻日记 篇五


  清明节小长假刚开始,爸爸又开始给我“补课”了:先让我背诵一首关于清明节的诗,这不难——“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给我讲清明的来历和习俗: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爸爸顿了顿郑重地讲道,清明节有一个重要的习俗——上坟祭祖,怀念亡故的亲人,祈求祖先保佑家族后人幸福健康;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春风阵阵,天空晴朗,因此也是一个踏青旅游的好时候,可是勤劳的农民伯伯是没时间旅游的,俗话说“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这时候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还要抓紧时间春播呢!

  清明节这天,爸爸带我们回老家去给奶奶上坟,并看望年迈的爷爷和叔叔一家人。到家后,和爷爷说了会家常,爸爸就带我们给奶奶上坟了。爸爸先向奶奶的坟上添了新土,然后,点燃了香烛纸钱,大人们一起郑重地磕起了头,此时爸爸他们一脸凝重,爸爸这时肯定又在想以前,奶奶含辛茹苦抚养他的那些事了。回去的时候,我们一路很少说话。

  写完了作业,我们决定骑车去宋江河边踏青。我一边骑,一边欣赏着路边的风景,金黄的连翘开得正艳,引得很多人纷纷照像留念。花坛里的无名小花,红的似火,黄的如金,阵阵的花香引来一只只蜜蜂。河两岸垂柳肩并肩的站着,一条条嫩绿色的枝条一直垂到地面,随着风儿翩翩起舞。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东岸的广场。这儿的人可真多呀,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汽车的喇叭声,小贩的叫卖声,小孩子的欢笑声交织成一曲动听的交响乐。清明时节,天清地明,春暖花开,你要是也有时间,也出来踏踏青吧!


6.清明节见闻日记 篇六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这天的夜晚果然下起了蒙蒙细雨,雨后的空气是清新的,花草上的尘土都被冲洗干净,能闻得见草的香味儿和花的香味儿,我发现楼下的大树,在雨后也努力地长出小叶。

  清明节是一个怀念逝去的亲人的日子,许多人都以自己的不同的方式思念他们,怀念他们。我们学校也组织了同学们去烈士陵园扫墓,是让我们都能记住那些为解放而牺牲的烈士们。

  清明节不单单是祭祀,还可以踏青,郊游,放风筝……小长假的第一天,我和几个同学相约去了水上公园。公园里游人如织,杏花开了,雪白雪白的;桃花也开了,粉粉的,红红的;草地泛出绿色;树上的叶子也都长出了嫩芽;漂亮的是湖边的柳树,随风摇摆,婀娜多姿。我们几个在绿草上跑一跑,跑累了,就坐在湖边的草地上,聊聊天,谈谈心,这是多么美好惬意的事情啊!

  这个假期,舅舅带我和妹妹还有姥姥去太平河边玩。河边也有许多人出来郊游,我还看见有人在地上挖野菜。在太平河公园的冀之光塔那边,有许多卖风筝的,天空中更是飞舞着各式各样的风筝。我和妹妹也拿着风筝,跑来跑去,特别快乐!

  据说,插柳也是清明节的一种习俗,俗话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也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真是挺有意思的。

  清明时节,不仅神圣、庄严,春天的气息还让我们的心轻舞飞扬。我喜欢这个沉重与喜悦并存的季节。


7.清明节见闻日记 篇七


  四月五日是一个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这个节日人们要去扫墓、踏青。

  清明节是一个季节预告员。只要一到清明节,大家就都知道春天真的来了!到处百花盛开,樟树落叶飞满天;盛开的油菜花散发着迷人的芳香,蜜蜂停在上面,美滋滋地吸着蜜。有一句话叫做:“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大家如果仔细观察,就会知道,每到清明节前几天,都会下很大的雨。原来,那几场雨叫谷雨,它一下,就断了霜。

  清明节里的小吃也很多,有清团子、清明果、馓沙子、枣糕、夹心饼、干粥等食俗,虽然我没有亲口尝过,但是我在电视上看到人们吃了以后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我仿佛也亲口尝过一样。

  清明节也带给我们小区的住户一些烦恼。因为,清明这几天马路上车来人往,开车去植物园的人又不守交通规则,把我们小区的门都堵住了,使我们出去回家都很不方便。

  不过,清明节时,为了我们的环境,可以不去烧纸,放鞭炮,这样容易发生火灾,我们只要在心里默默地想念我们的`亲人就好。

  妈妈说:“可以把对已故亲人的思念,转化为学习、工作的动力。”同学们,你们认为清明节该怎么过呢?


8.清明节见闻日记 篇八


  清明开始是一个很重那个要的节气,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后来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了清明节的别称,也变成了清明节的一个习俗。

  “这车堵得要命,什么时候才能到呀?”一大早就爬起来去给姥姥扫墓的我记得大声问道。今天是清明节,这车大部分都是去给亲人上坟的……

  随着刹车的声音,车子停在了百陵园的停车场。到了这里大家的心情都想着灰蒙蒙的天空。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浓浓的烧香的味道,又给这思念亲人的清明节增添了几分湿湿地、柔柔地情感,这让人想起了杜牧的那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从大家那忧郁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强忍着不让留下的泪珠,他们是在思念失去的.亲人,还是在怀念从前的日子?

  来到姥姥的墓碑前,我深深地鞠了三躬,表示我们大家都很想她、很爱她。虽然我没有见过姥姥,但亲爱的姥姥一定会在某个地方关注着我的成长……


9.清明节见闻日记 篇九


  清明节到了,我跟随爸爸到乡下去上坟。

  坐上公共汽车,我不禁心潮澎湃。是呀,有一段日子没去乡下了,乡下会变成什么样字呢?院子里的枣树是否已冒开了嫩芽?爷爷养的的这只小花猫是否已当了妈妈了?还有屋檐下的这对小燕子夫妇应该千里迢迢的从南方飞回来了吧………

  这时汽车停了,原来已经到站了。我和爸爸匆匆下车,一抬头便看见了村口这一排熟悉的'白杨,这坚毅的白杨,经历了一个严冬的风雪摧残,竟还是这样的高大挺拔,英俊潇洒,真令人钦佩!走进村子,热情的街坊四邻忙着打招呼,这股热情劲儿让人不忍拒绝。

  到大伯家寒暄小坐后,我们就要到先人的坟头上去上坟。去之前一定要带上几个先人爱吃的瓜果点心或买上几枝他们喜欢的花,送给在天有灵的先人们。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烧上一些纸与冥币,把对亲人的思念和深情在这里述说。完后,我们拔掉坟地上长出的杂草,再培上几掀土,擦拭刻着先人名号的碑文,忙碌极了。

  一切完毕,我们几个上坟的人要集体鞠躬,表示对先人的尊敬。此时,已到中午,上完坟,我们便又步履匆匆的回到大伯家。


10.清明节见闻日记 篇十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相信大家对这首诗并不陌生,我也一样。每到4月的时候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这首诗,因为清明对于我来说不仅是祭祀祖先那么简单,它也是我及家人短暂相处的时候。

  人们都说清明总是下雨,可我每次回家的时候天气都特别好,太阳也不大,又不下雨。这都成为了一种惯性。也许是老天特别照顾,又或许是祖上积德吧。

  我喜欢回到家被亲人包围的感觉,也喜欢用心去感受亲人们的关心。每次接近清明的时候我总是兴奋不已,也总是想起家人淳朴的笑脸,那时的我总是期待着快点回家。

  虽然路有点难走,但美丽的风景让我忘记了疲倦。一路上都有农民种地桑树,桑树的根部都会有桑葚,农民知道会有贪吃的小孩偷摘桑葚,所以在清明的前后都不会喷洒农药,这倒给我带来了一些饭后水果。田野边还有一种野果,家里都叫那种野果为“清明果”因为它总是在清明的时候成熟。果实成熟的时候是黑色的,吃起来很甜,还未成熟的是青色的.,吃起来又酸又涩,但很好吃。

  田野里还有农民在种田,虽然祭祀祖先是大事,但也不能误了农活,就算下雨也要继续干活。我被他们的勤劳所感动,为他们照下一张张劳动的见证。

  有人说清明的时候是累的,我不这么认为。清明是对亲人的怀念,是感谢祖先创造出美好的生活,是珍惜及亲人短暂相聚,更是放松身心,给自己放假的时候。所以,不要抱怨,要感谢!

日记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