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挑三拣四,喜欢含在嘴里;爷爷奶奶拿着饭碗追,宝宝坚决不多吃一口……这是宝宝胃口不佳,还是临床上的“儿童饮食行为问题”?近日在太原举行的“科学应对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研讨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金星明教授等多位专家表示:医学界应充分重视饮食行为问题给儿童和家庭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而一套全新的小安素IMFeD(儿童饮食行为干预)计划及诊断工具,则可帮助儿科医生准确识别、处理“儿童饮食行为问题”。
“在绝大多数宝宝成长过程中,家长都会或多或少地面临儿童饮食行为问题。”金星明教授表示,根据其课题组完成的“上海儿童饮食行为调查”报告显示,在1至6岁的上海儿童中,39.7%存在挑食偏食习惯。国际新发表的一份报告则显示,婴幼儿存在“某种饮食行为问题”的比例高达20%至60%.
专家认为,饮食行为问题会影响卡路里和营养成分的摄入,可能对儿童身体、抵抗力、精神或认知发育产生一系列负面后果,并影响亲子关系,因此需要通过医生专业的行为指导及科学营养补充,用来解决这一问题。此次雅培公司携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出的儿童饮食行为干预计划,正是基于国外的主动干预理念,结合国内专家临床实践经验,为儿保医生提供科学、系统识别及干预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方法。家长只要填写一份患者问卷(识别儿童的饮食行为),医生就可以借助IMFeD互动诊断工具判断儿童的饮食问题原因。
从今年起,太原、上海、北京、广州、郑州、宁波等地的部分儿保部门将率先推出IMFeD诊断工具。